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肋骨骨折伴血胸23例

吴泉青

关键词:肋骨骨折, 血胸, 复元活血汤,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治疗肋骨骨折伴血胸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23例予中药复元活血汤内服,对照组予西药止血药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3%,对照组总有效率65.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伴血胸的治疗中,应用中药复元活血汤对血胸的吸收有较好的疗效.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肋骨骨折伴血胸23例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治疗肋骨骨折伴血胸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23例予中药复元活血汤内服,对照组予西药止血药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3%,对照组总有效率65.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伴血胸的治疗中,应用中药复元活血汤对血胸的吸收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泉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网膜下液吸收的对比

    目的:对比不同药物疗法对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网膜下液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133例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网复汤辨证组、网复汤组、葛根素组、西药组,记录并比较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时间.结果:(1)网复汤辨证组效果优于其它三组(P<0.05).(2)网复汤组疗效优于葛根素组和西药组(P<0.01).(3)葛根素与西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网复汤是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促进网膜下液吸收的有效方荆;(2)辨病与辨证结合用药能增强网复汤促进孔裂性网脱术后网膜下液的吸收.

    作者:邱昌龙;齐峰;王洪林;宋立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本病,并设牵引配合低周波治疗作为对照组,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总有效率98.4%;对照组58例,总有效率89.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牵引配合低周波治疗.

    作者:尹利华;张细銮;谢建平;周艳;黄艳菊;代继红;康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当归四逆汤治疗原发性痛经67例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作为基础方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9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抽取67例作为观察组,其余30例作为西药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1年后比较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有效率97.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1年后复发率中药组为12%,西药组为4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可以作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基础方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齐峰;邱昌龙;杨小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腧穴热敏化的体表-内脏相关规律浅识

    探讨腧穴热敏化现象,阐述腧穴热敏化的特征及其相关规律与体表-内脏相关理论的联系.认为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反应形式,属于体表-内脏相关的范畴,符合体表-内脏相关基本规律,充分的体现了腧穴动态、辩证的本质,也是对体表-内脏相关理论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作者:田宁;陈日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吴永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加味三物四磨汤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200例

    我院自2005年7月~2008年5月试拟用三物四磨汤加味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胡桂梅;王昕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健脾润肺丸辅助治疗痰菌阳性肺结核63例

    健脾润肺丸(原名肺宁丸)是结核病防治系统指导用药,对肺结核患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1].分析我市浔阳区采用健脾润肺丸治疗肺结核患者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学农;吴慧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急支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急支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鉴别了金荞麦、四季青、麻黄、枳壳;用HPLC法测定了急支颗粒中柚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柱(5μm,4.6 mm×250 mm),柱温为30℃,以甲醇一l%醋酸溶液(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 nm,流速1.0 mL/min.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阿魏酸、原儿茶酸、盐酸麻黄碱、柚皮苷;柚皮苷在0.084 48~1.689 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7(n=5),平均回收率为100.13%,RSD=0.99%.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急支颗粒的质量.

    作者:杨堃;郑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前列汤配合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40例

    我院于2006~2007采用前列汤口服配合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并以前列康片为对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永生;喻祖松;杨超;黄兵;胡明芳;彭云飞;管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推拿治疗寰枢椎关节错位66例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寰枢椎关节错位的疗效.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均采用颈椎牵引、推拿治疗,手法复位治疗.结果:痊愈48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结论:推拿治疗寰枢椎关节错位疗效显著.

    作者:丁育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加味归脾汤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32例

    笔者自2001年以来,以加味归脾汤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方;张四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170例失眠症患者病机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病机特点.方法:对失眠专科2007年3月~12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170例失眠症患者的发病因素、主症及常见兼症和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失眠症患者大多与精神情志因素有关,病程较长,除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于入睡,早醒等主症外,多见头晕、乏力、眼皮沉重、口干、易汗、畏寒等兼症表现,治疗多以益阴和阳,调肝化瘀、祛痰利湿而取效.结论:失眠症病机特点以肝郁血结,气化不利,阴阳二虚为本,气机失调,痰湿、瘀血互结为标.

    作者:黄韬;唐文超;安圣海;黄平;王翘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失眠症烦躁状态中医证治举例分析

    结合具体病例,对烦躁状态的失眠患者进行辨证分析,运用体质辨证分析病因病机,处以方药,得出失眠症患者烦躁状态的中医辨证施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夏鹏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益气降糖散结合针灸治疗Ⅱ型糖尿病41例

    笔者等近年来用针药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宗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补肾健脾法治疗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28例

    目前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采用较多的是激光或手术治疗,但疗效不确切,且技术要求高,非一般基层医院都能推广.2006年3月~2008年8月,笔者采用补肾健脾法治疗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阙冬梅;梁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李富玉从三阳论治皮肤病

    探讨从三阳论治皮肤病的指导意义.李富玉教授认为邪毒蓄积于三阳经是皮肤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三阳论治皮肤病符合临床辨证论治,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韩培海;高思山;马继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牙病术后疼痛36例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牙病手术损及牙髓及冠周神经,疼痛剧烈.2001年1~6月,笔者运用针刺治疗牙病术后疼痛36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补肾活血法促进骨囊肿术后植骨愈合68例

    笔者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骨囊肿术后植骨以促进骨折愈合,疗效满意,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1月住院的骨囊肿患者68例,男38例,女性30例,年龄8~37岁,伴有病理性骨折者12例.

    作者:肖华中;李华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自拟止汗汤治疗单纯性盗汗76例

    目的:观察止汗汤治疗盗汗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单纯性盗汗诊断的患者,给予止汗汤进行治疗.结果:止汗汤治疗单纯性盗汗总有效率达97.37%.结论:止汗汤治疗盗汗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赵月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