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虚痰湿相兼致病探析

刘善京

关键词:阴虚, 痰湿, 相兼致病
摘要:从阴虚与痰湿相兼致病的病理关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施治用药进行了探讨.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制剂分离与纯化新技术应用进展

    论述了深入研究中药制剂分离与纯化新技术应用进展的意义,概述了分离与纯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重要作用,首次全面总结了14 种中药制剂分离与纯化高新技术原理特性、应用实例和应用效果,首次研究阐明了现代中药制剂分离与纯化技术主要呈现的新老技术复合化、高技术超常化和新技术多样化三大发展趋势.

    作者:陈秦娥;梁金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34例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6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益肾补血汤口服联合灌肠方保留灌肠.2周为一疗程,两个疗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四周后临床症状改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提高,血肌酐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补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皮鹰;钟阳红;章小稳;刘满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张仲景桂枝应用浅谈

    浅析<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中桂枝的应用特点,从发汗解表、调和营卫、平冲降逆、温经通脉、温通心阳、温肾化气等6个方面予以探讨,以求仲景遣药组方之妙.

    作者:于海;李秀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痰饮论治

    本文主要探讨痰饮的形成根源,治疗大法,以及根据各个脏腑不同的特点,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斯军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气郁结治验3则

    肝主疏泄,藏血,藏魂,五脏易动肝气,肝居右,中焦脾胃之运化升降,均赖肝之疏泄.肺金居上,又克制肝木,肺气不足,木易反侮,而形成木火刑金之证;肾主水,滋养肝木,肝为女子之先天,故补肾填精,又不能忽视肝木的和调,精血同源,故补肾则要调肝,因肝郁可抑制肾精,阻止肾精的滋生,亦可抑制和干扰脾胃和心肺功能;心主神志,神志失调又会波及于肝,因恚事主合于肝,肝脏容易受溅,因此中医辨证要有主次之分,有时兼证转为主证,主证匿而为兼,二是脏腑的失调也易动肝气,引起肝气郁结.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29种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中成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药房中成药说明书129 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 年颁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其他参考资料对不同剂型的中成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项欠缺情况进行统计并考察其文字表述的规范性.结果:在所调查的129份中成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明确叙述的标注率分别为34.88%、46.51%、78.29%;2 个剂型的说明书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述欠完整、规范.结论:中成药说明书仍需要不断完善,其表述的不完整现象应引起重视并加强监管.

    作者:林润好;魏燕华;何金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7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辩证治疗加西药治疗) 和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

    作者:黄烈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朱颖治疗子宫腺肌症验案1则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病变,多发于30-50岁经产妇.患者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进行性加重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痛苦较大[1].西医药物治疗以性激素导致患者较长时间闭经为主要手段,但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大,终多选择手术治疗[2].中医辨治有一定优势,既可缓解症状,又可调经治本.

    作者:杜欢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接骨续筋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接骨续筋胶囊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接骨续筋胶囊部分药味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建立了骨碎补、当归、川芎、三七、土鳖虫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结论:所建方法简单,专属性好,操作性强,阴性无干扰,对接骨续筋胶囊的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廖芳;张丹;李敏;李春林;兰明辉;尹蓉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黄寿人论高血压病诊治

    介绍已故武汉市中医医院院长、名老中医黄寿人大夫关于高血压病诊治的学术思想.

    作者:夏循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阴虚痰湿相兼致病探析

    从阴虚与痰湿相兼致病的病理关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施治用药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善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炎的机制探讨

    概述慢性肌筋膜炎的发病机理,介绍毫火针治疗慢性肌筋膜炎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探讨了其治疗原理和机制,阐明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开展这项临床工作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

    作者:钟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灸诱发癫痫发作2例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可能在其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针灸也不例外,针灸不良反应指的是在临床正确辨证施治原则下使用针灸防治疾病时出现的、非预想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或有害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组织器官损伤、交叉感染、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如虚弱、过敏反应)等,由于临床错误的使用导致的其他意外情况,以及造成的患者疾病加重的情况.笔者在临床上碰到2例患者,针灸后癫痫发作,将对其介绍及分析,希望给临床针灸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戴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攒竹穴指压结合耳穴埋豆治疗骨折患者呃逆32例

    目的:观察攒竹穴指压结合耳穴埋豆对骨折患者呃逆的疗效.方法:选择骨折患者出现呃逆者64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予以攒竹穴指压结合耳穴埋豆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0.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有效者平均止呃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攒竹穴指压结合耳穴埋豆对骨折患者呃逆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程久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论中医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核心内容

    通过概念内涵的分析,认为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文化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气一元论的本体观念、调和致中的价值取向以及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

    作者:于学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直径的樟树茎枝和樟树根提取物主要药效学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的樟树茎枝与樟树根提取物的抗炎镇痛止泻及肠运动的作用,为樟树茎枝替代肠炎宁糖浆处方中主要成分樟树根的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1) 通过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实验观察测试药物抗炎作用;(2)通过小鼠热板法镇痛实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测试药物的镇痛作用;(3) 通过新斯的明致小鼠推进功能亢进的小肠运动实验研究测试药物对肠功能的影响;(4) 通过蓖麻油致小鼠泄泻实验研究测试药物的止泻作用.结果:直径2-3cm、直径3cm 以上的樟树茎枝能明显降低小鼠依文思蓝的渗出量而具有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作用;直径3cm 以上的樟树茎枝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具外周性镇痛作用;1-2cm 的樟树茎枝能明显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肠推进功能亢进作用.结论:樟树茎枝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肠蠕动作用,与樟树根具有抗炎和抑制肠蠕动作用比较,两者作用具有相似性,樟树茎枝作用甚至强于樟树根.

    作者:龚琴;陈兰英;罗颖颖;陈筱;王木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夏桂成运用经后期的治疗思想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夏桂成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尤为重视经后期的治疗,治疗原则以滋阴养血为主,提出动静结合等思想观念,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江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盐酸苯海拉明口崩片制备工艺探讨

    目的:本实验以苯海拉明为模型药物,优化及研制口崩片的工艺.方法:采用CMS-Na、MCC 为崩解剂,用干粉直接压片法制备盐酸苯海拉明口崩片.通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处方组成,以达到短的崩解时间.结果:处方中主药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固定为25 mg,MCC 为60mg,CMS-Na 为25 mg,甘露醇60mg,山梨醇为25 mg,硬度固定在3kg/cm2 以上.本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采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MCC)作为填充剂和崩解剂,取代原处方中的淀粉及糊精;二是用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代替湿法制粒压片.

    作者:万华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陆英中三萜酸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从陆英中提取三萜酸类成分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了陆英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采用85%乙醇作提取溶媒、提取两次,每次2h,能较好的提取陆英三萜酸类成分;采用三次水沉除杂和0.1%活性炭脱色处理后,陆英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能达到90%以上.结论:该方法能较好提高陆英三菇酸的得率和纯度.

    作者:严建良;吴安明;何杨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刺足三里对大负荷运动大鼠Thl/Th2平衡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对反复力竭游泳大鼠Thl/Th2平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反复力竭模型组(B组),反复力竭模型+针刺足三里组(C组),B、C组在每天按递增负荷进行游泳训练,C组在游泳任务完成后20分钟对血海穴位进行20分钟针刺,B、C组在完成相应运动后8h采集外周血和脾脏,并记录大鼠状态和力竭游泳时间,采用ELISA法测试血清IFN-γ、IL-4含量,对脾脏进行称重.结果:C组力竭游泳时间显著优于B组;大鼠脾脏指数与A组比较,B、C组显著下降,B组和C组的IFN-γ水平显著低于A组,而C组显著高于B组(p <0.05),C组的IL-4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B组(p <0.01),B组的IFN-γ/ IL-4则显著低于A组(p <0.05),C组显著高于B组(p <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可以补益元气,调理气血,温中升阳,调理阴阳等功效,从整体上调控免疫平衡,纠正由于过度运动导致的Thl/Th2平衡向Th2漂移,并维持其平衡,增强机体抗疲劳的能力.

    作者:苏利强;张玮;赵广高;郑里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