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定位及辨证治疗近况

马涛;崔乃强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 病位, 辨证论治, 综述
摘要: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以碱性十二指肠液返流人胃,引起胃粘膜损伤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胃炎,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有大量的胆汁,故得名.现代医学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迷走神经兴奋或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功能性幽门关闭不全和胃蠕动迟缓所致[1].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星半通膈散治疗痰瘀互结型中晚期食管癌20例

    目的:现察星半通膈散对痰瘀互结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40例痰瘀互结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用星半通膈散、对照组用氟尿嘧啶(5-Fu)为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变化比较,治疗组在控制食物反流、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星半通膈散能减轻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局部肿瘤缩小有一定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施兰英;张美云;严容;刘华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定位及辨证治疗近况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以碱性十二指肠液返流人胃,引起胃粘膜损伤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胃炎,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有大量的胆汁,故得名.现代医学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迷走神经兴奋或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功能性幽门关闭不全和胃蠕动迟缓所致[1].

    作者:马涛;崔乃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挂线疗法是中医学的传统特色疗法.传统上只用于肛瘘的治疗.用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是该法治疗肛瘘的延伸,其目的是将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和二期肛瘘切开挂线术简化为一次手术,以期避免二次手术和缩短疗程.

    作者:孙芳;谢坚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药改善心肌重塑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中药改善心肌重塑的机制文献总结,归纳中药单药及有效成分、中医复方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心肌胶原的改建等机制.

    作者:余锟;尚孝堂;王大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从阴阳跷脉谈针刺治疗不寐与多寐症

    阴阳跷脉同属奇经之脉,二者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阴阳相调则夜寐有度.然阴跷阳跷二者,失其调和,则眼睑开合无度,睡眠失常,出现不寐多寐症.本文从阴阳跷脉的循行起止、病变上探讨针刺治疗不寐与多寐症.

    作者:李丽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本品中的茵陈、泽泻、肉桂等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茵陈五芩丸中咖啡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5%醋酸溶液(9:91);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咖啡酸浓度线性范围在0.016-0.52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1.30%(n=6).结论:所建立的标准能有效地控制茵陈五苓丸的质量.

    作者:孙国泉;利家平;陈新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征稿启示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走罐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目的:观察走罐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走罐配合针刺,取穴为患侧攒竹、晴明、阳白等,针毕行走罐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走罐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娜;王胜强;齐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水虫半夏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

    本研究应用PHiUPsHDI-4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超声检测患者服用水虫半夏汤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对该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和机制进行了研究.

    作者:李王平;傅正良;牛敬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龙胆泻肝汤在耳鼻喉科应用举隅

    笔者近年来将龙胆泻肝汤应用于耳鼻喉科,疗效满意,现举5例介绍:1 旋耳疮(外耳湿疹) 方某某,男,64岁,1998年7月12日初诊.症见右耳前皮肤瘙痒、糜烂渗液5天,渗液多为黄色脂水样,量较多,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证系肝胆湿热浸淫耳窍.

    作者:洪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转移性骨肿瘤58例

    目的:探讨帕米膦酸二钠(奥托康)配合中医药治疗对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4月住院和门诊的58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用帕米膦酸二钠配合中医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用帕米膦酸二钠配合中医药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患者58例,止痛有效率为81.03%,活动能力改善率74.51%,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及感冒样症状.结论:帕米膦酸二钠配合中医药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杨维泓;郭勇;姚庆华;陈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旋覆代赭汤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在防治乳腺癌化疗中出现恶心呕吐反应中的应用.方法: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化疗前3天开始服中药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至化疗后1周,化疗前静脉注射恩丹西酮.对照组单在化疗前用恩丹西酮.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止吐有效率分别为93.3%与70.0%,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能显著改善化疗的不良反应.结论:旋覆代赭汤能有效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作者:周斌;单泽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从脾虚湿盛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驱动性因素,也是引起一系列代谢异常(如代谢综合征)从而导致心血管等并发症的核心.因此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作者:黄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溃结汤保留灌肠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溃结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前者采用辨证治疗给予溃结汤浓缩煎液加地塞米松、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后者采用地塞米松、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2.7%,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愈率12.8%,总有效率6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渍结汤治疗UC疗效明显,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萍萍;王玉宗;汪炜锋;俞伟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风后呃逆针刺治疗进展

    呃逆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肯定,本文将近几年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作一综述,常见的针刺方法包括穴位注射法、电针法、指压穴位法、耳穴疗法、以及其它如埋针、穴位按摩、走罐等.

    作者:王旭慧;付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54例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缺乏特异性治疗.我院运用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韦尼克脑病11例临床分析

    韦尼克脑病是一组由维生素B1 缺乏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神经精神综合征,因现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低,易误诊,现将我院2000~2007年所收治的11例韦尼克脑病,予以分析.

    作者:胡晓燕;丁晓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应用甘草酸二铵针和葡醛酸钠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消脂汤口服.疗程均为2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观察症状、体征,查肝功能血清酶、血脂指标及肝脏B超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酶、血脂指标及肝脏B超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酶、血脂指标及肝脏B超影像学变化,疗效肯定,且比单用西医治疗,疗效占优.

    作者:余威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系统评价与 Meta分析

    目的:运用循征医学方法,对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同时手检相关杂志专业资料.结果:共查及文献204篇,8篇符合纳入标准,采用Jadad评分标准对每篇文章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属低质量文献,共收入病人875例,总优势比(OR)=3.35,95%置信区间(CI)为(2.24~5.02),合并效应检验Z=5.86(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但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属低质量文献,其疗效须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

    作者:黄崇政;杜发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温胆汤治小儿胃食道反流性咳嗽30例

    有关胃食道反流(GER)在慢性咳嗽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重视,在排除其他咳嗽原因后,笔者对胃食道反流相关性的咳嗽在饮食控制同时用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毕美芬;石伟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