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辉;李毅;谭洪文
食管贲门失驰缓症是以食管下端括约肌松驰异常及食管体部缺乏推进性蠕动为特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本病以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反流、胸痛、体重减轻等症状.笔者自2000年10月-2008年12月,笔者运用启膈散加减 治疗本病1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丹峰;田剑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热敏灸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陈日新等教授创立的一种新灸法[1-4].笔者在通过学习热敏灸疗法以后用于治疗女性难治性疾病盆腔积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敏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94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用中药和西医常规治疗.按4级疗效标准评定口腔黏膜糜烂充血面积,计算总体疗效.疗效指标为治疗结束后一个月的有效率.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3.6%,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5.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短期疗效显著.
作者:蒋李懿;蒋泽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青藤碱(SN)联合甲氨蝶呤(MTX)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OPG/RANKL的表达影响,探讨其防治类风湿关节炎(RA)骨质破坏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SD大鼠关节炎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TX组和联合组(SN+MTX组).采用关节评分法评估关节炎症程度,并用ELISA法分析大鼠血清骨保护素(OPG)和核刺激因子-KB受体配体(RANKL)的表达水平.结果:(1)SD大鼠造模后,关节肿胀在第21天为明显,然后逐渐消退,在第35天左右会出现第2个炎症高峰.MTX组和联合组均可减轻关节肿胀,关节炎指数评分在第46天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组可降低血清RANKL的表达水平,提高OPG的表达水平,升高OPG与RANKL的比值;MTX组提高OPG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SN联合MTX可协同延缓骨破坏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OPG/RANKL的比例,从而竞争性抑制RANK和RANKL的结合.本研究为SN联合MTX抗RA骨破坏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李成;姚瑶;冯学兵;王悦;丁从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优选四臣止咳颗粒处方药材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岩白菜素、甘草酸、绿原酸3种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提取时间、溶剂用量、乙醇浓度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活性成分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佳提取工艺为采用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结论:该工艺活性成分的提取率高、合理可行,适用于四臣止咳颗粒的提取工艺.
作者:钟绍金;王光发;廖正根;韩锡镇;梁新丽;赵国巍;张南;尼玛次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金匮要略>是依据病种分篇论述的,中医学论病首重辨证,病不同证同者可异病同治,故在分篇学习之余,仍可以将相关内容放在一起前后合参,这样一横一纵更有助于全面掌握疾病的证治规律.此文即选取<金匮要略>中所有痹证相关内容,总结分析痹证的辨治规律.
作者:魏固伟;黄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乳癖消汤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乳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服用乳癖消汤,月经来潮前5天及月经期5天共10天,每日1剂,分2次于早晚饭后服用,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口服乳癖消汤患者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乳癖消汤治疗乳癖效果显著,尤其能够使增生的腺上皮组织恢复正常,改善机体状况.
作者:敖亚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杏香兔耳风药材中总酚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杏香兔耳风中总酚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3,5-二咖啡酰奎宁酸标准溶液进行波长扫描,确定适吸收波长并建立吸收度-浓度曲线.根据标准曲线测定杏香兔耳风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结果:在328nm下,3,5-二咖啡酰奎宁酸在0.0025-0.0125 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31 4X-0.014 1,r=0.999 2(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杏香兔耳风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武岗;孙丽仁;刘受先;冯育林;罗晓健;杨世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导师陈少春师从已故国家级名中医何子淮,现任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妇科杂病.笔者有幸侍诊,受益颇多.陈师治疗妇科疾病,不拘泥于调补肝肾,更注重脾胃在妇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玫桦;刘佳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胞汤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妊娠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模型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注射米非司酮建立胚泡着床障碍小鼠模型.从Pd1(妊娠第1日) 至Pd7,中药组每日给予补胞汤中药灌胃1 mL(0.4g生药/mL),假模型组和模型组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Pd4 上午7-8时,模型组和中药组皮下注射米非司酮注射液0.1 mL(浓度为0.8 mg/mL)1次,制成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假模型组注射等量丙二醇.Pd5 上午9:30-10:00每组各取6只小鼠,处死取全子宫,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情况,免疫组化采用SP 法染色检测子宫内膜PR、ER的含量.于Pd7 计数各组小鼠着床胚泡数.结果:模型组子宫内膜表面未见明显的胞饮突发育,表现为增生早期的子宫内膜变化,中药组可见完全发育的胞饮突,发育形态明显超前于模型组,接近假模型组;模型组ER、PR表达水平(0.103±0.098,0.113±0.032)显著低于假模型组(0.161±0.091,0.162±0.054)(P <0.05),中药组ER、PR表达水平(0.153±0.101,0.147±0.067)显著高于模型组(0.103±0.098,0.113±0.032)(P<0.05);模型组胚泡着床数(6.5±1.29)显著低于假模型组(15.3±1.37)(P<0.001),中药组胚泡着床数(13.8±1.5)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胞汤方中药能明显改善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的发育,并显著提高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以促进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进而终提高胚泡着床率.
作者:陈志梅;马大正;雷丽红;孙云;王新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狭窄、椎关节错位与滑移、钩突关节处骨赘伸入椎间孔等,都可引起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从而刺激或压迫相应节段的神经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多数患者担心手术治疗影响工作生活,而乐于选择非手术治疗.
作者:李长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阑尾化瘀汤内服和外敷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用阑尾化瘀汤内服和外敷治疗慢性阑尾炎30例;结果:痊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阑尾化瘀汤内服和外敷治疗慢性阑尾炎疗效确切.
作者:赖登红;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早年学习<儒门事亲>时,发现子和先生的医论及治疗手段确实独树一帜,其中将眩晕等诸疾列于风疾,主以汗吐之法.将病在膈上者定为寒痰,以独圣散吐之即可.由于当时临床经验有限,对于使用吐法来治疗眩晕证有诸多疑惑,认为难以用于临床之中.
作者:米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相关条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
作者:姚荷生;姚梅龄;伍炳彩;肖德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吾师伍炳彩教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师承名中医姚荷生先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0多年,笔者有幸伺诊于侧,今整理其临床从湿论治肝病验案2则供同道指正.
作者:魏明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笔者用热敏灸治疗采用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后出现顽固性头昏病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罗某,女性,46岁,广州人.于2006年使用131碘治疗甲亢2个疗程后T3、T4、TSH均恢复正常.
作者:涂成文;刘伟华;喻国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脑梗死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治疗.结果:12例均有程度不等的症状减轻,时间25-60天,平均45天.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李长如;陈灵敏;周海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掌指骨、跖趾骨骨折以前大多以手法复位,石膏托或小夹板外固定或手术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由于骨折部位出血,周围组织损伤,内外固定后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常导致掌指骨、跖趾骨关节过长时间废用.组织粘连、挛缩、甚至强直,进而造成肢体功能障碍.
作者:郑新斌;顾小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笔者本着辨证施治原则,将临证辨治胆囊炎5则录之于后,望诸同仁斧正.1 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治宜苦辛合化案一,张某某,女,36岁,农民,1987年3月20日初诊.有胆囊炎旧恙,3天前不慎受凉即出现上腹疼痛,经注射青霉素、庆大霉素、阿托品,症状缓解不明显.
作者:刘定如;江瑞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53例桡骨远端A型骨折中,28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25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活动范围、抓握力较健侧变化以及腕关节Gartland与Werley 评分标准.结果:术后随访12-21月,平均 16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良好.按照Gartland与Werley 评分标准,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优良率为87.4%,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 90.2%,两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活动范围较健侧变化,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无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肌腱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A型骨折均能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可综合考虑选择合适患者得治疗方式.
作者:黄伟云;周琦石;董航;黄志河;黄枫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