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尹钢;魏冬梅
术后切口疼痛是肛肠病术后常见症状之一,主要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尤以术后6小时左右为.直肠肛管神经血管丰富,术后均有伤口灼热痛、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疼痛,直接影响术后早期进食、排便及愈后,甚至产生焦虑、失眠、无助感等负性心理,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肛肠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以利于患者的康复.笔者于2010年12月-2012年2月对肛肠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止痛,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幼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利用叶绿体基因psbA-trnH序列探讨溪黄草及其习用品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分别提取线纹香茶菜、狭基线纹香茶菜、纤花香茶菜及溪黄草的植物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后测序,利用相关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线纹香茶菜、狭基线纹香茶菜、纤花香茶菜的psbA-trnH序列长度为231bp,植物溪黄草的碱基为309bp,共存在碱基差异13bp,缺失78bp,种间变异平均距离为0.029.从构建的系统分支树可知,各物种虽能明显分开,但其支持率不高.结论:psbA-trnH序列不适用于鉴定溪黄草及其习用品.
作者:高蝶娜;范志高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胡国俊先生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安徽中医学院新安医学试点班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安徽省中医肺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胡老在近50余年的岐黄探幽中,积有十分宝贵的小儿哮喘诊治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笔者于胡师诊治小儿哮喘经验之临证收获录于其后,以飨同仁.
作者:张玉;朱慧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常见证型及其原因.方法:291例患者按标准观察并记录.结果:肝阳上亢占30.24%,肝火上炎占8.25%,痰湿中阻占16.15%,肾精不足占21.65%,气血亏虚及气虚络瘀分别占13.06%及10.65%.结论:肝阳上亢常见,其次肾精不足及痰湿中阻,肝火上炎多见于本病早期,而气血亏虚及气虚络瘀多见于本病晚期.
作者:宋利芳;张秀娟;闫志诚;马胜利;郭庆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障碍,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元凤;胡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因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导致的出血性疾病.中医各家对其病机及治疗均有不同观点及临床体会,或辨病治疗,或分期辨治,或分型辩证论治,亦有对中医辨治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等,现综述如下.
作者:孙淑君;黄世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痰瘀型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254例气虚痰瘀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采用敏使朗治疗,中药组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2组分别治疗14天,随访3个月,从神经功能评分、眩晕程度等综合评价补中益气汤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评分、眩晕程度改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无明显差异,眩晕程度改善比较,对照组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配合敏使朗治疗气虚痰瘀型颈性眩晕疗效肯定.
作者:李杰华;曾美英;梁间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采用GC-MS对九香虫中脂肪油成份进行分析.方法:用索氏提取器对九香虫中的脂肪油进行了提取和测定.采用30m × 0.25m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及GC-MS,对脂肪油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九香虫中脂肪油含量是45.6%,从中分离并鉴定了15个成分,并测定了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为油酸(44.17%)、亚油酸(21.48%)、软脂酸(20.28%)、9-软脂油酸(7.20%) 和硬脂酸(4.14%)等.
作者:涂爱国;刘宇文;殷红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麻仁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46.88%.2组比较,P<0.05.结论: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且不会形成依赖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
作者:王晓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水肿之为病,责之肺脾肾功能失司.肺失气化,脾失运化,肾失温化,则水泛为病.臧师治疗水肿病,重调中焦以治本,化湿利水以治标,随其证以兼调肺肾.
作者:杨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及联合四君子汤治疗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作用及预后.方法:将4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基础治疗给予生命监测,抗感染,制酸,调整内环境平稳.第1组用完全肠外营养(TPN),第2组加用肠内营养及四君子汤.结果:第1组:死亡率78.6%,治愈率21.4%;第2组分别为死亡率33.8%、66.2%.2组间死亡率、治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对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乔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江中清火宝的总糖测定研究,建立固体饮料中总糖的测定方法.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5009.7(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和GB/T5009.8(食品中蔗糖的测定),先将产品中的转化糖(蔗糖、糊精) 水解转化为还原糖,通过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总量计算总糖含量.结果:经此方法测定总糖含量为93.0%,与产品配方理论加入的糖量(92.8%)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固体饮料中总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建维;文皓頲;饶印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刀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疼痛皮区部位及范围,针刀松解华佗夹脊穴和阿是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治疗前后.结果:6例患者经1-3次的1个疗程治疗,有效率100%,随访1年均未再复发.结论:针刀松解华佗夹脊穴和阿是穴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昊;刘方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吴旭教授擅于辩证治疗针灸科各类疑难病,本文主要介绍吴老辩证分型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卢勤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气道重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过程中不可逆的损害,本文论述了中医活血化瘀方药通过改善微循环、抑制气道炎症、调节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调节免疫、抗氧化等机制延缓或改善COPD的气道重构.可见,活血化瘀药对COPD气道重构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应充分发挥其在调节免疫抗炎方面综合作用于COPD气道重构的优势.
作者:杨金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医学对发热性疾病的认识历史悠久,单从<金匮要略>一书中,就可以找到涉及发热的疾病20余种,有关的条文40余条,可用于治疗发热性疾病的方剂50余首,可谓内容丰富,随证各异.笔者仅就临床运用略谈思路与体会,不足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作者:陈宏;尹钢;魏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牙周炎急性疼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牙周炎是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所致,牙周炎急性疼痛主要临床特点是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疼痛剧烈,牙龈红肿[1],属中医肾阴亏虚型.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采用中药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的方法,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奀琴;陈力平;曾建芳;郑资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结合中医体质学说,探究发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的孕妇证体质类型的分布,为不同体质提供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2年7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住院分娩的符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产妇89例,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妊娠孕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共189例,收集病例治疗,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评估,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9名孕妇中平和质61例(32.28%),偏实热25例(13.23%),偏虚热27例(14.29%),偏阳气虚7例(3.70%),偏阴血虚40例(21.16%),偏痰湿29例(15.34%).偏实热、偏阴血虚和偏痰湿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高于平和质的孕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偏实热、偏阴血虚及痰湿型孕妇易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以通过对孕妇进行调护,使偏颇状态得以纠正,从而达到降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率,降低ICP对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吴佳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腹产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16例孕产妇,所有患者都实施剖腹产手术,对手术患者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孕产妇使用剖腹产手术,大部分产妇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母婴健康得到保障,母婴在产期的死亡率降低,增加了分娩的安全性.结论:如产妇无法通过阴道分娩顺利生产导致难产后,实施剖腹产给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清热利湿活血方治疗湿热夹瘀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60例湿热夹瘀型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利湿活血方中药汤剂,对照组予口服消炎利胆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利湿活血方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江一平;许嵩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