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民;潘秀群;王琴素
激素在临床应用广泛,经内服或外用治疗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原因在于它对人体有重要作用,激素在对人体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又可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笔者通过在瑞士两年(2002~2004年)的临床医疗,用针灸替代激素治疗了多种病证,取得了一定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程立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3/4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如何使存活下来的患者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便是康复医学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推拿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报道日渐增多,推拿作为传统的康复手段在中风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就推拿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情况评述如下:
作者:齐瑞;严隽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取梅花针加拔火罐、艾灸治疗带状疱疹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大82例,小20岁,平均51岁;面部2例,胸部8例,上肢3例,腰腹部11例,下肢2例;病程长1周,短2天.所有患者均经皮肤科确诊后介绍于本科.
作者:周如钢;刘敏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并取得满意疗效,各地的治疗虽有差异,但总的治则仍是以活血化瘀为主.笔者结合个人经验,自拟活血化瘀汤保守治疗官外孕93例,获效良好,小结如下:
作者:谢明峰;李益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引起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目的主要为控制症状和解决生育要求[1].因此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1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深受患者欢迎.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桂荣;赵予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对慢性胃炎的诊治研究,一直为医学界所重视.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首先无疑要从研究证着手,因此,证的研究是中医迈向现代化的起点[1].为此,我们观察了慢性胃炎脾气虚证、胃阴虚证、脾胃湿热证患者不同的胃粘膜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小芳;徐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金匮要略>历节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关节疼痛,甚或变形,其诊治理论和其他篇章相关疾病的方证理论,形成了历节病相对完整的证治体系.现代医学的骨关节炎(OA)、类风湿关节炎(RA)、痛风性关节炎(GA)、强直性脊柱炎(AS)等风湿类关节病在症状和病因方面与<金匮要略>历节病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其中论述及相关方证,对风湿类关节疾病的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
作者:侯洪涛;蒋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前后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心烦不安、潮热、汗出、头晕、易怒、腰膝酸软、乏力甚至情志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工作.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汤加味治疗本病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张连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为益气固表止汗的传统方剂,主治气虚自汗、易感风寒之证,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肺系疾病的治疗.除此之外,广东省名中医、我院硕士生导师黄海龙教授将玉屏风散用于乙肝病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该方从历代研究、实验及临床病例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陈李华;黄洁;陈欣童;王红;梁云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近期在临床上用针刺结合改良雷火灸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心;徐恒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针疗配合自拟肩凝解痛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78例;年龄小30岁,大77岁,39岁以下者12例,40~49岁37例,50~59岁39例,60~69岁24例,70岁以上8例;病程不满1个月者36例,1~3个月者32例,4~6个月者25例,6个月以上者15例,1年以上者12例;病变在左侧57例,右侧52例,双侧11例.
作者:宋南昌;黄彩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酒醋疗法是中药、酒醋加热作用于体表的一种物理疗法,具有祛风除湿、消坚破结、止痛等作用.总结近几年来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湿三气侵袭以及损伤所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疗效较好,现列举几例.
作者:叶映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五色即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五色理论早源于<内经>,是五行学说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五色理论的临床应用已少之又少了.
作者:楼丹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出血所致的继发性心脏改变为脑心综合征,多发生在脑出血的急性期,表现有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异常、心脏病理与超微结构改变等,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1].研究资料显示[2]:血浆内皮素在脑出血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陶双友;刘茂才;卢明;冯学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2002年1月至2002年8月,我科自拟参附强心汤治疗心功能Ⅱ~Ⅲ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方,历代医家对其推崇备至,加以研究和应用,不仅获得了卓著的疗效,而且证明了该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极大地丰富了本方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本文就桂枝汤方证的临床应用概况作一叙述.
作者:刘新亚;程绍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几年来笔者根据女性病人特点,采用疏肝活血法,治疗中年女性高血压病6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展梅;黎裕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小49岁,大73岁,平均57岁;病程短2个月,长30年,平均8.9年;发病季节为春季7例、夏季5例、秋季20例、冬季8例.
作者:刘蕴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运用中药遗尿合剂治疗小儿遗尿症30例并与中成药缩泉丸15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初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学又称为面瘫或吊线风,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表情肌瘫痪,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笔者从1988~2004年采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秀萍;马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