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
郭军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会委员、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泌尿男科临床、教学20余年,学验俱丰,疗效卓著.
作者:耿强;董长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季远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推拿工作20余年,对骨伤科、内科、儿科、妇科推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治疗内科疾病如失眠、头痛、面瘫、过敏性鼻炎等有独到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勇;程勇;季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干眼症是指泪液的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引起眼表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作者:杨瑛;高卫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黄芪,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称黄芪为戴糁,<名医别录>称戴椹,至<纲目>始称黄芪.
作者:张星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对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l ligament,ACL)下止点撕脱骨折,以往采用保守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保守石膏固定术后恢复过程较长,发生膝关节粘连和僵硬并不少见,而切开复位手术创伤大.
作者:李洪波;陈宗和;龚飞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龟鹿二仙膏由龟甲、鹿角、党参、枸杞等4味中药组成.具有温肾益精、补气养血的功效,用于久病肾虚,腰膝酸软,精血不足,遗精阳痿等症.
作者:王样根;邹燕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对<金匮要略>全书中口渴与小便的相互关系,从揭示病机、辩明病位、鉴别疾病、指导治疗、推断预后五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说明仲景在论治杂病时重视人体的正气的特点,尤其在考虑人体的津液损伤程度方面,辨口渴和小便异常与否的重要性不客忽视,希望对临床诊治疾病有所裨益.
作者:王伟;巴建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糖尿病足(Diabetic Fbot,DF)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是糖尿病多发而严重的并发症,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1]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作者:杨继志;张庚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笔者自2006年3月~2007年9月,运用罗爱鄂主任医师自拟养巢复荣汤配合人工周期治疗卵巢早衰(POF)4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梅;罗爱鄂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大多数经别的循行路线是清楚的,而手阳明大肠经经别的循行路线历来倍受争议,各种文献、不同教材的不同版本所载的循行路线多有出入.
作者:杜灵芝;秦文熠;岳阳;蒋振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谯凤英主任从医20余载,擅长治疗耳鼻咽喉科疑难杂症,她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治疗风格,尤其是中医中药治疗抗炎药及抗过敏药疗效不明显的疾病疗效显著.现将谯凤英主任治疗声带息肉1例介绍如下.
作者:葛仪方;谯凤英;王军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华海清教授是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其学术观点源于中医各家经典,发煌古义,博取众采,并加以创新,在临床诊疗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作者:谷雨;华海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笔者自2002~2007年采取中药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复发性霰粒肿45例,取得了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戎志斌;郑曙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和格列吡嗪片,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3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症状明显改善,血糖含量下降,治疗组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比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疗效更显著.
作者:刘卫卫;史训忠;林茵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具有气道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曹璐敏;尹新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宣肺法是通过开宣肺气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中应用极为广泛.现将近十年有关宣肺法在临床中应用的文献报道,根据呼吸、消化、循环、泌尿以及皮肤等系统病种分类,整理归纳如下.
作者:王永瑞;任崇静;韩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子宫卵巢良好的血液循环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生殖不孕诊疗过程中发现不少患者存在子宫血运不良问题,孕卵着床发生障碍.
作者:徐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腹水形成往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
作者:黎琮毅;涂燕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国是肝病大国,近年来随着肝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各种肝病发现率逐渐升高,尤其以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危害重.
作者:杨华升;杨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