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方调治肿瘤患者体会

陈建芳

关键词:经方, 肿瘤, 中医药疗法
摘要:介绍了以大柴补汤、薯蓣丸、灸甘草汤、太和汤以及其它经方合用调治胃癌术后、膀胱癌术后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期等患者的临床体会.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合热敏灸疗法治疗高泌乳素血症1例

    各种原因导致血清泌乳激素(PRL)异常升高,大于1.14nmol/L(25up/L),称为高泌乳素血症(HP).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的疾病之一,临床可见闭经、月经稀少、不孕、溢乳等症状.现有针刺合热敏灸疗法治愈HP1例,报道如下:1病案涂某,女,41岁,因双乳胀痛两年于2013年8月29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2003年育一女后,双乳开始溢乳,2008年因“浆细胞性乳腺炎”于南昌市第三医院行左乳腺部分切除术.

    作者:刘灵枢;徐杨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伤寒论》半夏散及汤临床运用1例

    《伤寒论》中咽痛方证,有少阴阴虚、虚热上扰之猪肤汤证,有邪热客于少阴经脉之甘草汤或桔梗汤证,有痰热闭阻少阴经脉、咽伤生疮之苦酒汤证,有风寒兼痰湿闭阻少阴经脉之半夏散及汤证,其病因病机不尽相同.本文试举半夏散及汤临床运用1例,为学习和实践《伤寒论》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肖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简析《黄帝内经》托名之因

    《黄帝内经》托名“黄帝”的原因,历代研究者多遵从《淮南子·修务篇》:“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作为托古思维的完整解读.然而由于学科分化的原因,相关著述主要从认识论的宏观角度对托古之风进行阐释,但对于其深层原因,比如托名与当时政治、祖先崇拜等因素的关系却未阐述.由此,本文从黄帝与皇帝、《黄帝内经》与政治、天与帝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论述《黄帝内经》托名“黄帝”之因.

    作者:许铮;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与萎缩性胃炎中医分型的关系及对治疗的影响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中医分型的关系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97例CAG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6组,观察各组HP感染情况及8周中医对症治疗后各组HP阳性组与阴性组疗效情况.结果:各组HP感染率为脾胃湿热证82.3%,肝胃郁热证76.9%,肝胃气滞证65.0%,胃络瘀血证53.3%,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证40.9%,胃阴不足证40.0%.各组感染率有差异(P<0.05).8周治疗后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证中HP(+)组与HP(-)组症状评分改变无差异(P>0.05);肝胃气滞、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证HP(+)组与HP(-)组症状评分改变有差异(P<0.05),且HP(-)组前后症状评分差值大于HP(+)组.结论:HP感染在CAG中医证型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且对CAG治疗有影响.

    作者:杨洋;刘华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镜面舌病因及临床诊治说略

    镜面舌的特点是舌体表面的舌苔褪去,舌面光洁如镜.传统中医认为镜面舌的形成主要因胃气阴伤和瘀血阻络所致;但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很多医源性、药源性因素或者是某些手术也同样可导致镜面舌的产生;另外大剂量使用活血化瘀药或温补壮阳药也是原因之一.因此临床上一旦遇到镜面舌时应及时探寻病因,合理诊治,防止其带来的潜在威胁.

    作者:张清;丁成华;陈璐;石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柴芍安神解郁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柴芍安神解都颗粒的制备工艺,确定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和正交设计法,进行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优选.结果:佳工艺为香附、石菖蒲、郁金等提取挥发油后,药渣与其余药材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60℃)的清膏,喷雾干燥成细粉,加入适量麦芽糊精和甜菊素,干压制粒,喷入挥发油,混匀即得.结论:所选工艺科学合理,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李智勇;王洛临;施之琪;徐文杰;陈雪婷;陈朋;曾文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麻黄类方临床应用举隅

    笔者从事多年的临床工作,对麻黄类方的应用比较熟练.本文例举了葛根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麻黄细辛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的临床应用验案,并对每案的应用加以分析,明确临床应用指征,对临床选方用药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作者:宋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曹绍法自拟复胃煎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用药经验

    从病因病机的认识、立方依据和组方分析、经典病例介绍等方面对曹绍法老中医自拟方“复胃煎”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宋可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宽腰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经验浅谈

    运用陈士铎《辨证录》中的宽腰汤作为治疗特发性水肿的高效基础方,对于久治未获效或获效甚微,同时又处在一个相对“静”稳态环境中的病证,结合太极“动静”理论、周易“象数”理论,治疗多佐以易动之风药,诱启病证中潜在阳气,由阳而复动,恢复机体动静结合的动态平衡.

    作者:刘佳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苗药组方雾化剂对染矽尘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清SOD、NO水平及肺组织细胞凋亡基因FasL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苗药组方雾化剂的效果,并比较各种雾化方式对染矽尘大鼠FasLmRNA表达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0)的影响.方法:采用WST-1法检测SOD抑制率、一步法测试NO含量及RT-PCR技术检测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染矽尘组相比,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血清中SOD抑制率明显高于染矽尘组(P<0.05),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和肺组织FasLL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染矽尘组(P<0.05),激素雾化组、苗药组方雾化剂合中药组具有相同作用.结论:苗药组方雾化组能提升染矽尘大鼠血清SOD抑制率,减少染矽尘大鼠血清NO含量,能显著降低染矽尘大鼠肺组织FasL基因表达,中药配合苗药组方雾化剂雾化组效果更好.

    作者:黄高;何光志;宋贵喜;王昆;刘霞;王文佳;杨长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梗死80例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内科部分)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临床路径治疗80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12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路径组8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依那普利、胞磷胆碱等药物治疗;路径组在采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结果:路径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取材方便,副作用小,适宜基层和社区医院运用,值得推广.

    作者:杨旭;杜彩明;张红君;李玲;程潇寒;吴清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水丹加减治疗白芍总苷胶囊引起的腹泻30例

    目的:观察分水丹加减治疗白芍总苷胶囊引起的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用分水丹加减治疗(早晚分服);对照组30例,口服思密达治疗(3g,3次/日),两组均3日为1疗程,用药1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治愈18例,好转9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治愈11例,好转11例,无效8例.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水丹加减对治疗白芍总苷胶囊引起的腹泻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玲;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便秘药对运用

    针对便秘一证,介绍了开启、清通、疏导、补益、温运、润下等6类药对的配伍意义以及典型病例.

    作者:郑天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疏凿饮子加减治疗早期恶性腹腔积液65例

    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笔者2012年10月-2013年8月应用疏凿饮子加减治疗早期恶性腹腔积液患者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见恶性细胞;初见胸腔积液,病程<4个月;经B超诊断有中至大量腹腔积液;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下肢水肿、纳差、尿少等症状.

    作者:侯公瑾;蒋益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菊花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菊花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进行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溶剂体积、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进行模型拟合及预测分析.结果:确定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8.83%,乙醇用量13.19倍,提取时间80.46min,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5.493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菊花提取工艺的优选,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作者:邵考珍;谭梅英;詹利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桔梗药材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桔梗药材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方法:HPLC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桔梗皂苷D分离良好,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重现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9%,13批不同产地桔梗药材中桔梗皂苷D占药材量的平均含量为0.210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方法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桔梗中桔梗皂苷D的定量,为桔梗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洪玮;罗娟敏;郭磊;樊海燕;索卫国;黄卫东;蔡继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荨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50例

    目的:观察消荨汤合热敏灸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消荨汤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5mg口服,1次/日.两组均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78%,对照组显愈率为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消荨汤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等特点,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国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密蒙花黄酮类化合物药学用途研究近况

    密蒙花为眼科常用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密蒙花黄酮类化合物可治疗干眼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肿瘤等疾病,本文从药理作用及机理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作者:左志琴;沈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验案一则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临床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而出现眼干、口干外,尚可见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如肾、肺、消化系统、神经等损伤.本病属于疑难杂症,如病情不及时控制,可危及生命.西医多用替代疗法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副作用多而且疗效也不肯定.目前针灸治疗对缓解病情,改善症状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长期治疗手段.我们采用针刺治疗了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补肺汤加减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58例

    目的:观察补肺汤加减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溶液(联力克)10mL,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补肺汤加减,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6.55%,对照组治愈率为74.1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肺汤加减能明显提高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