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瘢痕灸介绍

陈日新;康明非

关键词:无痛瘢痕灸, 灸法
摘要: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是艾灸疗法中的一种灸法,它是指用艾柱或艾卷,在穴位上施灸,以致灸后局部化脓、结痂、脱落形成瘢痕,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艾灸方法.然而,由于瘢痕灸有疼痛、留瘢痕等缺点,目前临床上使用不多,甚至舍弃不用,这对于有显著疗效的瘢痕灸疗法来说是一种遗感.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22例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4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在常规中西药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对照组20例,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效均为6周,于治疗前后检验患者空腹血糖及全血粘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能提高糖尿病的疗效.

    作者:钟之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补肾坚骨汤治疗腰椎退行性变116例

    1临床资料116例系我院1998~2002年门诊及住院患者,门诊患者92例,住院患者24例;男性68例,女性48例;年龄36~82岁;病程10天~8年;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者3例,肝功能不全者5例,膝关节炎者6例;有病因明显的肾亏体虚,先天禀赋不足者18例,年老肾精亏损、骨体衰退者54例,久病肾虚劳累太过者13例,感受寒湿与湿热者4例,跌仆外伤、损伤经脉气血者6例.

    作者:刘正隆;喻康野;刘济川;傅云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放射状切口与冰蜜生肌膏联合治疗褥疮38例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Ⅲ度褥疮的方法.方法:用手术刀对Ⅲ度褥疮边缘做放射状切口,疮面敷以冰蜜生肌膏直到疮面愈合.结果:38例老年Ⅲ度褥疮病人经过一段治疗后,褥疮均治愈.结论:放射状切口与冰蜜生肌膏联合治疗褥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并且经济、容易实行.

    作者:张雪鹏;易洪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偏头痛84例

    从1999年2月~2005年7月,笔者对偏头痛应用加味半夏天麻汤治疗84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晏招兰;温庆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临证治验录

    1温阳益血治闭经曹某某,女,33岁,2002年9月17日初诊.既往月经正常来潮,婚后顺产一男孩.近两年由于工作紧张,睡眠不足,觉精力日差,怕冷,四肢不温.今年3月月经来潮,4月注射黄体酮3支后来潮,量少色淡.

    作者:朱炳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速力菲联合止嗽散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所致咳嗽32例

    目的:明确速力菲及速力菲联合止嗽散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所致咳嗽的疗效.方法:87例由ACEI引起咳嗽的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速力菲联合止嗽散组)32例,B组(速力菲组)29例,C组(必嗽平组)26例,均在继续服用原ACEI药物基础上进行治疗,比较用药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愈12例,好转17例,有效率90.63%;B组治愈7例,好转15例,有效率75.86%;C组好转1例,有效率3.85%.A组与B组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P<0.01).结论:补铁剂(速力菲)能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所致的咳嗽,速力菲联合止嗽散与单用速力菲疗效相近.

    作者:徐海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服外敷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6例

    笔者于2002~2003年诊治56例流行性腮腺炎,均使用自拟中药痄腮方内服,外敷止痛消炎软膏,内外兼治,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海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合Vitc治疗新生儿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30例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合Vit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在300例新生儿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中,对有心肌损害的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1~2mL/(kg·d)合Vitc 200mg/(kg.d)静滴,每日1次,连用7天;对照组仅用能量合剂.结果:两组治疗和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合Vitc是新生儿HIE重症致心肌损害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程莲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顽固性荨麻疹1例

    临证中遇到顽固性、难治疗的荨麻疹患者不少,使用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对一部分患者往往效果不佳,而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竟获良效,兹录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儿科住院一典型病例如下:

    作者:刘志文;黄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水肿治验2例

    病案1.张某某,女,58岁,2000年10月18日就诊.发病急,恶寒,微热,咳嗽气喘,全身水肿,以颜面部为甚,全身关节疼痛,无汗,口不渴,尿色微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素有慢支肺心病史.证属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治以解表发汗,宣肺利水,用麻黄加术汤加味治疗.

    作者:江进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32例2型糖尿病患者32例,观察其对空腹血糖、血脂代谢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等的影响.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法不仅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还可显著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结论:提示益养阴活血法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

    作者:曾纪斌;陈可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5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热敏点灸治疗组和针+罐+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为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热敏点灸治疗组与针+罐+TDP对照组积分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20.00%、73.33%,对照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0、15.00%,两组显愈率93.33%、15.00%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有效以上病例治疗天数平均为(3.18±1.59)天,对照组为(7.00±2.47)天,二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热敏点灸治疗MPS的疗效远优于针+罐+TDP的综合疗法.

    作者:康明非;陈日新;田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味四苓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20例

    秋季腹泻为婴幼儿的多发病.笔者用加味四苓散治疗本病1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海卫;刘国梅;王润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后期持续发热216例

    我院儿科自2000年5月~2005年9月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后期持续发热216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单兆伟教授治疗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拾萃

    单兆伟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病症研究四十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耳提面命,获益菲薄.今择其治疗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经验简介于后,以飨同道.

    作者:张小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以反复发生的偏侧头痛为特征.笔者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90例临床分析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1];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病率8%~10%,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3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西比灵(氟挂利嗪)合并内服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该病9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木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温肾祛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

    目的:观察自拟温肾祛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CP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温肾祛瘀汤,对照组服用前列通瘀胶囊.结果:经2个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间临床痊愈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NIH-CP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肾祛瘀汤是治疗CP的有效方剂.

    作者:胡建国;陈胜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拟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00例

    2004年6月~2005年8月,我采用自拟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00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福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中药外敷是骨伤科各种疾患治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中药外敷是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碾成细末或捣烂放置于体表或损伤部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发挥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它具有消肿祛瘀、舒筋活血、温经通络及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等功效.笔者近年来临证治疗无移位骨折、足跟骨刺、软组织损伤、出血、肩周炎、骨髓炎等,均获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洪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