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章;刘中勇
奔豚病,其主证是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如小猪奔跑,发作时烦躁欲死,不可名状,平复后诸证悉除为证侯特征.依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应与现代医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癔症等非器质性疾病相类似,此类疾病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往往能收到满意疗效.现有一典型病例,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借鉴.患者龚某,女,35岁,因下腹部烧灼感,胀痛并腰酸坠两年,加剧1周于2014年4月11日入院.
作者:黄烨;刁军成;齐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温通止痛贴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方法:收集腰3横突综合征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复方南星止痛膏,观察组予温通止痛贴,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及有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温通止痛贴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翔;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考察研究不同地区白术饮片中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为白术内酯含量测定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SunFire ODS C18色谱柱(4.6mm × 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5∶ 5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35nm.结果: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在2.0~ 20.0m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7,白术内酯Ⅱ平均回收率98.96%,RSD=1.35%,,白术内酯Ⅲ为100.62%,RSD=1.26%.结论:不同地区白术饮片中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通过方法学考察验证,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试验良好,方法可行.
作者:许舒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以擅长温病而著称于世,后世对吴氏在温病学方面的成就阐述颇多,而较少提及他对中医心理学的贡献.本文择选吴氏运用意疗的典型案例,对吴鞠通的意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整理和简要分析.
作者:吴剑浩;熊为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对太阳中风属太阳表虚之虚证观点提出质疑.从太阳表虚证溯源、太阳中风证属性为实两个方面分析仲景对太阳中风的虚实原意.认为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治法方药、疗效反应均证明太阳中风为表实证.
作者:王建康;鲍平波;徐程;蒋雪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以“激痛点”为标志性特点的慢性软组织源性疼痛的病症.激痛点是形成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理因素,同时亦是其病理产物,常累及肌肉、筋膜、肌腱等部位,表现为颈部、肩部、腰背部肌肉固定压痛、牵涉痛、抽搐反应甚至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该病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而针灸以其安全、有效、简便、无副作用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镇痛方面疗效显著,现将针刺治疗该病1例报道如下.
作者:蒋珊珊;初晓辉;杨佃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姜黄素属植物姜黄、郁金、莪术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天然药物.具有抑制炎症、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诸多药理作用,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黄敏芳;刘端勇;徐荣;左铮云;赵海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疗效,笔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专法治疗等方面论述了目前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情况.
作者:李云红;沈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眼科的常见病之一,可导致视力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文对国内近年来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谢晓春;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心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目前常规治疗药物有限,且药物本身具有较多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往往寻求中医药治疗薛一涛教授在总结前人组方用药之经验基础上,用当归六黄汤,滋阴清热,在临床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方面获得不错效果.
作者:高洪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改善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直肠癌化疗后疲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化疗,观察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通过Piper疲乏量表及中医症状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疲乏情况.结果:观察组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中药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疲乏.
作者:刘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持续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刘金星教授,从事妇科临床工作数十年,创制经验方10余首.尤其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不孕症方面经验丰富.认为此病的发病机理虽有虚有实,但病人多以肾虚血亏为本,胞宫瘀滞为标,虚实夹杂多见.自拟补肾养精汤和活血汤,临床效果显著.兹举验案1例如下.
作者:刘欣茹;刘金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常规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法治疗,共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IgG、IgA、IgM、C3、C4水平变化及中医症候疗效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免疫功能及中医症候疗效(P<0.05,P<0.01).结论:疏肝活血法可以改善心绞痛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小燕;邹国辉;余功;刘中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古人云:百病多由痰作祟.胸痹心痛的发病多与痰密切相关.本文具体介绍刘玉洁教授从寒痰凝滞,痰浊痹阻,气虚痰阻,气血虚损、痰瘀交阻辨证,从痰论治胸痹心痛的经验.
作者:曹洋;冀照俊;孟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探讨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组、御寒暖胃膏贴敷对照点组、药物对照组,采用综合干预方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肉眼下观察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彩色多普勒观察胃黏膜的血流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值均显著降低(P<0.05),胃黏膜组织的病理损伤得到明显修复,胃黏膜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0.05);御寒暖胃膏贴敷对照点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值未见明显降低(P>0.05),胃黏膜组织的病理损伤未得到明显修复,胃黏膜血流量未见显著升高(P>0.05).结论: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可以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并且存在经脉-脏腑特异相关性.
作者:谢宇锋;冯军;杨宗保;王晨光;刘琼;陈赟;罗建良;王曙辉;杨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奔豚气以病人常自觉有气自小腹上冲于胸为主症,常伴头晕、心烦、失眠等症.笔者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奔豚气,取得满意疗效.典型病例:袁某,女,36岁,农民工,四川南充人,2014年11月11日就诊.患者诉8个多月前因家庭不睦,抑郁寡欢,常自觉有气自小腹上冲于胸,头晕,伴呕恶、心烦、失眠.现患者日眠仅4 ~5h,常自觉有气自小腹上冲于胸,苦闷不堪,头晕,伴呕恶,无寒热往来.面赤,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结.月经先期,二十日一行,量多色紫红有块,胸胀闷不舒.带下多黄臭.舌红苔黄,脉细弦.
作者:夏卫明;钟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调肝活血稳压颗粒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单盲分成观察组:调肝活血稳压颗粒联合厄贝沙坦片组(35例);对照组:厄贝沙坦组(25例).观察组:调肝活血稳压颗粒,上午、下午各1袋温服,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早1片.对照组: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早1片.每周随访2次,4周后治疗达到显效者维持至结束;未达显效者则观察组:调肝活血稳压颗粒,上午、下午各1袋,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早1片,美托洛尔片12.5mg,早、晚各1次;对照组: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早1片,美托洛尔片12.5mg,早、晚各1次.治疗时间为24周.结果:24周后观察组血压由(160.9±9.4)/(100.4±4.7) mmHg分别降至(124.9±7.5)/(85.0±3.8) mmHg;对照组血压由(160.3±9.4)/(100.7±4.7) mmHg分别降至(129.4±9.7)/(87.3±3.9) mmHg.结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调肝活血稳压颗粒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徐小章;刘中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内经》及《难经》对“癫证”有详细论述,但其概念与后世颇不相同,且屡被后人曲解.《内经》中癫病应有三指,或指痫证、或指狂证、或指头部及头痛病.厘清《内经》、《难经》中“癫”的概念,才能更好的认识医典中的癫、狂、痫3种疾病.
作者:刘熙如;刘延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居八大名方之首的小柴胡汤,临床适用于因少阳枢机不利引起的表里营卫失和、阴阳气血不调之症.其不仅可用于治疗各种内科病症,治疗儿科杂病也是不可多得的良方.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心得体会,对此方治疗儿科病证做一综述.
作者:朱玲;喻闽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胃不和卧不安”这一理论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分别从中医学对其理论的认识及后世医家的临床研究、西医的临床研究来分析这一理论,并予病例分析来阐述这一理论的重要性.
作者:任秀东;陈泽涛;张晓妮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