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烈生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的樟树茎枝与樟树根提取物的抗炎镇痛止泻及肠运动的作用,为樟树茎枝替代肠炎宁糖浆处方中主要成分樟树根的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1) 通过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实验观察测试药物抗炎作用;(2)通过小鼠热板法镇痛实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测试药物的镇痛作用;(3) 通过新斯的明致小鼠推进功能亢进的小肠运动实验研究测试药物对肠功能的影响;(4) 通过蓖麻油致小鼠泄泻实验研究测试药物的止泻作用.结果:直径2-3cm、直径3cm 以上的樟树茎枝能明显降低小鼠依文思蓝的渗出量而具有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作用;直径3cm 以上的樟树茎枝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具外周性镇痛作用;1-2cm 的樟树茎枝能明显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肠推进功能亢进作用.结论:樟树茎枝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肠蠕动作用,与樟树根具有抗炎和抑制肠蠕动作用比较,两者作用具有相似性,樟树茎枝作用甚至强于樟树根.
作者:龚琴;陈兰英;罗颖颖;陈筱;王木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水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颈型颈椎病患者13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与针刀结合水针和水针治疗,并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6.15%,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刀结合水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优于水针治疗.
作者:吴惠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点,呈进行性发展.COPD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作者:徐元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从陆英中提取三萜酸类成分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了陆英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采用85%乙醇作提取溶媒、提取两次,每次2h,能较好的提取陆英三萜酸类成分;采用三次水沉除杂和0.1%活性炭脱色处理后,陆英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能达到90%以上.结论:该方法能较好提高陆英三菇酸的得率和纯度.
作者:严建良;吴安明;何杨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论述了深入研究中药制剂分离与纯化新技术应用进展的意义,概述了分离与纯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重要作用,首次全面总结了14 种中药制剂分离与纯化高新技术原理特性、应用实例和应用效果,首次研究阐明了现代中药制剂分离与纯化技术主要呈现的新老技术复合化、高技术超常化和新技术多样化三大发展趋势.
作者:陈秦娥;梁金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动眼神经麻痹多由脑外伤、眼外伤、颅内感染、糖尿病、脑梗塞、肿瘤等损伤或压迫眼运动神经所致.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斜,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头向健侧歪斜等.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照海、申脉为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培培;张永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以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心悸多梦为主要表现.治疗当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原则.
作者:滕斐;张永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穴位埋线在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65例,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 组(33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 组(32例),均采用西药喷鼻及穴位埋线治疗.结果:SAR组的疗效优于PAR组.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常规药物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手段,穴位埋线治疗从整体出发,不但能减少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尤其是季节性鼻炎发作程度及发作次数,还能改善患者体质
作者:周文瑾;覃冠锻;彭清华;莫炼;梁志成;侯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脊髓损伤由于病程较长及自身病变特点常存在多种并发症,各种并发症的存在对脊髓损伤的的康复进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是康复医师日常处理的主要工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针灸在治疗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如肌群萎缩、二便障碍、情志失调等的一些误区,提出自己的见解,供临床操作参考.
作者:蔡昭莲;张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可能在其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针灸也不例外,针灸不良反应指的是在临床正确辨证施治原则下使用针灸防治疾病时出现的、非预想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或有害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组织器官损伤、交叉感染、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如虚弱、过敏反应)等,由于临床错误的使用导致的其他意外情况,以及造成的患者疾病加重的情况.笔者在临床上碰到2例患者,针灸后癫痫发作,将对其介绍及分析,希望给临床针灸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戴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王某,女, 40岁, 教师,于2011年8月4日就诊.患者自述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初曾服中西药物治疗,症状减轻,间歇期长短不等.近2年症状加重,口疮反复发作, 此起彼伏,溃疡数目增多,多时可达十余个,服药物治疗效不佳.现症见:口疮反复发作,间歇期7-10天,且每于经前1周左右或劳累后诱发或加重.
作者:谢晓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阴虚与痰湿相兼致病的病理关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施治用药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善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病变,多发于30-50岁经产妇.患者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进行性加重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痛苦较大[1].西医药物治疗以性激素导致患者较长时间闭经为主要手段,但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大,终多选择手术治疗[2].中医辨治有一定优势,既可缓解症状,又可调经治本.
作者:杜欢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乃笔者从跟随陈祖皋老中医临证实践中整理出的4个儿童期久咳案,从4个不同的侧面介绍陈祖皋老中医运用镇肝利咽、温肺豁痰、蠲饮平逆、气阴双补等法辨证治疗久咳的宝贵经验,也有益于内科、儿科临床诊治,以此也可一窥陈老先生的临证辨治思路和用药特色.
作者:侯春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分析中成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药房中成药说明书129 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 年颁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其他参考资料对不同剂型的中成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项欠缺情况进行统计并考察其文字表述的规范性.结果:在所调查的129份中成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明确叙述的标注率分别为34.88%、46.51%、78.29%;2 个剂型的说明书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述欠完整、规范.结论:中成药说明书仍需要不断完善,其表述的不完整现象应引起重视并加强监管.
作者:林润好;魏燕华;何金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江西雷公藤各部位雷公藤甲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柱为Dikma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分钟25%A→10分钟30%A→20分钟35%A,流速1.0 mL·分-1,检测波长218 nm,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显示,根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9.13μg/g,茎中雷公藤甲素未检出,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10.87μg/g.雷公藤根和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17-99.18%(RSD 为1.74-4.33%)(n=3 × 3)和102.02-103.33%(RSD为2.19-4.57%)(n=3×3).雷公藤甲素进样量在2-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略高于根中含量,因叶易于再生,可替代根作为制备雷公藤甲素的资源.本法能准确、简便测定雷公藤各部位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江西产雷公藤质量评价、资源开发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建群;刘一文;舒积成;张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夏桂成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尤为重视经后期的治疗,治疗原则以滋阴养血为主,提出动静结合等思想观念,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江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肝主疏泄,藏血,藏魂,五脏易动肝气,肝居右,中焦脾胃之运化升降,均赖肝之疏泄.肺金居上,又克制肝木,肺气不足,木易反侮,而形成木火刑金之证;肾主水,滋养肝木,肝为女子之先天,故补肾填精,又不能忽视肝木的和调,精血同源,故补肾则要调肝,因肝郁可抑制肾精,阻止肾精的滋生,亦可抑制和干扰脾胃和心肺功能;心主神志,神志失调又会波及于肝,因恚事主合于肝,肝脏容易受溅,因此中医辨证要有主次之分,有时兼证转为主证,主证匿而为兼,二是脏腑的失调也易动肝气,引起肝气郁结.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概述慢性肌筋膜炎的发病机理,介绍毫火针治疗慢性肌筋膜炎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探讨了其治疗原理和机制,阐明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开展这项临床工作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
作者:钟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小儿腹泻多是由于外感邪气致使脾失健运,或者伤食导致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表现为腹泻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等.临床上伤食泻、寒湿泻、湿热泻、脾肾阳虚泻为常见,根据各种证型,多采用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等推拿手法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刘园;李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