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营;胡平安
目的:探讨定位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整复手法治疗组60例和颈椎牵引对照组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法.
作者:俞乐;陈红蕾;林伟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牛黄蛇胆川贝液由人工牛黄、蛇胆汁、薄荷脑等药物组成.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未收载含量测定项目.因胆酸的紫外吸收较弱,低波长测定时,峰形小,噪音低,测定较困难.为完善该制剂质量标准,本文成功地建立了用HPLC-ELSI)测定牛黄蛇胆川贝液中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灵敏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均能满足要求,结果满意.
作者:杨乐;姚令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自2006年8月~2007年3月采用成角旋转快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江;王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疗程为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减率.结果:两组病人都有效,但通心络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体会: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福新;应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3年5月~2006年8月,笔者采用清燥救肺汤治疗老年人便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献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药典>明确记载细辛有小毒,规定其用量为1~3g,以指导临床用药.但其法定剂量并不完全为临证医者所遵循,大剂量使用细辛者比比皆是,鲜有毒性反应者,故对影响细辛毒性的有关因素进行探讨,如细辛的品种、药用部分、剂型、配伍等方面,认为细辛毒性重受制于药材品种来源、药用部分、剂型选择及加热时间等因素,不可视限量为确保安全的唯一手段.
作者:曹兰秀;邓中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人自1990~2006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督脉腧穴并配合温阳益气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则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自2004~2007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尿酸性肾病3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崇瑜;李宇丹;丁志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于2006年1月~2007年10月用癃闭舒合小金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雪琼;朱建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急性肺损伤综合征.它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机体炎症反应失控是急性肺损伤的本质,而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失衡则是炎症反应失控的主要表现.T辅助淋巴细胞Th1/Th2的功能能够反映机体促炎和抗炎反应的失衡情况:Th1细胞以分泌干扰素-γ(IFN-γ)等促炎细胞因子为主,Th2细胞以分泌白介素-4(IL-4)等抗炎细胞因子为主,两者的平衡实际上反映了促炎和抗炎的平衡.
作者:邹晓;宋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64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胸骨盆带持续腰椎牵引、穴位注药、推拿按摩、内服中药和静脉输液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量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360例经2个疗程治疗,痊愈302例(83.9%),显效45例(12.5%),好转10例(2.8%),无效3例(0.8%),总有效率99.2%.结论:持续腰椎牵引、穴位注药、推拿按摩、内服中药和静脉输液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切实有效
作者:石宝营;胡平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踝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采取手法复位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结果: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周,58例中,治愈41例,好转16例,差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踝部骨折疗效满意,骨折对位好,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患者痛苦少.
作者:王森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通心贴对冠心病(CHD)患者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CHD患者分为两组:通心贴治疗组(T1组)41例,采用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外贴,每穴贴敷12小时;对照组(T2组)39例,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每粒22.5mg),每天3次,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M-CSF、IL-1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周后均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M-CSF、IL-18水平(P<0.01).通心贴组降低Hs-CRP水平优于麝香保心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降低M-CSF、IL-18水平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贴具有良好的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的机理之一.
作者:殷建明;罗陆一;华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慢性疲劳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剂.方法:对99例慢性疲劳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的测定,并对其中31例患者药物干涉后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结果:慢性疲劳患者中76.8%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予疏肝健脾中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慢性疲劳患者与心理因素有关,经疏肝健脾治疗有效.
作者:陈志伟;邵雅斐;李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单一的抗消化不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但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抗焦虑抗抑郁药、中药及针灸、心理疗法用于FD的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的学术期刊及文献进行整理总结,综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
作者:阮莲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胃轻瘫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胃功能障碍,排空延迟,则使血糖浓度不易控制,因此病情更加会趋于恶化.笔者自2003年以来探索应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症30例,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小柴胡汤和补中益气汤作为常用和著名的方剂,相隔一千年,两方在理论上似乎有所不同,一个是以六经为辨证依据,而一个则是重补中益气;一个调少阳之枢,一个建中焦之脾胃枢,但这两者真的无联系吗?
作者:李永丰;魏惠亚;张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3年来一些医家在对单纯性肥胖症进行辨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治疗方法或穴位,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文明;秦黎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临证试从注重辨证,平衡阴阳;标本兼顾,补虚泻实;补益脾肾,顾护双天;痰瘀同治,直捣巢囊;益气化瘀,引申运用;圆机活法,知常达变等六个方面入手,列举有关病例,试图对疑难杂病的辨治思路,作一粗探.
作者:何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