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七红藤汤配合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阴塞性不孕症120例

孙云

关键词:不孕症, 输卵管阻塞, 中医药疗法, 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实用且经济的方法.方法:12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用内服三七红藤汤,配合活血化瘀灌肠液保留灌肠以及理疗综合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子宫输卵管造影动态过程及结果与造影注射平均压力的比较,以及输卵管积水情况对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的影响对比差异.结果:治愈59例、有效5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三七红藤汤配合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效果显著.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陈瑞春通阳益气治胸痹经验

    陈瑞春教授认为气的正常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气机失调则易产生各种疾病.基于此,陈老在治疗胸痹证时,采用通阳益气之治,自创通阳益气汤进行治疗,兹介绍如下.

    作者:邹石;喻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尿酸性肾病中药治疗十年研究进展

    慢性尿酸性肾病,又称痛风性肾病,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导致的肾脏损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嘌呤饮食的增加,我国尿酸性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鉴于中药对本病的特殊疗效,笔者查阅近10年中医药对尿酸性肾病文献资料,参阅了132篇文献,收集使用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1137个案例[1~3,7~44],并对其用药稍作统计.

    作者:孔锡容;张光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药物对肿瘤转移影响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当今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转移是肿瘤生物学行为本质的特征,影响着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科学发展到今天,尚未发现一种可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转移药物,因此,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积极探讨防治肿瘤转移的中医思路和开发防治肿瘤转移的中医药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者:宋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合中医情志谈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根据临床实践,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变化较大,其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心理干预在白血病的治疗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临证从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出发,通过引用中医对情志与疾病关系的认识,阐述情志变化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并运用典型病例来例证,提出如何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应心理干预,以期重视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作用.

    作者:曲春艳;徐瑞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胎儿宫内发育不良22例

    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属围产期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高危妊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围产儿死亡率较正常儿高5~9倍.为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2000年以来所诊治的患者,分别采用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云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艾灸合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皮肤溃疡65例

    几年来,我们采用艾灸加中药内服治疗皮肤溃疡65例,均为他科久治不愈而转入本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5例中,门诊病人49例,住院病人1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6例;年龄10~81岁;病程18天~4个月;术后刀口溃疡18例,创伤溃疡35例,皮肤瘤肿术后溃疡12例.

    作者:钟久鹏;陈宗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活血散结法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散结汤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临床疗效.方法:经碘油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通而欠畅的病人30例,采用自拟散结汤口服兼灌肠、外敷藤药及行输卵管通液术.结果: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活血散结中药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能加强局部破瘀通络之功,促进炎症吸收,分解粘连.

    作者:崔英;胡丽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芒针疗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

    目的:采用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取患侧地仓、禾髎、额部及太阳穴区及双侧合谷、足三里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从地仓、禾髎穴进针,按芒针操作方法,分别向颊车、颧髎方向透刺;在患侧额部及太阳穴区行毛刺;合谷、足三里穴直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痊愈35例,显效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程书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DHS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高5~6岁,过去常采用牵引等保守治疗,长时间卧床,易引起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术后均随访,结果满意.

    作者:李瑞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试论衰老的机制

    衰老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生物学过程,是生命周期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功能的演变过程,表现为一系列随增龄而显示的全身性、渐进性、衰退性的变化或紊乱.

    作者:白洁;刘春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痰病治验2例

    痰病痰证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痰随气行,无处不到.而痰又分有形之痰、无形之痰两种.因此,痰病会发生在临床各科.对各种不同的痰病证进行正确的诊断,则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奇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科医学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中医药优势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中医药的优势,论述了中医药在当今全科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全科医学.

    作者:黎昭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中医药产业现状及面临机遇的思考

    面对近年中药专业学生呈逐年萎缩的局面,忧心之余,引发了对中医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的思考.在指出我国中医药产业令人堪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承认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指出了我国中医药产业正面临的空前发展机遇.

    作者:陈育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扳机指64例

    扳机指又称手指屈肌腱鞘炎,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任何手指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拇指、中指及环指.西医多采用封闭疗法或手术治疗.我们自2002~2005年采用中药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64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48例;年龄22~65岁,平均48岁;拇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4例.

    作者:位向东;盖小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童慢性咳嗽3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特点.方法:回顾了38例慢性咳嗽的临床资料,采用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对38例持续4周以上患儿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通过诊断性治疗证实.结果:3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病因比例依次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34.2%,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8.9%,慢性迁移性感染15.8%,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10.5%,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咳嗽7.9%,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6%.结论:PNDS、CVA、慢性迁移性感染、GERC、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EB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作者:杨建华;王文富;曾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七红藤汤配合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阴塞性不孕症120例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实用且经济的方法.方法:12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用内服三七红藤汤,配合活血化瘀灌肠液保留灌肠以及理疗综合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子宫输卵管造影动态过程及结果与造影注射平均压力的比较,以及输卵管积水情况对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的影响对比差异.结果:治愈59例、有效5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三七红藤汤配合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效果显著.

    作者:孙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5年4月23例门诊患者,予以安络化纤丸,每天3次,每次6g口服,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时对肝功能、HA、PIIIP、CIV、ALT等进行监测.结果:以上各项指标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安络化纤丸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周德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客观评价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中药治疗组30例,用健脾活血法结合辨证加味进行治疗;西药治疗组20例,用消炎痛结合甲氨喋呤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用前述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各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率及中药组、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比较,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药组、西药组,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未见不良反应;西药组有1例出现上腹痛,1例腹泻,1例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组有1例上腹痛.结论: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健脾活血法配合西药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喻建平;张艳珍;李学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左肝内胆管蛔虫1例

    患者李某某,47岁,无诱因发生腹部疼痛36小时,在当地医疗室给予止痛药口服无效后就诊.疼痛呈间歇性、进行性加重.曾呕吐二次,为胃内容物.无发热、腹泻.查体:痛苦面容,体温37.2℃,脉搏92次/分,血压90/60mmHg,呼吸23次/分.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墨菲氏征可疑阳性.

    作者:冯燕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药物性皮炎2例

    例1.陈某某,男,3岁.入院前5天因发热咽痛在当地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头孢拉定治疗,仍发热.3天前,家长自予小儿安(磺胺药)半包口服,2天前出现高热、皮疹,在当地治疗无好转,遂来本院.查体:体温40℃,神清,皮肤布满出血性皮疹,咽充血明显,扁桃体Ⅱ°肿大,可见脓点,心肺肝脾无异常,病理征阴性.

    作者:魏荣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