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廖成文;谌秀丽;朱作银;周步高

关键词:胃癌, 手术后并发症, 防治
摘要: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愈肿瘤的重要方法,姑息性切除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的手术治疗是胃癌治疗的关键.但胃癌手术后并发症不可忽视,其发生率因术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15%-40%之间.胃癌术后并发症近期有感染、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胰腺炎、心肺等器官损害、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肠炎等,远期可有吻合口狭窄、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治疗带来了困难,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结合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对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提出几点策略.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化手术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的作用下,髓核组织向后方或后外方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因腰扭伤或劳累而发病,少数可无明显外伤史.传统的手术椎板、半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创伤大,容易破坏脊柱的稳定性,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在大大提高了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使用微创技术治疗已逐步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现将几种微创化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民政;王力;夏建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以中、西医理论解释乳腺癌发病的病因病机,考证治疗乳腺癌的古方,并介绍近年治疗乳腺癌热点中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张文雪;叶耀辉;黄慧莲;马越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10年来关于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整理,针刺、针刀、推拿、药物灸等方法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是多种方法同时应用的治疗病例较少,对于该病的预防及血液、基因方面的研究较少,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刘康;张永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荷叶调脂茶中荷叶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荷叶调脂茶中荷叶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Ultimate C18 250×4.6mm,5μ;流动相:乙腈-三乙胺-冰醋酸-水(35:1.8:0.78:62.6);流速:1mL/分;检测波长:70nm.结果:结果表明荷叶碱进样量在0.0403μg-3.2239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 = 3360898.24 C -33908,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1.9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荷叶调脂茶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建维;饶印保;文皓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七味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6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七味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张小萍教授临床经验用方)治疗,对照组以美常安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 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何凌;李龙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愈肿瘤的重要方法,姑息性切除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的手术治疗是胃癌治疗的关键.但胃癌手术后并发症不可忽视,其发生率因术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15%-40%之间.胃癌术后并发症近期有感染、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胰腺炎、心肺等器官损害、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肠炎等,远期可有吻合口狭窄、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治疗带来了困难,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结合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对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提出几点策略.

    作者:廖成文;谌秀丽;朱作银;周步高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通便灵胶囊中阿魏酸含量

    通便灵胶囊由番泻叶、当归、肉苁蓉组成,具有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结便秘、一过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等.因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试行)标准YBZ09542004,中收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存在分离效果差,保留时间易发生漂移等缺点.本文建立了一种分离效果好,保留时间固定,要求更高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通便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小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傅淑清辨治特发性女童性早熟经验

    傅淑清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名中医,旴江医家的杰出代表.傅师尤其擅长妇、儿科内分泌系统疑难病证,对月经病证和特发性女童性早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匪浅,现将傅师辨治特发性女童性早熟的经验浅述如下.

    作者:孟萍;徐春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栾某,男性,46岁,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人.于2005年10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低热,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8.4×109/L,HB108g/L,PLT9×109/L;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37.2%,网织红细胞12.7%,肝功能示:ALT 85 U/L,AST 70 U/L,TBiL42.6umol/L,IBIL31.8umol/L.LDH420U/L.且入院后出现皮肤出血点及精神异常;骨髓涂片示:增生活跃,无核红细胞/有核红细胞=45/1,粒系(G)占42.4%,红系(E)占37.2%,G/E=1.14.

    作者:张振会;曹鹏飞;刘清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试从古今中医文献窥测偏头痛的针刺思路

    本文通过整理历代医家观点和现代临床报道,初步探讨偏头痛的病因病机,根据偏头痛的临床发病部位和伴随症状,认为偏头痛的发病与少阳经的循行及功能关系密切.提出针刺以清利少阳、祛风止痛、清泻肝胆的治则治疗偏头痛的可行性,并归纳出从手足少阳经局部取穴和四肢远端配穴的针刺验方,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郑霖勃;陈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脑瘫手术后针刺辅助康复体会

    目的:探索针刺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方法: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为主要法则,取内关、印堂、上星、百会、三阴交等为主穴,配以肢体及腰、腹部穴及联合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结果:52例患者,10例近愈,40例好转,2例无效,有效率达到了96.2%.结论:现代医学证实针刺手法可改善患儿脑部病灶的供血与营养,促进患儿尤其是痉挛型患儿的康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小敏;刘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肛门洗剂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肛周湿疹51例

    肛周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一种肛周皮肤病,病变局限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以渗出、瘙痒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局部皮损可有丘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病程长者,肛门周围皮肤常增厚,颜色灰白或暗红粗糙,以致发生皲裂.肛门湿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1].本科采用肛门洗剂熏洗坐浴配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涂治疗肛周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玲;肖慧荣;谢昌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补肾活血法对大鼠骨折愈合影响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来探讨补肾活血法对SD大鼠骨折模型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手术造成SD大鼠胫骨中下段骨缺损模型32只,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只,治疗组以补肾活血法进行治疗,给予淫羊藿、当归中药煎液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0.9%生理盐水灌胃.在造模后的第21、42天分别选两组大鼠处死后在原骨折部位取材,制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分析.结果:2组相比较,在造模后第21、42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织形态学方面差异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法可改善骨折断端局部血运状态,有利于成骨细胞和骨痂的生成,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羿;龙奉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耳穴贴压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及耳穴贴压对人工流产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的变化及疼痛评估,以探讨其对人工流产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2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术前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和耳穴贴压,对照组给与人工流产常规处理.术中均连续检测BP、HR及疼痛程度评估,并于术前、术后分别检测血糖、皮质醇应急激素水平.结果:2组间比较血压、心率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浆皮质醇术后增高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指标无明显变化.2组的术中疼痛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654-2注射联合耳穴按压,能够有效避免了传统人流手术所至人流综合征给机体带来的危害,而且不干扰机体的内分泌功能.

    作者:杜晓梅;王河宝;刘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姚梅龄辨治幼儿型喉乳头状瘤验案1则

    乳头状瘤为喉部常见的非浸润性的良性上皮瘤,可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发病率约占喉部良性肿瘤的7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上将其分为幼儿型和成人型2种.幼儿型以多发性居多,80%发病于7岁以前.成人型则以单发性多见,常局限于一处,并有恶变的倾向.临床以进行性声嘶为主要症状,肿瘤较大时甚至失声,也可出现喉喘鸣及呼吸困难.儿童容易发生喉阻塞.喉镜检查见淡红或暗红,表面不平、乳头状肿瘤.成人多为单发,儿童多基底广多发,主要位于声带,向上可波及室带、会厌向下蔓延至声门下、气管.现在国内外治疗本病,以手术切除术为主,在术后应用免疫制剂,防止其复发,但疗效不甚理想,容易复发.

    作者:王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30例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6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前后相比,2组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患者有助于患者的肺功能的康复,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作者:蔡嵩;徐智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柴胡汤核心药组之论证

    方剂都有其特定的组成药物,而组成药物中的核心配伍药物则显得尤为关键,它决定着整个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取向.本文试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运用等方面论证柴胡、黄芩为小柴胡汤的核心药组.

    作者:丁舸;张志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祛风润燥汤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咳嗽31例

    目的:观察祛风润燥汤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1例鼻咽癌放疗后咳嗽患者服用中药祛风润燥汤,疗程为14天.结果:31例患者治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祛风润燥汤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毛利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汉桃叶片中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汉桃叶片中富马酸和芦丁含量的方法,为提高该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ODS C18(250mm×4.6mm,5μ);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流速为0.8mL/分;检测波长为358nm(0-10分钟) 和209nm(10-20分钟),柱温:25℃;结果:富马酸在0.314-2.512μg/mL范围内,芦丁在4.704-37.632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富马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0.80%,芦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0.61%;结论:本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同时测定汉桃叶片中富马酸和芦丁的含量.

    作者:邓福胜;马健雄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江西道地和特色中药的文化内涵及其与地理标志保护的内在契合性

    目的:挖掘江西道地和特色中药的文化内涵,促进地理标志保护.方法:从挖掘几味有代表性的江西道地和特色中药的文化内涵入手,根据中药文化内涵和地理标志保护的内在契合性,分析江西中药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地理标志保护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性.结果:引出促进地理标志保护、规范整理中药文化内涵的意义,提出促进地理标志保护以及推动江西中药文化传承的策略.

    作者:欧阳辉;李晓东;周小青;谢婷;周茂福;杨世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