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康明非;陈日新;田宁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热敏点, 针灸疗法, 艾灸
摘要:目的:观察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5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热敏点灸治疗组和针+罐+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为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热敏点灸治疗组与针+罐+TDP对照组积分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20.00%、73.33%,对照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0、15.00%,两组显愈率93.33%、15.00%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有效以上病例治疗天数平均为(3.18±1.59)天,对照组为(7.00±2.47)天,二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热敏点灸治疗MPS的疗效远优于针+罐+TDP的综合疗法.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32例2型糖尿病患者32例,观察其对空腹血糖、血脂代谢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等的影响.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法不仅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还可显著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结论:提示益养阴活血法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

    作者:曾纪斌;陈可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海艾汤外洗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38例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皮肤病.笔者自2004年2月~2005年6月采用海艾汤外洗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并与采乐洗剂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敏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无痛瘢痕灸介绍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是艾灸疗法中的一种灸法,它是指用艾柱或艾卷,在穴位上施灸,以致灸后局部化脓、结痂、脱落形成瘢痕,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艾灸方法.然而,由于瘢痕灸有疼痛、留瘢痕等缺点,目前临床上使用不多,甚至舍弃不用,这对于有显著疗效的瘢痕灸疗法来说是一种遗感.

    作者:陈日新;康明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补肾坚骨汤治疗腰椎退行性变116例

    1临床资料116例系我院1998~2002年门诊及住院患者,门诊患者92例,住院患者24例;男性68例,女性48例;年龄36~82岁;病程10天~8年;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者3例,肝功能不全者5例,膝关节炎者6例;有病因明显的肾亏体虚,先天禀赋不足者18例,年老肾精亏损、骨体衰退者54例,久病肾虚劳累太过者13例,感受寒湿与湿热者4例,跌仆外伤、损伤经脉气血者6例.

    作者:刘正隆;喻康野;刘济川;傅云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速力菲联合止嗽散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所致咳嗽32例

    目的:明确速力菲及速力菲联合止嗽散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所致咳嗽的疗效.方法:87例由ACEI引起咳嗽的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速力菲联合止嗽散组)32例,B组(速力菲组)29例,C组(必嗽平组)26例,均在继续服用原ACEI药物基础上进行治疗,比较用药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愈12例,好转17例,有效率90.63%;B组治愈7例,好转15例,有效率75.86%;C组好转1例,有效率3.85%.A组与B组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P<0.01).结论:补铁剂(速力菲)能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所致的咳嗽,速力菲联合止嗽散与单用速力菲疗效相近.

    作者:徐海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仙鹤草临床应用举隅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入肺肝脾经.有收敛止血、补虚、止痢、杀虫之功效.现就择举几例临床验案,以冀同道斧正.

    作者:林章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胃肠功能障碍

    腹部手术后早期常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影响了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及生活质量.现总结我院2000年以来腹部手术后消化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并与单纯用西医治疗者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贺咏宁;郭一民;贺熙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洪广祥妙用经方治咳嗽

    导师洪广祥对肺系疾病诊治造诣颇深,经方运用灵活自如.我跟随导师学习多年,深感其用经方治疗咳嗽之妙,下笔写来,略解一二,恐不尽其全意,但求能给同仁有所启发.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90例临床分析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1];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病率8%~10%,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3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西比灵(氟挂利嗪)合并内服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该病9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木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拟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00例

    2004年6月~2005年8月,我采用自拟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00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福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以反复发生的偏侧头痛为特征.笔者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服外敷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6例

    笔者于2002~2003年诊治56例流行性腮腺炎,均使用自拟中药痄腮方内服,外敷止痛消炎软膏,内外兼治,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海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味四苓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20例

    秋季腹泻为婴幼儿的多发病.笔者用加味四苓散治疗本病1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海卫;刘国梅;王润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体会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以腹胀、早饱、嗳气、腹痛、恶心或呕吐、及上腹烧灼感为主要表现的常见临床综合征,症状持续4周以上.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加大、劳累、饮食无规律等,造成FD发病率增高,占消化科门诊量的30%以上,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颇有心得,兹介绍如下:

    作者:逯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水肿治验2例

    病案1.张某某,女,58岁,2000年10月18日就诊.发病急,恶寒,微热,咳嗽气喘,全身水肿,以颜面部为甚,全身关节疼痛,无汗,口不渴,尿色微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素有慢支肺心病史.证属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治以解表发汗,宣肺利水,用麻黄加术汤加味治疗.

    作者:江进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后期持续发热216例

    我院儿科自2000年5月~2005年9月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后期持续发热216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心悸的中医治疗

    心悸包括惊悸、怔仲,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也是多种疾病中的常见症状.本文就中医药治疗心悸的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黎鸿富;林钟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儿童体质关系的探讨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小儿时期的多发病,尤其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RRTI诊断标准[1],将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频繁,超过一定范围的儿童,定名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简称复感儿.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有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的趋势.

    作者:程燕;陈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放射状切口与冰蜜生肌膏联合治疗褥疮38例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Ⅲ度褥疮的方法.方法:用手术刀对Ⅲ度褥疮边缘做放射状切口,疮面敷以冰蜜生肌膏直到疮面愈合.结果:38例老年Ⅲ度褥疮病人经过一段治疗后,褥疮均治愈.结论:放射状切口与冰蜜生肌膏联合治疗褥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并且经济、容易实行.

    作者:张雪鹏;易洪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药认识和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西方国家非常高,人群患病率达51%.我国患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但在北京、上海两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却相对较高,可达5.77%[1].其发病机制主要为食管对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及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对食管膜的攻击作用有关.GERD的西医治疗费用高、疗程长、停药后易复发,而中医中药因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家的重视.

    作者:郭莉;许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