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尹钢;魏冬梅
气道重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过程中不可逆的损害,本文论述了中医活血化瘀方药通过改善微循环、抑制气道炎症、调节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调节免疫、抗氧化等机制延缓或改善COPD的气道重构.可见,活血化瘀药对COPD气道重构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应充分发挥其在调节免疫抗炎方面综合作用于COPD气道重构的优势.
作者:杨金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刀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疼痛皮区部位及范围,针刀松解华佗夹脊穴和阿是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治疗前后.结果:6例患者经1-3次的1个疗程治疗,有效率100%,随访1年均未再复发.结论:针刀松解华佗夹脊穴和阿是穴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昊;刘方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医学对发热性疾病的认识历史悠久,单从<金匮要略>一书中,就可以找到涉及发热的疾病20余种,有关的条文40余条,可用于治疗发热性疾病的方剂50余首,可谓内容丰富,随证各异.笔者仅就临床运用略谈思路与体会,不足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作者:陈宏;尹钢;魏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淋法疗肾结石碎石术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以益气活血通淋法组方(黄芪、厚朴、益母草、怀牛膝、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车前子、木通、白茅根、甘草等) 治疗,对照组用西药解痉止痛、消炎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淋法对于肾结石碎石术后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继红;姚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清热利湿活血方治疗湿热夹瘀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60例湿热夹瘀型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利湿活血方中药汤剂,对照组予口服消炎利胆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利湿活血方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江一平;许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麻仁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46.88%.2组比较,P<0.05.结论: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且不会形成依赖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
作者:王晓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牙周炎急性疼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牙周炎是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所致,牙周炎急性疼痛主要临床特点是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疼痛剧烈,牙龈红肿[1],属中医肾阴亏虚型.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采用中药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的方法,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奀琴;陈力平;曾建芳;郑资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旨在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按中风住院病人5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均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 [1]评定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MBI) 评定ADL能力[1].结果:治疗前评分,治疗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治疗组、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无论在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还是ADL能力方面都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应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障碍,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元凤;胡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硫磺熏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具有干燥、增白、防虫、防腐和防霉变等作用.硫磺熏蒸后,中药材会残留大量的二氧化硫,长期服用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本文对中药中二氧化硫的应用、影响、检测方法、残留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监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作者:刘玲;陶松;汤韶明;侯雄军;王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吴旭教授擅于辩证治疗针灸科各类疑难病,本文主要介绍吴老辩证分型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卢勤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伤寒论>对于结胸证的论述,可分为大陷胸汤证、大陷胸丸证、小陷胸汤证的热实结胸,以及白散方的寒实结胸两大类.本文就大陷胸汤证病机、脉象及其与大承气汤证的鉴别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初浅认识.
作者:赵林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结合中医体质学说,探究发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的孕妇证体质类型的分布,为不同体质提供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2年7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住院分娩的符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产妇89例,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妊娠孕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共189例,收集病例治疗,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评估,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9名孕妇中平和质61例(32.28%),偏实热25例(13.23%),偏虚热27例(14.29%),偏阳气虚7例(3.70%),偏阴血虚40例(21.16%),偏痰湿29例(15.34%).偏实热、偏阴血虚和偏痰湿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高于平和质的孕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偏实热、偏阴血虚及痰湿型孕妇易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以通过对孕妇进行调护,使偏颇状态得以纠正,从而达到降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率,降低ICP对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吴佳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假性球麻痹(Pseudobulbar palsy,PBP)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可造成患者言语、饮食功能障碍,为中风病治疗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论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假性球麻痹的防治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莹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腹产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16例孕产妇,所有患者都实施剖腹产手术,对手术患者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孕产妇使用剖腹产手术,大部分产妇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母婴健康得到保障,母婴在产期的死亡率降低,增加了分娩的安全性.结论:如产妇无法通过阴道分娩顺利生产导致难产后,实施剖腹产给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术后切口疼痛是肛肠病术后常见症状之一,主要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尤以术后6小时左右为.直肠肛管神经血管丰富,术后均有伤口灼热痛、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疼痛,直接影响术后早期进食、排便及愈后,甚至产生焦虑、失眠、无助感等负性心理,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肛肠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以利于患者的康复.笔者于2010年12月-2012年2月对肛肠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止痛,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幼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地柏枝为全草入药类中药材,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性肝炎、黄疸病等,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升入研究.
作者:张凤;周显华;张晓婷;郑政隆;周威龙;冯全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痰瘀型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254例气虚痰瘀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采用敏使朗治疗,中药组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2组分别治疗14天,随访3个月,从神经功能评分、眩晕程度等综合评价补中益气汤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评分、眩晕程度改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无明显差异,眩晕程度改善比较,对照组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配合敏使朗治疗气虚痰瘀型颈性眩晕疗效肯定.
作者:李杰华;曾美英;梁间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江中清火宝的总糖测定研究,建立固体饮料中总糖的测定方法.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5009.7(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和GB/T5009.8(食品中蔗糖的测定),先将产品中的转化糖(蔗糖、糊精) 水解转化为还原糖,通过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总量计算总糖含量.结果:经此方法测定总糖含量为93.0%,与产品配方理论加入的糖量(92.8%)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固体饮料中总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建维;文皓頲;饶印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因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导致的出血性疾病.中医各家对其病机及治疗均有不同观点及临床体会,或辨病治疗,或分期辨治,或分型辩证论治,亦有对中医辨治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等,现综述如下.
作者:孙淑君;黄世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