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拔伸斜扳推拿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

王道全;何雁玲;胡元峰;王进;李静;井夫杰;祝木星

关键词:拔伸斜扳推拿法, 颈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拔伸斜扳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运用拔伸斜扳推拿法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推拿治疗,隔日治疗1次,1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临床治愈率5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临床治愈率35%;两组比较,P<0.01.结论:拔伸斜扳推拿手法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金丸夏枯草胶囊联用治乳腺囊性增生症(肝郁痰凝型)36例

    笔者有幸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乳腺病专家李廷冠教授学习,目睹李教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通过辨证论治,给患者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每获良效.现将跟师学习期间,观察小金丸、夏枯草胶囊联合治疗肝郁痰凝型(证)乳腺囊性增生症36例,报道如下.

    作者:曾飞剑;李廷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升阳益胃汤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升阳益胃汤源于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肺之脾胃虚方>[1],由黄芪、半夏、人参、独活、防风、黄连等16味药物组成,以补脾升阳为主,兼化湿泻火.主治脾虚湿困,阳气不升之证.

    作者:丁春;顾晓侠;黄为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华蟾素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在城市占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多数患者诊断时,处于晚期,多已无手术指征.吉西他滨加顺铂(下称GP)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案之一,但有效率仅40%~50%,笔者将华蟾素注射液与GP方案联合治疗32例非小细胞肺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卓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尺骨短缩术配合中药治疗下尺桡关节轴向陈旧性脱位21例

    2004年3月~2008年11月笔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法治疗下尺桡关节轴向陈旧性脱位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干平;王顺炳;吴发林;马玉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益肝灵滴丸溶出度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益肝灵滴丸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C第三法),以溶出量为指标.结果:溶出度方测定法为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溶剂,转速50 r/min,经过45分钟取样,其溶出量不得低于标示量的70%.结论:本法稳定、简便、准确.

    作者:王燕青;谢诗明;赵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49例

    我科自2004年9月~2007年12月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4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军;谢水华;李思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42例

    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的疗效.方法:用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42例,随症加减,1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42例经过1个疗治疗后,治愈21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疗效确切.

    作者:杨冬梅;赖登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熏洗配合针刀剥离术治疗外伤性膝关节僵硬症42例

    我院近6年采用中药熏洗、手法、小针刀剥离术治疗外伤性膝关节僵硬症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志勤;艾志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76例

    中医称视网膜静脉阻塞为暴盲,是较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为取得有效的疗效,笔者从2005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72例72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报告如下:

    作者:周义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3例

    本院自2005年6月开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帅永明;涂淑强;徐南云;袁秋文;刘竹晖;秦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息肉86例

    我院自2003~2008年收治声带息肉患者86例采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正;杨小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健脾降逆汤合奥美拉唑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30例

    小儿胃食管反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下而出现反流,可表现为上腹痛、烧心、呕吐、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且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作者:林燕;李华;李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孕妇上呼吸道感染60例

    笔者于2006年10月~2008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对门诊部分孕妇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病例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诗耀;艾为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Pilon骨折38例

    笔者自2003年8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Pilon骨折3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1~69岁,平均36岁;部位:左侧15例,右侧23例;

    作者:朱建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盗汗辨证论治浅析

    从虚实两方面分列盗汗在临床上的常见证型,并分析各型主症、病因病机及主治方药.

    作者:沈亚芬;沈金根;朱曙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医用载体胶结合远红外陶瓷材料改良双柏散外敷剂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改良双柏散外敷剂型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5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治疗组给予改良双柏散外敷患处,对照组给予双柏油膏外敷,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前后比较.双柏油膏组在疼痛、局部肿胀、皮下青紫瘀斑及总体评分等4项指标方面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改良双柏散组在疼痛、压痛、局部肿胀、皮下青紫瘀斑及总体评分等5项指标方面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在局部肿胀及总体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

    作者:周琦石;周小军;黄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28例

    我科自2007年9月~2009年1月,对28例36足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AO跟骨钢板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里援;高骏;冯炜;吴飞;张松;钱亮;江湘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山红景天苷对外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细胞内ATP、AMP以及Pi含量的影响

    目的:测定运动大鼠体内ATP、AMP和Pi的含量变化,从而进一步验证红景天苷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高山红景天苷灌胃大鼠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鼠肌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和一磷酸腺苷(AMP)的含量,试剂盒方法测定Pi含量变化.高效液相测定结果表明,ATP的质量浓度在0.01~0.1mg/mL范围内,AMP的质量浓度为0.02~5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46 555x-106.98,R2=0.999 9;y=20 583x+1 845.6,R2=0.9991.结果:ATP的含量有上升趋势.AMP含量在6~24小时内成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且在12小时出现大值.各组肌细胞无机磷含量在力竭运动后6小时有大值,然后含量降低.结论:高山红景天苷对于调节和维持细胞能量物质并且对减少疲劳和延缓疲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于洪伟;季宇彬;汲晨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NPD-4AE型中药离子导入仪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

    目的:评价NPD-4AE型中药离子导入仪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NPD一4AE型中药离子导入仪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疗程结束后,HA、PCⅢ、LN和Ⅳ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HBV-DNA阴转者降幅显著大于未阴转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PD-4AE型中药离子导入仪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减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其抗纤维化作用与抗病毒作用呈一致关系.

    作者:汤雄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药对的临床应用概况

    药对是方剂组成的基本单位,是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临床疗效可靠,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药对在临床的应用,认为深入分析药对配伍用药经验,对于临床遣药组方,揭示方剂作用机理,提高临床疗效意义重大.

    作者:徐玉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