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血润燥止痒方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70例

郑笑涛;郑小波

关键词:老年性皮肤瘙痒, 养血润燥止痒方, 西替利嗪分散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研究养血润燥止痒方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2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养血润燥止痒方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7%,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瘙瘁症状评分和瘙瘁症状起效时间上优于对症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润燥止痒方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疗效确切,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肝康对糖尿病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糖肝康对糖尿病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高糖+高脂+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脂肪肝大鼠模型,并分为4组(n=10):模型对照组、降糖甲对照组、糖肝康小、大剂量组,另加空白对照组(n=10),分别灌胃.药物干预12周后,应用电镜和光镜观察糖肝康对肝脏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的肝脏组织结构改变,糖肝康用药组大鼠肝脏组织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结论:糖肝康可对肝脏的病理改变起到纠正作用,从而延缓肝脏损伤,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钱秋海;钱卫斌;郭春芳;蔡欣蕊;姜群群;冯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运动对PCOS患者的代谢及负面情绪之调节作用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和糖脂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月经失调,多毛,痤疮等为临床表现,以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等为远期并发症.这些临床症状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和PCOS患者代谢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同时给PCOS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运动作为一个简便又经济的辅助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疗效.本论文针对治疗PCOS患者的代谢及心理问题,探讨运动疗法如何对PCOS患者的代谢紊乱及不良情绪进行显效的干预,为临床治疗PCOS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赵美兰;刘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推按运经仪穴位刺激治疗哺乳期乳腺炎20例

    目的:探讨推按运经仪穴位刺激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哺乳期乳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推按运经仪刺激檀中穴及阿是穴,1周后观察患者症状、肿块及血常规.结果: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含量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按运经仪穴位刺激治疗哺乳期乳腺炎能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满意.

    作者:傅金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自拟生肌愈疡油治疗糖尿病足溃疡40例

    目的:观察中药生肌愈疡油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均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静脉滴注活血化瘀,营养神经药物及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创面局部应用生肌愈疡油治疗,对照组局部外敷碘伏凡士林纱布,观察患者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5%,对照组为4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用生肌愈疡油创面换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强强;刘聪;贾建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运用清补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概况

    主要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运用清补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概况.文中阐述了清补法的运用原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将清补法灵活运用于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德兰;梁艳;江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江西特色中药茶芎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茶芎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TLC鉴别出与茶芎对照药材相对应的斑点;HPLC法测定出阿魏酸在0.02460~0.492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2%(RSD=0.7%).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茶芎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熊志刚;袁桂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研究进展.方法:归纳、总结2007年1月—2012年12月中医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相关文献.结果: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采用虚、实辨证分型,并施以益气养阴、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等法,还有针灸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推拿按摩疗法等.结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且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杨会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通草提取工艺及其鉴别的研究

    目的:对通草提取工艺及薄层鉴别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薄层色谱(TLC)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优选了通草的佳提取工艺,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结论:该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合理,可作为通草生产和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刘靖岩;贾艾玲;邱智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g/次,3~4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内服及保留灌肠,疗程均为28天,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福兴;江一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五味子配伍对吴茱萸主成分肠吸收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五味子配伍对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两种有效成分肠吸收动力学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从肠吸收角度揭示方剂配伍的科学本质.方法:建立大鼠在体肠循环模型,HPLC检测目标成分,分别考察不同浓度五味子提取物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肠吸收的影响,并同P-gp抑制剂维拉帕米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加入不同浓度五味子提取物组与正常组相比,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都显著增加(P<0.05);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P)与正常组相比,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都显著增加(P<0.05).五味子在考察浓度范围内,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现渗透系数(Papp)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及五味子提取物均可促进吴茱萸两碱的大鼠肠吸收,提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P-gp底物,五味子可能通过抑制肠道蛋白外排作用而促进其肠吸收.

    作者:严子玲;于洋;何金莲;候远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吴澄“外损致虚”理论探析

    清代新安医家吴澄尽毕生精力、坚持不懈地刻苦专研虚劳病证,著有《不居集》.吴氏博采前贤治虚之名论,总结阐述了内损之理,参以自己生平临证之心得,创“外感致虚”学说,可谓独开生面.笔者从医学背景、概念、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吴氏外损致虚理论作出研讨,旨在为虚劳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汪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HPLC法同时测定活血止痛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血止痛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mL/分,检测波长203nm.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进样量分别在0.284~ 8.52μg(r=0.9999),0.863~25.89μg(r =0.9999),1.182~35.46μg(r =0.9999)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3%,99.7%,100.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能有效地控制活血止痛胶囊的质量.

    作者:黄东;杨毅生;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虎潜丸临床新析

    虎潜丸出自《丹溪心法》,由黄柏、龟板、知母、熟地黄、陈皮、白芍、锁阳、虎骨、干姜9味药物组成,具有滋阴降火、强壮筋骨功效;主治肝肾不足、阴虚内热所致腰膝酸软、筋骨萎弱、步履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弱等.

    作者:朱平东;朱宏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马钱子与赤芍配伍前后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马钱子配伍赤芍对马钱子中主要生物碱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对马钱子配伍赤芍前后及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环境下其主要生物碱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马钱子配伍赤芍后其主要生物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士的宁下降显著.结论:马钱子配伍赤芍可降低毒性,为进一步阐明马钱子合理配伍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作者:王晓崴;凌珊;龚千锋;钟凌云;杨嵩虹;赖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伍炳彩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产后风经验

    1 产后风现代释义及临床表现妇人产后或人流后,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成为产后风.其临床表现有:怕风怕冷,手足不温,身体酸痛,腰痛,头痛心烦,自汗盗汗,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精神抑郁,悲伤易哭等.

    作者:许闺臣;伍炳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清浊安中汤治疗脾胃湿热证肠易激综合征132例

    目的:观察清浊安中汤治疗脾胃湿热证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脾胃湿热证肠易激综合征病例用清浊安中汤加减治疗.结果:临床痊愈35例,显效63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2%.结论:清浊安中汤治疗脾胃湿热证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彭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中药饮片发展的两点思考

    《中国药典》2010年版首次明确了中药饮片的定义,强调了中药饮片作为药品的法定地位.中药饮片的炮制传统化是对制备中药饮片的制备技术的继承,实现炮制理论的发掘.中药饮片的炮制传统化也是中药饮片企业打造品牌的需要.做好适应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及中药产业化进程,中药饮片生产实现现代化,是制订饮片质量标准的需要,是中成药产业发展的需要,中药饮片仓储养护的需要.

    作者:熊丝丝;龚千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谢强刺营论治咽喉急症机理探讨

    探讨谢强教授刺营法治疗咽喉急症的机理.认为刺营应包括“刺经脉”和“刺络脉”;“一阴一阳结”是咽喉急症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强调咽喉急症治疗以刺营放血为重要,通过咽喉局部刺营,可疏通咽喉局部脉络,使咽喉部经络气血运行流畅,则可促进咽喉功能复常;此外,亦可使壅滞于咽喉的热毒痰火得以随营血外泄,从而达到泻火散结、逐邪外出之目的.

    作者:袁小芳;谢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眩晕辨治探析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实质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以头晕、头昏、眼花、头重脚轻、感觉自身或景物旋转、身体漂浮、行走摇晃等为主要表现,从青年到中老年均有发生,多见于梅尼埃病、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由于就诊患者表现多样而迥异,往往辨证较难,现据笔者临证经验,谈谈对眩晕辨治的认识.

    作者:周文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补肺治五更泄浅析

    “五更泄”主要病机为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即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吸收,因运化失常而出现泄泻.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尤易发作.诸医家多以温肾助阳之“四神丸”治疗,但多不见显效.作者以补肺治疗五更泄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红;李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