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伤寒论》中有毒中药的运用

罗吉;周春祥

关键词:伤寒论, 有毒中药, 运用
摘要:现代医学对有毒中药的认识是一类既有药理治病疗疾作用,又有毒副作用,可致毒性损害或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中药.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升降学说在临床中应用举隅

    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是升其清阳,降其浊阴.升降出入有序是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作者:李翔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读《金匮要略》《伤寒论》谈经方在胸痹中的应用

    老师周宜轩,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安徽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血瘀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者:程晓昱;周宜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9例

    2004年2月~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7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胰俞、肾俞肺俞等穴位为主,随症加减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振涛;张杰;王河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黄主症探析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ubarb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大黄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

    作者:马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美索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40例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呈对称性的黄褐色的色素沉着性斑片.不但影响容貌,而且多伴有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身心健康都有影响,为美容医学研究的热点.

    作者:许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何顺华经方治疗杂病举隅

    何顺华老师系樟树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西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江西省名中医,杏林耕耘40余载,笔者在实习期间有幸侍诊左右,耳听面命,受益匪浅,今撷录何师经方治杂病验案6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顺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人命贵重,慎之又慎

    前些日子有位远道而来的大出版社编辑,拜访江西的一位名老中医.这位编辑前几年曾向这位老中医约过书稿,但老中医几经考虑,还是婉言谢绝了出版社的好意.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盒灸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

    目的:观察盒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收集15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穴位注射组、西药组、盒灸加穴位注射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83%,西药组总有效率82%,盒灸加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95%.结论:盒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宏廷;江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通调三焦话五苓

    从历代医家对五苓散证病因病机及方义的论述出发,结合<内经>经旨,提出临床应用五苓散不必局限于蓄水证,凡病机属三焦气化不利、津液不布之证,皆可应用是方.

    作者:潘晨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49例

    目的:总结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149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临床辨证为痰浊阻肺,肺肾两虚,采用苏子降气汤为主方并随证加减,服药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149例患者中显效90例,有效4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8.6%.结论:苏子降气汤能有效控制痰浊阻肺,肺肾两虚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

    作者:李经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李乾构治疗口腔溃疡经验

    李乾构教授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笔者有幸跟师侍诊,收益匪浅,特将其治疗口腔溃疡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白家温;杜雪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山何降脂汤治疗脂肪肝30例

    目的:探讨自拟山何降脂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山何降脂汤治疗脂肪肝30例,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30例中,17例显效,占56.66%;9例有效,占30%;4例无效,占13.33%,总有效率86.66%.结论:山何降脂汤配伍严谨,组方合即,疗效确切.

    作者:周绎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密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76例

    目的:观察密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76例患者,给予密骨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连服3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CP),骨碱性磷酸酶(BALP)、空腹2小时尿钙与肌酐的比值(Ca/Cr),并评价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总有效率92.1%;BGP、BALP及Ca/Cr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密骨胶囊能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改善血清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及空腹2小时尿钙与肌酐的比值.

    作者:禹建春;诸葛天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李新民儿科用药特点浅释

    李新民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专业20余年,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从于津城儿科大家李少川先生,在中医理论和临床方面,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辨治心法.

    作者: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HPLC同时测定参茸养生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

    目的:建立参茸养生酒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20℃.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462 0~1.386 0μg之间、人参皂苷Re在0.833 6~2.500 μg之间、人参皂苷Rb1在1.641 6~4.924 8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中RSD均小于2%;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5%、97.04%和96.87%,且RSD均小于2%(n=6).结论:采用HPLC同时测定参茸养生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参茸养生酒的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

    作者:毕晓黎;孙冬梅;罗文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90例

    我院眼科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90例91只眼,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有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汇通学派对近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汇通学派勇于接受西医知识,积极维护中医地位,主张中西医应取长补短,并多方面进行中西医汇通的尝试,促进了中西医汇通思潮的形成.在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引导现代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的积极作用.

    作者:濮正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江一平治肝常用药对举隅

    江一平,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中医肝胆病研究,长期立足于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学验俱丰,临证遣方用药独具匠心,尤其擅用药对,每获奇效.

    作者:胡佳;徐如龙;田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6例

    目的:观察益肾活络汤结合美洛昔康分散片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益肾活络汤与美洛昔康分散片,对照组仅服美洛昔康分散片.30日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益肾活络汤与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Ⅱ级、Ⅲ级)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陈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进展

    偏头痛(Migraine)是指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它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血管运动和神经功能调节失常所引起的复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

    作者:李雨;吴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