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连解毒汤加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5例

宋晓密;何来鹏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加味, 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
摘要: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加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观察用药后止疱、结痂、止痛和痊愈的时间、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止疱、结痂、止痛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黄连解毒汤加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治愈率高、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表面修饰纳米粒脑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并概述其表面修饰手段及脑靶向性,包括PEG修饰、表面活性剂修饰、糖类修饰、生物黏附修饰、配基修饰等.

    作者:周志友;王宏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流感解毒汤治时行感冒90例

    从2003年1月~2004年4月,笔者用自拟流感解毒汤治疗时行感冒9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朱雪虹;熊雯雯;王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感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抗感滴丸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结果:抗感滴丸的处方为提取物一PEG4000 30:70;佳工艺为:冷却刺为液体石蜡;滴头直径为3.5 cm;滴速50~55滴/分钟;冷却温度13~14℃;滴距3cm.结论:抗感滴丸的成型工艺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操作容易.

    作者:张镖;冯柏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黄连解毒汤加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5例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加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观察用药后止疱、结痂、止痛和痊愈的时间、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止疱、结痂、止痛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黄连解毒汤加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治愈率高、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宋晓密;何来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持续药泵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大肠癌40例

    目的:评价持续药泵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大肠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大肠癌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持续药泵化疗及放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静脉化疗加放射治疗,药物均为国产5-FU、CF、奥沙利铂,放射剂量为60~70 Gy.结果:有效率(CR+PR):实验组52.5%,对照组45%;生存期:实验组有效缓解期6~12月,中位期6.5个月,对照组有效缓解期2~6月,中位期3个月;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食欲不振、中性粒细胞减少,在Ⅰ~Ⅱ度之间,经对症处理后能恢复.结论:持续药泵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大肠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大肠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文辉;汤耀玲;林雪华;梅昌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维生素咀嚼片中维生素B1、B2及B6的含量

    复方维生素咀嚼片主要成分为对维牛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L-半胱氨酸、葡萄糖酸锌、中药提取物等,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目前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B6的测定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及微生物法,操作过程繁琐、费时,不利于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笔者研究并建立了反相离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该产品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B6三种成分的含量,方法简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孙萍;刘辉;李诒光;张文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改进薄层色谱法鉴别西洋参的真伪

    薄层方法鉴别西洋参的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在执行该质量标准时发现其薄层色谱项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通过反复试验,发现方法改进后可以更好地鉴别西洋参及人参,克服了按中国药典方法鉴别西洋参一定要配制各种标准品的缺点,对硅胶和展开剂反复调配,此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容易判断.

    作者:刘建明;汤小波;熊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浴足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目的:观察中药浴足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依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浴足,每日1次,同时口服弥可保500μg/次,每天3次;对照组单纯口服弥可保,观察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传导速度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浴足与弥可保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权胜;卢利员;张火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牛黄至宝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为保证药品质量,提高牛黄至宝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栀子(栀子苷)、大黄(大黄素)、人工牛黄(去氧胆酸)进行定性鉴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栀子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高;栀子苷在0.51~5.1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94%,RSD=2.07%(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牛黄至宝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艳冰;黄凤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复方熊胆眼用即型凝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复方熊胆眼用即型凝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熊胆粉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在0.175~1.4 m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83.190 2x-55.2683,r=0.999 5.结论:复方熊胆眼用即型凝胶处方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龚楚良;黄志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吡嗪口崩片有关物质

    格列吡嗪口崩片为降血糖药,为了能更好地控制有关物质的量,将原标准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由薄层色谱方法提高为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格列吡嗪口崩片有关物质的控制.

    作者:程奇珍;徐青春;熊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伤寒论》少阴病证分步治疗思维探讨

    分析<伤寒论>少阴病篇吴茱萸汤证、桃花汤证、少阴三急下证,阐述仲景少阴病审证求机、明辨缓急的分步治疗特色..

    作者:窦一田;曹式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危害及艾灸治疗

    1 亚健康状态及多发人群据统计目前约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念的人常感觉疲乏、精神不振、记忆衰退、反复感冒、胃纳不佳和失眠等不适,而检查又无器质性病变,但上述各种身体不适确实存在,困扰着人们的生活,这些症状也许从西医角度来说算不上是什么病,但从中陕角度来看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即整体功能失调.

    作者:孙荣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综合治疗黄褐斑62例

    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中药面膜、穴位注射及口服莱菔子等治疗黄褐斑6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团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温肾散寒方治疗骨质疏松症60例

    目的:探讨温肾散寒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观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给予温肾散寒方中药内服;对照组60例,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观察两组中医症状计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各自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计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计分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肾散寒方试验组与仙灵骨葆胶囊对照组治疗肾虚寒凝型骨关节炎可取得同样满意疗效.

    作者:钟秋生;李锦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研究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尿液中晶体物质和有机物异常积聚形成的产物,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泌尿系结石的病人在不断地增加,现就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蒋维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中阿奇霉素含量测定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其含量测定为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该法操作复杂,准确度不高.本文建立了HPLC法对阿奇霉素进行含量测定,该法专属性好,准确可靠.

    作者:张人福;许江红;张若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前列汤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目的:观察前列汤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大鼠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探讨前列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列腺腹叶注射角叉菜角的方法,建立CAP大鼠模型.用前列汤按10 mL/(kg·d)灌胃(C组),并与模型时照组(B组)及正常组(A组)作对照.分别在给药后第30天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CD3+、CD8-、T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分别代表Th1和,Th2细胞,测定各自在淋巴细胞所占比例,计算Th1/Th2比值.结果:与A组相比,B、C组Th1细胞数均升高,Th1/Th2比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Th2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Th1细胞数下降,;Th1/Th2比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模型组Th1/Th2比值明显升高,支持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中存在Th1/Th2比值失衡学说.(2)前列汤选择性降Th1数量,逆转失衡的Th1/Th2比值是其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机理之一.

    作者:邱永生;周瑢;余锦屏;常爱玲;姚丽琴;胡明芳;李猛;林桂香;吴林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治痧心得

    经日: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五常之气,太过不及,其发异也.前人认为:夏秋之际,暑湿薰蒸,人生天地间感触山岚瘴气,腐败秽浊或四时不正之气,或误食不洁之物,而至阳气被遏,气血阻滞,升降失常,秽浊内阻,胃肠壅闭,而发痧证.

    作者:马建萍;瞿桂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定糖灵治疗糖耐量低减人群60例

    目的:观察定糖灵胶囊治疗糖耐量低减(IGT)人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确诊(WHO标准)的IGT 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服用本院制剂定糖灵胶囊;对照组60例服用二甲双胍,每次250mg,每日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对两组参试者每个月作1次OGTT,共观察3个月后对其血糖水平及转归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52例糖耐量恢复正常,8例仍为IGT,无1例转化为糖尿病;对照组分别为37、22、1例,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定糖灵治疗糖耐量减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新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