许亚超;邱丽瑛;徐欢;杨军平;皮持衡
李梴为明代江西旴江儒医,其代表作《医学入门》中涉及针灸内容丰富.其针灸学术特点是论述子午流注和八穴用法;谈杂病治法,提倡取穴精简;司阴阳之根本,明补泻之真要;述灸法之适宜,醒针灸之禁忌;重炼脐法,善于灸药并用.
作者:潘鑫;李丛;冯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中药活血祛瘀方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结合中药活血祛瘀方内服及灌肠治疗,随访1年内妊娠及输卵管治疗病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7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宫内妊娠率48%,明显高于对照组22%,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结合中药活血祛瘀方内服及灌肠治疗可改善盆腔炎性环境、恢复输卵管功能,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君;刘如天;涂序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栀子提取物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血瘀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附加冰水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全血粘度方面,四种切变率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内皮素含量方面,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栀子提取物可以降低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抑制内皮素释放,表明栀子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血瘀作用.
作者:方洋;杨明;赖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难治性脾胃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漫长、症状繁多、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等特点.何晓晖教授治疗难治性脾胃病经验丰富,认为中医哲学思维是解开疑难病治疗难题的金钥匙.笔者结合临床病案,从抓主病、抓主证、抓主症、抓主因、抓主机、抓主脉、抓主体、抓主气八个方面介绍何晓晖教授治疗难治性脾胃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
作者:付勇;葛来安;吕国雄;章海凤;徐春娟;何晓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乌梅炭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筛选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回流提取方式对乌梅炭进行提取,对乌梅炭配方颗粒的提取、浓缩、干燥、制剂成型工艺进行优选,确定佳工艺条件,按优化后的结果选择试验条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佳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每次1h,加水量为8倍量药材,在60℃,真空度-0.09MPa条件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60℃低温干燥,加辅料适量,用95%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烘干.结论:乌梅炭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相对稳定.
作者:王志琴;何杨虎;支永英;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洋参三七胶囊改善血液透析中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及机理探讨.方法:选择60例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洋参三七胶囊+常规防治低血压治疗)、对照组(常规防治透析低血压治疗),进行为期8周的研究.观察两组血液透析中收缩压(SBP)变化情况,观察研究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及心脏彩超EF值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SBP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及心脏彩超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洋参三七胶囊对防治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治疗有效,同时可改善透析低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脏射血功能,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姚专;刘东汉;倪向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舌象特征与体质辨识的关联性.方法:以在校本科生为对象,运用道生中医四诊仪采集其舌象及体质信息,统计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舌色、舌形分布与体质类型显著相关,苔质和苔色在体质分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型体质与舌象特征具有相关性,观察舌象对体质辨别具有指导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作者:邓露露;孙悦;丁成华;邓仰刚;王河宝;王瑞;钟爱萍;李伟;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亨特氏面瘫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治疗不当,将迁延至难治性面瘫.笔者跟随导师何兴伟教授从益气升阳立法,以温针灸为主治疗难治性亨特氏面瘫1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 病案袁某某,女,46岁,患者缘于2015年4月25日受寒后出现左耳后疼痛,伴左颞侧抽搐状疼痛,当时未引起重视.
作者:王强;何兴伟;方金英;张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蒋小敏教授从事临床30余年,学验俱丰,尤擅治疗多种疑难病症.笔者初次接触临床有幸跟师,亲眼见证蒋老师灵活运用方药治疗发热的神奇疗效,增强了学习中医的兴趣.下面摘录笔者半年来随师诊录所得案例2则,以示辨证论治之妙.
作者:苏搏超;蒋小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西医在治疗上缺乏有效方法,目前以激素控制为主.姚梅龄教授精通中医辨证,认为卫闭营瘀、湿浊胶结是本病发生的关键,应用通营解表法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张小萍教授临床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强调症见舌红、苔黄腻或白腻、口苦、脉滑数,属痰热内扰者,均可辨证用之.
作者:毛靖;张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旴江医学,分布于江西旴江流域16个县市,有医家1012人、医籍703种,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有八人出自旴江流域.通过对旴江医学史考证,可知旴江医学因方士修真炼丹而萌芽于先秦时期、因黄老修行施医而起源于秦代、因高道创教传医而兴起于汉晋时期、因高僧创教传医而弘扬于南北朝隋唐五代、因崇儒尚医而发展于宋元两代、因政治中心南移而繁盛于明清两代、因战乱诸因而停滞于民国、因当代政府重视而传扬寰宇.从南北朝迄五代时期,旴江流域宗教兴盛,以医传教,浓厚的宗教地域文化,造就了特色鲜明的佛、道医家群体,尤以佛教僧医为显扬.仁德显者为禅宗洪州宗的创始人高僧马祖,他创丛林于旴江流域,弘法施医,济世度人,传化后学,由此旴江后世仁医辈出,佛教僧医仁德弘扬中医千百年.
作者:谢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文章综述了三年来(2012~2014)中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进展,显示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西医治疗本病多以改善局部症状为主,中医则不仅能改善咽腔局部症状而且能改善机体整体状况,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效果较好,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济;谢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总结结肠透析结合大黄白芨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结肠透析结合大黄白芨散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大黄白芨散传统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1%和79.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结肠镜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内药物保留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结合大黄白芨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法.
作者:周云彪;李月岚;夏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苍术、黄柏所组成的二妙散一方,早见于元代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功擅清热燥湿.二妙散中苍术、黄柏配伍构成治疗下焦湿热类方剂核心药组.方剂配伍理论、文献资料、药效分析、临床应用等方面都能体现二妙散中苍术、黄柏作为核心药组的配伍意义.
作者:熊延熙;丁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3种慢性肾衰大鼠模型的造模方法,寻找适宜的慢性肾衰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方法制备3种慢性肾衰动物模型,分批提取血液及尿液,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3种大鼠模型肾功能指标变化均符合慢性肾衰表现.结论:3种慢性肾衰模型造模方法各有优劣,但以改进的化学方法造模效果更佳.
作者:许亚超;邱丽瑛;徐欢;杨军平;皮持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清骨散出自《证治准绳》,由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组成.功用:清虚热、退骨蒸.主治阴虚内热、虚劳骨蒸.笔者在临床上治疗高热之症,无论是内科病还是外科手术或是妇、产科手术病人出现高热,只要无表证,给予其方立竿见影,屡试屡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荣财;陈小英;龚梅芳;陈连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系统评价心理干预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分类收集有关心理干预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起至2014年4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4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1)心理干预联合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2)心理干预联合中药治疗对改E2和FSH的影响优于单纯的中药组(P<0.01),但效果不及单纯使用激素药物的对照组;(3)心理干预联合中药治疗对改善更年期症状中的潮热汗出、失眠、烦躁易怒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14个纳入研究均未报告与中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心理干预配合中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作者:丁婷;钟志兵;章文春;肖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贾英杰认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胃肠道反应为化疗所致的胃肠功能障碍,运用益气健脾配合疏肝、化湿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总结其经验并举隅以说明.
作者:王婵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