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久年
通过概念内涵的分析,认为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文化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气一元论的本体观念、调和致中的价值取向以及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
作者:于学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以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心悸多梦为主要表现.治疗当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原则.
作者:滕斐;张永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论述了深入研究中药制剂分离与纯化新技术应用进展的意义,概述了分离与纯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重要作用,首次全面总结了14 种中药制剂分离与纯化高新技术原理特性、应用实例和应用效果,首次研究阐明了现代中药制剂分离与纯化技术主要呈现的新老技术复合化、高技术超常化和新技术多样化三大发展趋势.
作者:陈秦娥;梁金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概述慢性肌筋膜炎的发病机理,介绍毫火针治疗慢性肌筋膜炎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探讨了其治疗原理和机制,阐明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开展这项临床工作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
作者:钟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主要探讨痰饮的形成根源,治疗大法,以及根据各个脏腑不同的特点,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斯军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点,呈进行性发展.COPD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作者:徐元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阴虚与痰湿相兼致病的病理关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施治用药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善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穴位埋线在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65例,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 组(33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 组(32例),均采用西药喷鼻及穴位埋线治疗.结果:SAR组的疗效优于PAR组.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常规药物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手段,穴位埋线治疗从整体出发,不但能减少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尤其是季节性鼻炎发作程度及发作次数,还能改善患者体质
作者:周文瑾;覃冠锻;彭清华;莫炼;梁志成;侯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以苯海拉明为模型药物,优化及研制口崩片的工艺.方法:采用CMS-Na、MCC 为崩解剂,用干粉直接压片法制备盐酸苯海拉明口崩片.通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处方组成,以达到短的崩解时间.结果:处方中主药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固定为25 mg,MCC 为60mg,CMS-Na 为25 mg,甘露醇60mg,山梨醇为25 mg,硬度固定在3kg/cm2 以上.本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采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MCC)作为填充剂和崩解剂,取代原处方中的淀粉及糊精;二是用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代替湿法制粒压片.
作者:万华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即绝经过渡期至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围绝经期高血压是指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高血压,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候群,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并可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作者:陈龙群;王雄力;陈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可能在其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针灸也不例外,针灸不良反应指的是在临床正确辨证施治原则下使用针灸防治疾病时出现的、非预想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或有害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组织器官损伤、交叉感染、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如虚弱、过敏反应)等,由于临床错误的使用导致的其他意外情况,以及造成的患者疾病加重的情况.笔者在临床上碰到2例患者,针灸后癫痫发作,将对其介绍及分析,希望给临床针灸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戴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汗证是汗液外泄异常的一种病证,多为人体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腠理开阖不利而致,临床上有自汗、盗汗、脱汗、战汗之分,亦有局部的额汗、手足汗、半身汗之别,但以自汗、盗汗为临床常见病证,现结合笔者临证辨治体会,将其分述如下,望同道指正.
作者:侯美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动眼神经麻痹多由脑外伤、眼外伤、颅内感染、糖尿病、脑梗塞、肿瘤等损伤或压迫眼运动神经所致.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斜,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头向健侧歪斜等.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照海、申脉为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培培;张永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介绍浙江省紫金牛属药用植物种类,地理分布,本草记载,临床疗效等.并对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作者:陈京;徐攀;姚振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分析中成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药房中成药说明书129 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 年颁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其他参考资料对不同剂型的中成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项欠缺情况进行统计并考察其文字表述的规范性.结果:在所调查的129份中成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明确叙述的标注率分别为34.88%、46.51%、78.29%;2 个剂型的说明书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述欠完整、规范.结论:中成药说明书仍需要不断完善,其表述的不完整现象应引起重视并加强监管.
作者:林润好;魏燕华;何金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小儿腹泻多是由于外感邪气致使脾失健运,或者伤食导致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表现为腹泻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等.临床上伤食泻、寒湿泻、湿热泻、脾肾阳虚泻为常见,根据各种证型,多采用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等推拿手法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刘园;李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介绍已故武汉市中医医院院长、名老中医黄寿人大夫关于高血压病诊治的学术思想.
作者:夏循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浅析<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中桂枝的应用特点,从发汗解表、调和营卫、平冲降逆、温经通脉、温通心阳、温肾化气等6个方面予以探讨,以求仲景遣药组方之妙.
作者:于海;李秀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王某,女, 40岁, 教师,于2011年8月4日就诊.患者自述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初曾服中西药物治疗,症状减轻,间歇期长短不等.近2年症状加重,口疮反复发作, 此起彼伏,溃疡数目增多,多时可达十余个,服药物治疗效不佳.现症见:口疮反复发作,间歇期7-10天,且每于经前1周左右或劳累后诱发或加重.
作者:谢晓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江西雷公藤各部位雷公藤甲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柱为Dikma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分钟25%A→10分钟30%A→20分钟35%A,流速1.0 mL·分-1,检测波长218 nm,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显示,根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9.13μg/g,茎中雷公藤甲素未检出,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10.87μg/g.雷公藤根和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17-99.18%(RSD 为1.74-4.33%)(n=3 × 3)和102.02-103.33%(RSD为2.19-4.57%)(n=3×3).雷公藤甲素进样量在2-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略高于根中含量,因叶易于再生,可替代根作为制备雷公藤甲素的资源.本法能准确、简便测定雷公藤各部位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江西产雷公藤质量评价、资源开发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建群;刘一文;舒积成;张锐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