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邵铭熙治疗痛证经验

于建

关键词:邵铭熙, 痛证, 老中医经验, 芒针透刺, 阳陵泉
摘要:邵铭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临床工作40余载,逐步形成了理论完善、手法系统、疗效独特的四指推法的推拿流派,擅长治疗软组织损伤,尤其对痛证的处理,具有独特的手法与疗效.笔者有幸跟师,获益匪浅,现介绍邵老治疗痛证的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通便在肺系病证中的应用

    肺属上焦,为五脏之华盖,相傅之官.大肠属下焦,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肺合大肠,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因此,肺与大肠的生理病理关系直接影响到肺系疾病导致便秘的根源所在.

    作者:傅理均;倪建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伍炳彩治验二则

    伍炳彩教授以治疑难杂病得名,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分析异同,彰明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昭然,汗下灼见.学生从师伍老三年,感悟方药的微妙,数见奇症怪病屡起沉疴,但未能及时整理,十分可惜,今将伍老治验二则摘录,以飨读者.

    作者:王小龙;杜建平;刁军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结石ESWL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ESWL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结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并于术前和术后1周时进行SCL-90自评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结果:术前两组SCL-90的躯体化、焦虑、恐怖和抑郁四因子得分均明显升高,术后1周时实验组上述四个因子得分显著减低(分别P<0.01和P<0.05),而对照组则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石街形成和复震人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终排石的总有效率相近.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ESWL术后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具有缓解负性情绪、减轻疼痛,减少石街的形成,降低复震率的作用.

    作者:邓群英;周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承气汤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导泻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所用泻下药物的不同把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大承气汤导泻组、甘露醇导泻组和硫酸镁(钠)导泻组三组.就三组治疗后开始出现腹泻时间及每天腹泻次数进行比较,了解各组的导泻效果.结果:在大承气汤导泻组中开始出现腹泻时间早,腹泻次数少.结论:在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使用大承气汤进行泻下治疗,可以达到好的导泻作用.

    作者:金秋根;孟庆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滋肾止血汤治疗阴虚型肾性血尿30例

    目的:观察滋肾止血汤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肾性血尿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治以滋肾止血汤,对照组20例单用西药对症治疗,6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明显优于对照组(40%).治疗后,治疗组尿沉渣RBC/HP、24小时尿蛋白等主要尿检参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P<0.001).结论:滋肾止血汤能有效治疗肾性血尿.

    作者:郭银雪;詹继红;王映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61例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 gh variant asthma,CVA)是指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的哮喘,其咳嗽常剧烈,以阵发性痉挛性干咳为主,无或伴有喘息及呼吸困难,常在夜间或晨起发作,影响睡眠.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方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舒肝和络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舒肝和络饮加减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解平芬;黎小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鼻鼽从肝胆论治的临床体会

    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在临证中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辨治: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肺经伏热,上犯鼻窍.归纳起来一为肺脾肾阳气亏虚,风寒外袭;二为肺经风热,热邪外越而发.但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鼻鼽与肝胆关系亦非常密切,现结合医案论之.

    作者:谭智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栀子豉汤与黄连阿胶汤方治评析

    栀子豉汤与黄连阿胶汤是医圣张仲景的两个经方,二者的共同点是均可以治疗失眠证,但是二者同中有异,笔者就其病证病机之异同,结合部分医家方论,对其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启发.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江一平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经验

    江一平教授是江西中医学院中医肝胆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医肝胆病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遣方用药独具匠心,且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江教授从事肝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现将其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李金生治疗脂肪肝经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肥胖、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更高,其中约1/4患者发生肝纤维化,更甚者则发展为肝硬化.李金生主任中医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多因痰阻、肝郁、血瘀等诱发气滞脂停所致.临证治疗每获佳效,现简介如下:

    作者:郭义然;杨小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在胃肠道疾病中应用举隅

    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系<伤寒论>方,由厚朴、生姜、半夏、炙甘草、人参等组成,其功能为健脾温运、宽中除满.原为太阳病汗不得法,损伤脾气,脾虚运输无权或生痰湿,使气机壅滞,出现腹部胀满等变证而设.笔者以此方随症加减治疗胃肠道疾病86例获较好效果,兹举验案三则如下.

    作者:李志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邵铭熙治疗痛证经验

    邵铭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临床工作40余载,逐步形成了理论完善、手法系统、疗效独特的四指推法的推拿流派,擅长治疗软组织损伤,尤其对痛证的处理,具有独特的手法与疗效.笔者有幸跟师,获益匪浅,现介绍邵老治疗痛证的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于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陷胸汤加枳实方治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30例

    导师邱丽瑛教授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以小陷胸汤加枳实方治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叶菁;胡子毅;邱丽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试论清代医家注重脾肾相关理论

    脾肾相关理论在不同时代均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本文试将清代医家对脾与肾两脏的关系从脾肾互济、脾肾失济和脾肾同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总结清代医家对脾肾相关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作者:龙奉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塞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55例

    我们自2005年11月以来在综合治疗同时采用血塞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进生;洪良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伍炳彩常用药对举隅

    导师伍炳彩为全国第三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40余年,擅长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在临证中善用药对,每获奇效,现略举一二,以飨同道.1香附、苏梗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能走窜,其味辛能散,且主归肝经,故善行肝气,为疏理肝气之要药.苏梗辛温芳香入脾肺二经,其性主降,功善理气解郁,入肺可宣胸利膈,入脾可下气宽中,即统理上中焦之郁滞,主治脾胃气滞,脘腹痞满.二药相伍取香附舒肝理气和苏梗宽中行气的作用,临床用于肝气犯胃所致的脘腹胀痛.

    作者:宋高峰;荆艳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异病同治新解

    探讨了异病同证不同治的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病机的不同,提出了对异病同治的新理解,指出临床治疗时需要把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以及审机论治结合起来,合理应用异病同治,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磊;刘家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拟燥湿止痒汤治念珠菌阴道炎90例

    目的:观察自拟燥湿止痒汤治疗念珠菌阴道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内服燥湿止痒汤,外用止瘁洗液;对照组外用3%小苏打溶液、阴道用制霉菌素泡腾片,均连用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1%,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基本一致(P>0.05).结论:自拟燥湿止瘁汤治疗念珠菌阴道炎有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且复发率明显偏低.

    作者:刘丽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岩连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复方岩连片是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的复方制剂.由石吊兰、重楼、板蓝根、百部、杠板归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笔者采用化学反应对百部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进行鉴别,选择处方中石吊兰的主要有效成分石吊兰素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定量测定.

    作者:邱思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