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晓娟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而严重的微血管病变,在临床上对患者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自2003年1月以来,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斯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全国著名老中医万友生教授,不仅是优秀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而且是卓越的中医教育家.他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忠诚于党的中医教育事业,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至今都催人奋进.在他的带领下,江西中医学院热病教研室形成了一支杰出的教师团队,培养了如王鱼门、肖德发、陈瑞春等许多既精于伤寒教学,也精于温病教学的、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的老师,为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黄海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结果:痊愈22例,好转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本方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温肺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
作者:来建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2005年11月以来治疗小气道功能减退气促患者38例,采用返魂草颗粒(肺宁颗粒)配合喘康速(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吸入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钟进生;洪良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用传统的内科方治愈了许多从现代医学分科来说的非内科疾病,这是著名中医药学家万友生教授临床经验的结晶.笔者受先生的教诲,仿效先生的治验,得心应手,体会颇深.文中医案二例,便是先生《医案选》对后辈的启示.
作者:程淑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N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病人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复发率、缓解后病情稳定期、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呈显著性.在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凤;陈鲜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能.有的专供内服,有的专供外用,有的既能内服又可外用.现将常用的中成药介绍如下.
作者:姚小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桃核承气桃汤为张仲景所创,由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组成.具有破血逐瘀兼攻邪热的作用,适用于实证、热证;治疗由瘀血阻滞造成的多种疾患.笔者临床上用之治疗血淋、肩痛、经期发狂等病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长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耳聋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其表现为双侧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也可以突聋的形式出现,可伴眩晕,前庭功能减退.糖尿病引起的听力下降报道逐年增多[1],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国内外有关报道差异很大.现就糖尿病耳聋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李明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复方岩连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及化学反应方法对该产品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鉴别项下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阴性无干扰,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及重现性好,回收率高.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分离度好,可用于复方岩连片质量控制.
作者:邱思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滋肾清肝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滋肾清肝汤内服,每日1剂,治疗门诊高催乳素血症患者24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血清催乳素(PRL)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能有效升高血清E2的水平(P<0.05),对于血清LH、FSH、P等亦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症状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基础体温改善有差异(P<0.05).结论:滋肾清肝汤可有效降低血清PRL水平,而且可以显著改善其相关的伴随症状.
作者:汤海霞;何贵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笔者在多年医疗实践中,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结合现代药理分析,自拟清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鸿濂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选择寒咳颗粒喷雾干燥的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以每小时药粉产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寒咳颗粒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原工艺和新工艺制备的寒咳颗粒的有效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正交设计的三个因素中,液状浸膏的相对密度和进风温度影响显著.结论: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85℃,液状浸膏相对密度为1.08(50℃);采用喷雾干燥工艺生产的寒咳颗粒有效成分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明显高于原寒咳颗粒.
作者:余银芳;李诒光;熊艳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自2004年8月~2006年8月,我们采用我院名老中医胡秀珍老师的经验方排石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薛允红;于长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的口疮、口糜、口疡等范畴,治疗比较困难,易反复发作,有的病人甚至长期不愈,成为顽固性口疮,常影响饮食、睡眠和工作.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国平;彭清华;鹿小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健脾清热化湿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前后肠镜改变的观察,来评析健脾清热化湿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排列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健脾清热化湿方;对照组30例,予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疗程均为3个月,结束后复查肠镜.结果:健脾清热化湿方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改善的作用,总有效率达90%,其临床疗效与SASP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腹痛、粘液便等单项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部分病例前后肠镜复查结果发现,健脾清热化湿方对改善肠道炎症,修复肠粘膜有较好的作用;结论:健脾清热化湿方能明显改善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肠道炎症、修复肠粘膜溃疡的作用;该方为中药汤剂,服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张怡;康正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5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好.
作者:曾军文;曾文满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组培茅苍术和野生茅苍术的根茎中所含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从而初步评价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所得茅苍术的品质.方法:采用水蒸气提取法提取药材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从组培茅苍术和野生茅苍术的根茎中分别鉴定出30个相同的化合物,其中组培茅苍术的根茎中所含的β-桉叶醇、苍术醇、苍术素的相对含量高于野生品.结论:两者的挥发油所含成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侯芳洁;刘海萍;巢建国;谷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人从事教学、临床工作20余年.在临床实践中,注重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用针灸和中药并用治疗胃脘痛(主要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所致者),取得了满意疗效,许多胃脘痛得以根治.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辛铭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