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建文;范惠珍;高小红;谢萍
脾胃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常表现为胃脘疼痛、痞满、嘈杂、恶心呕吐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迟莉丽教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余年,经验丰富,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经验浅析于下.
作者:孙大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我科近年来以灯盏花素联合阿拓莫兰治疗肝硬化取得较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82例来自2002年5月~2007年5月我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经病史、体征、实验室的辅助检查、B超等确认为肝硬化,
作者:漆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Barrett食管(BE)指食管正常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胃食管反流症状.笔者自2007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射频联合中药复方制剂胃复春治疗BE 23例,并与传统的抑酸加抗反流治疗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盛建文;范惠珍;高小红;谢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对我院肛肠科2005年5月~2008年5月住院病人中随机选取手术治疗混合痔120例进行观察,发现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璇;李建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2年3月~2009年5月超声提示为胰腺假性囊肿声像的资料,终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确诊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群英;邓建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地榆油纱条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10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地榆油纱条,对照组应用50%硫酸镁,持续敷用10小时,化疗结束后继续敷用3天.结果: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8%.结论:地榆油纱条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良好,使用方便,临床依从性好.
作者:刘海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健脾润肺丸(原名肺宁丸)是结核病防治系统指导用药,对肺结核患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1].分析我市浔阳区采用健脾润肺丸治疗肺结核患者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学农;吴慧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黄凝胶中左旋紫草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钻石)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516 nm.结果:HPLC法测定的左旋紫草素含量在0.021 3~0.213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2.29%.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控制.
作者:张丹;廖芳;陈璐佳;钟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对比不同药物疗法对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网膜下液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133例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网复汤辨证组、网复汤组、葛根素组、西药组,记录并比较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时间.结果:(1)网复汤辨证组效果优于其它三组(P<0.05).(2)网复汤组疗效优于葛根素组和西药组(P<0.01).(3)葛根素与西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网复汤是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促进网膜下液吸收的有效方荆;(2)辨病与辨证结合用药能增强网复汤促进孔裂性网脱术后网膜下液的吸收.
作者:邱昌龙;齐峰;王洪林;宋立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抗癌止痛汤治疗癌症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69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80例,分别给予抗癌止痛汤、强痛定片,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镇痛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9%、80.9%,对照组分别为46.3%、65.0%;治疗组对中度疼痛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7%、88.5%;对照组对中度疼痛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4.0%、68.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89例),对照组为15.0%(12/80例).治疗组镇痛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对中度疼痛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抗癌止痛汤治疗癌症疼痛,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翟瑞庆;翟红运;冀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我院自2005年7月~2008年5月试拟用三物四磨汤加味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胡桂梅;王昕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木香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收得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β-CD包合木香挥发油的条件,并考查了分散溶剂用量和洗涤溶剂种类对包合的影响.结果:挥发油;无水乙醇(mL;mL)=1;12,洗涤溶剂为乙酸乙酯;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D/(g;g)=1;8,包合时间=1 h,包合温度=40℃;收得率和包合率分别为89.32%和69.54%.结论:该工艺收得率与包合率高,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赵国巍;廖正根;梁新丽;张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探讨腧穴热敏化现象,阐述腧穴热敏化的特征及其相关规律与体表-内脏相关理论的联系.认为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反应形式,属于体表-内脏相关的范畴,符合体表-内脏相关基本规律,充分的体现了腧穴动态、辩证的本质,也是对体表-内脏相关理论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作者:田宁;陈日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笔者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戴琦;章友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笔者2006年4月~2007年5月用中药熏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慢性腰肌劳损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
作者:肖桂兰;王得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2002年7月~2008年5月,笔者运用升精汤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46例,并与克罗米芬治疗的40例进行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献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病机特点.方法:对失眠专科2007年3月~12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170例失眠症患者的发病因素、主症及常见兼症和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失眠症患者大多与精神情志因素有关,病程较长,除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于入睡,早醒等主症外,多见头晕、乏力、眼皮沉重、口干、易汗、畏寒等兼症表现,治疗多以益阴和阳,调肝化瘀、祛痰利湿而取效.结论:失眠症病机特点以肝郁血结,气化不利,阴阳二虚为本,气机失调,痰湿、瘀血互结为标.
作者:黄韬;唐文超;安圣海;黄平;王翘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笔者近3年来,采用自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男子41例,女45例;年龄19~56岁,平均33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5.8年.对照组76例,男33例,女43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病程4个月~15年,平均6年.
作者:温庆华;袁泉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例1.于某,男,61岁,商店职工.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因受惊后于1989年5月16日中午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作者:熊庆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泌尿系感染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尤以女性多见,西医用抗生素治疗,对大部分病例有较满意的疗效,而也有部分病例经常反复,甚至是后用多种抗生素均疗效不佳,在基层医院大多没有细菌室,这也给抗生素的选用增加了难度.本文总结我院门诊所见的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30例患者,运用益气温阳法治疗的疗效,希望能与同道参考.
作者:王景阁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