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青
恶性肿瘤是当今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转移是肿瘤生物学行为本质的特征,影响着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科学发展到今天,尚未发现一种可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转移药物,因此,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积极探讨防治肿瘤转移的中医思路和开发防治肿瘤转移的中医药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者:宋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痰病痰证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痰随气行,无处不到.而痰又分有形之痰、无形之痰两种.因此,痰病会发生在临床各科.对各种不同的痰病证进行正确的诊断,则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奇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根据临床实践,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变化较大,其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心理干预在白血病的治疗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临证从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出发,通过引用中医对情志与疾病关系的认识,阐述情志变化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并运用典型病例来例证,提出如何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应心理干预,以期重视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作用.
作者:曲春艳;徐瑞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面对近年中药专业学生呈逐年萎缩的局面,忧心之余,引发了对中医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的思考.在指出我国中医药产业令人堪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承认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指出了我国中医药产业正面临的空前发展机遇.
作者:陈育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常见类型,临床多易造成梗阻,严重者造成肾功能的损害.经输尿管镜腔内碎石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目前应用多的输尿管结石微创治疗技术.我院近两年来采取二者联合应用配以内服中药排石促进肾功能恢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维晟;葛平玉;许灌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衰老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生物学过程,是生命周期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功能的演变过程,表现为一系列随增龄而显示的全身性、渐进性、衰退性的变化或紊乱.
作者:白洁;刘春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扳机指又称手指屈肌腱鞘炎,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任何手指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拇指、中指及环指.西医多采用封闭疗法或手术治疗.我们自2002~2005年采用中药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64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48例;年龄22~65岁,平均48岁;拇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4例.
作者:位向东;盖小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5年4月23例门诊患者,予以安络化纤丸,每天3次,每次6g口服,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时对肝功能、HA、PIIIP、CIV、ALT等进行监测.结果:以上各项指标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安络化纤丸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周德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几年来,我们采用艾灸加中药内服治疗皮肤溃疡65例,均为他科久治不愈而转入本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5例中,门诊病人49例,住院病人1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6例;年龄10~81岁;病程18天~4个月;术后刀口溃疡18例,创伤溃疡35例,皮肤瘤肿术后溃疡12例.
作者:钟久鹏;陈宗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特点.方法:回顾了38例慢性咳嗽的临床资料,采用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对38例持续4周以上患儿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通过诊断性治疗证实.结果:3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病因比例依次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34.2%,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8.9%,慢性迁移性感染15.8%,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10.5%,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咳嗽7.9%,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6%.结论:PNDS、CVA、慢性迁移性感染、GERC、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EB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作者:杨建华;王文富;曾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高5~6岁,过去常采用牵引等保守治疗,长时间卧床,易引起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术后均随访,结果满意.
作者:李瑞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陈瑞春教授认为气的正常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气机失调则易产生各种疾病.基于此,陈老在治疗胸痹证时,采用通阳益气之治,自创通阳益气汤进行治疗,兹介绍如下.
作者:邹石;喻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胃窦与十二指肠运动失调,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经常反流入胃,对胃粘膜反复损害所致的一种慢性胃炎.2000~2005年,笔者运用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4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6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新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入选的64例急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和对照组各3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比较,评定临床效果.对比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丹参酮ⅡA磺酸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显效率75%、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分别为31.25%、71.87%,两组对比有极显著差异.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袁飞宇;曾俊锋;饶淑萍;龙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例1.陈某某,男,3岁.入院前5天因发热咽痛在当地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头孢拉定治疗,仍发热.3天前,家长自予小儿安(磺胺药)半包口服,2天前出现高热、皮疹,在当地治疗无好转,遂来本院.查体:体温40℃,神清,皮肤布满出血性皮疹,咽充血明显,扁桃体Ⅱ°肿大,可见脓点,心肺肝脾无异常,病理征阴性.
作者:魏荣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厥脱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3例患者分为参附注射液组(SF组)、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组(DA组)及联合用药组(SF+DA组)三组,再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气阴耗伤、真阴衰竭及阳气暴脱三组.结果:联合用药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其它两组;参附注射液对阳气暴脱型疗效好,气阴耗伤型有一定疗效,对真阴衰竭型疗效差.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能提高重症厥脱的抢救成功率,辨证用药能达到好效果.
作者:林新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长期以来,对肿瘤治疗的疗效判定都是以瘤体是否缩小或消失为标准的.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肺癌的治疗,尤其在中晚期,这一原则并不非常适用,甚至有害.而中医在改善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扶正为主的中医治疗原则,不但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肺癌治疗,甚至也被现代医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
作者:张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客观评价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中药治疗组30例,用健脾活血法结合辨证加味进行治疗;西药治疗组20例,用消炎痛结合甲氨喋呤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用前述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各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率及中药组、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比较,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药组、西药组,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未见不良反应;西药组有1例出现上腹痛,1例腹泻,1例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组有1例上腹痛.结论: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健脾活血法配合西药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喻建平;张艳珍;李学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病例患者,女,86岁,因反复小腿肿胀伴溃疡30年、加重8月于2005年4月28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水肿、瘙痒,自用热水烫洗,致使双小腿皮肤出现水疱、溃烂,经久不愈,到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时好时坏.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病情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治,无明显效果,遂入住我院皮肤科.
作者:杨琳;孔珍珍;陈明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中医药的优势,论述了中医药在当今全科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全科医学.
作者:黎昭然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