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泓;郭勇;姚庆华;陈超
目的:观察清化消瘀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白介素-6(IL6)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病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提取治疗前后人体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制片.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检测PAI-1、IL-6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够下调PAI-1、IL-6、IL-6mRNA 的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l或P<0.05),治疗组在下调PAI-l、IL6、IL-6mRNA的表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l或P<0.05).结论:清化消瘀方能够通过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患者PAI-1、IL-6、IL-6MmRNA 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中药复方.
作者:曾庆明;何泮;廖蔚茜;景光光;张炜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缺乏特异性治疗.我院运用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葡萄膜炎是眼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常反复发作,致盲率较高,其发病原因复杂.家父毛黄兴老中医在眼科近50年的临床中,对治疗葡萄膜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下是其治疗葡萄膜炎的几种主要辨证治法.
作者:毛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其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禀赋不足及久病脏腑虚弱等,主要病机是脾虚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是临床常见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但多以儿童和老人多见.
作者:刘红茹;崔世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许济群教授为孟河贺氏学派再传弟子,尤擅肺系疾病的治疗.其临证中通过问汗、问大便、察喉,并配合西医诊疗手段,准确辨证,师古方而不泥古方,于药量、用法上有着独到的经验,临床上颇有疗效.
作者:张艳春;樊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以下简称DN),据报道[1]业已成为引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因素.现代医学对DN采取一体化治疗[2]:严格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纠正脂质代谢、逆转胰岛素抵抗、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和积极治疗并发症等.
作者:杨步流;麻金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挂线疗法是中医学的传统特色疗法.传统上只用于肛瘘的治疗.用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是该法治疗肛瘘的延伸,其目的是将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和二期肛瘘切开挂线术简化为一次手术,以期避免二次手术和缩短疗程.
作者:孙芳;谢坚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帕米膦酸二钠(奥托康)配合中医药治疗对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4月住院和门诊的58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用帕米膦酸二钠配合中医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用帕米膦酸二钠配合中医药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患者58例,止痛有效率为81.03%,活动能力改善率74.51%,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及感冒样症状.结论:帕米膦酸二钠配合中医药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杨维泓;郭勇;姚庆华;陈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溃结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前者采用辨证治疗给予溃结汤浓缩煎液加地塞米松、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后者采用地塞米松、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2.7%,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愈率12.8%,总有效率6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渍结汤治疗UC疗效明显,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萍萍;王玉宗;汪炜锋;俞伟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本研究应用PHiUPsHDI-4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超声检测患者服用水虫半夏汤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对该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和机制进行了研究.
作者:李王平;傅正良;牛敬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认为使用中药安全无毒,特别对毒性中药的认识不足,是造成中药中毒事件的根源.虽然发生中药中毒的原因很多,但是,预防中药中毒的关键在于杜绝中药中毒的原因.综合各地区报道,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作者:刘跃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本品中的茵陈、泽泻、肉桂等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茵陈五芩丸中咖啡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5%醋酸溶液(9:91);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咖啡酸浓度线性范围在0.016-0.52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1.30%(n=6).结论:所建立的标准能有效地控制茵陈五苓丸的质量.
作者:孙国泉;利家平;陈新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自2002年以来我们在临床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肠炎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1].
作者:邓昊;张育红;黄玉萍;刘贵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集中时间读了星云大师的一些佛学著作.有五本一套的<佛学教科书>.也有四本一套的<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还有一些讲演稿,很有感触.我是一个佛性极低的人.不可能读了几本书就对佛教学问有多大的了解.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通过对国内外中药改善心肌重塑的机制文献总结,归纳中药单药及有效成分、中医复方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心肌胶原的改建等机制.
作者:余锟;尚孝堂;王大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腹胀是脊柱胸腰段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往往合并便秘,严重者出现急性胃扩张[1].我科自2007年1月以来采用桃红四物汤配合松节油点擦神阙穴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和便秘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治116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或单纯脾切除术,其中术后体温高于38.4℃、持续发热1周以上者38例,采用对因辨症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季晓亮;陈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之一,病情变化迅速,治愈率低,合并症多,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中医学以其起病急骤,症状多端,变化迅速,犹如风邪善行而数变,故将之归于中风范畴.积极综合治疗尤为关键.
作者:贺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以碱性十二指肠液返流人胃,引起胃粘膜损伤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胃炎,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有大量的胆汁,故得名.现代医学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迷走神经兴奋或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功能性幽门关闭不全和胃蠕动迟缓所致[1].
作者:马涛;崔乃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基本病变是全身弥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伴肾脏损害者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简称紫癜性肾炎.
作者:郑栓;舒惠荃;罗静;张志全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