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6例

陈平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益肾活络汤, 美洛昔康
摘要:目的:观察益肾活络汤结合美洛昔康分散片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益肾活络汤与美洛昔康分散片,对照组仅服美洛昔康分散片.30日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益肾活络汤与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Ⅱ级、Ⅲ级)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温胆汤加味治疗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6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温胆汤加味治疗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密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76例

    目的:观察密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76例患者,给予密骨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连服3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CP),骨碱性磷酸酶(BALP)、空腹2小时尿钙与肌酐的比值(Ca/Cr),并评价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总有效率92.1%;BGP、BALP及Ca/Cr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密骨胶囊能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改善血清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及空腹2小时尿钙与肌酐的比值.

    作者:禹建春;诸葛天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生儿败血症5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茵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状况,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50例新生几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途径以皮肤、脐部、呼吸道为主.以体温异常,少哭、少吃、少动,皮肤黄疸为主的-临床表现.本组50例新生儿败血症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茵50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4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8株.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茵,治疗采用综合疗法,根据血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作者:蹇琼;张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李新民儿科用药特点浅释

    李新民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专业20余年,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从于津城儿科大家李少川先生,在中医理论和临床方面,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辨治心法.

    作者: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9例

    2004年2月~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7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胰俞、肾俞肺俞等穴位为主,随症加减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振涛;张杰;王河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黄主症探析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ubarb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大黄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

    作者:马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析《伤寒论》中有毒中药的运用

    现代医学对有毒中药的认识是一类既有药理治病疗疾作用,又有毒副作用,可致毒性损害或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中药.

    作者:罗吉;周春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升降学说在临床中应用举隅

    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是升其清阳,降其浊阴.升降出入有序是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作者:李翔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建瓴汤临床举偶

    建瓴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怀山药30 g,怀牛膝30 g,生赭石24 g,生地黄18 g,生龙骨18 g,生牡蛎18 g,生杭芍12 g,柏子仁12 g.功用:镇肝熄风,滋阴安神.

    作者:方之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降糖消瘀方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降糖消瘀方治疗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标准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降糖消瘀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降糖消瘀方,1剂/天,分2次早晚服用;二甲双胍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250~500 mg,3次/天,均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降糖消瘀方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明显(P<0.01),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63.78%,略优于二甲双胍组的57.84%,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糖消瘀方组治疗后FBG、2小时PBG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糖消瘀方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差异有显著性(P<0.05);安全性检查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降糖消瘀方在降血糖效果上与二甲双胍组相当,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上优于二甲双胍组,对于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刘维宾;杨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体会

    笔者在随杨白燕教授出诊时发现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有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病例患者,菀某某,男,58岁,2007年6月15日初诊.

    作者:汪海燕;杨白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喻文球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

    喻文球教授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第三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

    作者:严张仁;王万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现将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s-CRP和Fib-C的影响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选择我院2006年11月~2007年10月门诊和住院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门诊55例,男35例,女20例;住院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5~85岁(平均57±7岁).

    作者:夏晓健;陈章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对108例轻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中药自拟五子汤加减内服联合针灸承泣、太阳、丝竹空、攒竹等穴为主穴治疗;对照组:白天点珍视明眼水.晚上点双星明眼药水.两组患者均需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避免用眼疲劳,坚持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视力及屈光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5%,对照组有效率为50.1%.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有较好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周爱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江一平治肝常用药对举隅

    江一平,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中医肝胆病研究,长期立足于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学验俱丰,临证遣方用药独具匠心,尤其擅用药对,每获奇效.

    作者:胡佳;徐如龙;田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遗尿症164例

    我们自1985年以来,陆续收治了164例小儿遗尿患者,为了避免小儿惧怕针刺和留针候气的困难,采用了氦一氖激光仪空位照射,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宫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36例异位妊娠误诊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同时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异位妊娠的确诊率也相应提高.对于典型病例临床上诊断无困难,但症状及体征不明显的非典型病例易被忽视而造成诊断延误和误诊.

    作者:童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黄连羊肝丸配合西药外用治疗蒸发过强性干眼症57例(114眼)

    目的:观察黄连羊肝丸治疗蒸发过强性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慢性结膜炎及睑缘炎所引起蒸发性干眼症病人随机分为A组(114眼)和B组(96眼).两组均采用妥布霉素及润尔乐滴眼液点眼、热敷并按摩双眼睑,涂典必殊眼膏,在A组中加用黄连羊肝丸治疗.结果:A组干眼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有效率为82.46%,B组有效率为50.08%(P<0.01).结论:采用黄连羊肝丸等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具有热症的蒸发过强性干眼症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丁光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何顺华经方治疗杂病举隅

    何顺华老师系樟树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西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江西省名中医,杏林耕耘40余载,笔者在实习期间有幸侍诊左右,耳听面命,受益匪浅,今撷录何师经方治杂病验案6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顺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汇通学派对近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汇通学派勇于接受西医知识,积极维护中医地位,主张中西医应取长补短,并多方面进行中西医汇通的尝试,促进了中西医汇通思潮的形成.在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引导现代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的积极作用.

    作者:濮正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