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发展期面瘫29例

刘荣先

关键词:针刺疗法, 面瘫
摘要:1 临床资料本病例系1997年~2002年间,发病1~3天内面瘫发展期就诊患者;男21例,女8例;年龄18~23岁,平均20岁.诊断依据为病侧不能蹙额皱眉,眼闭合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健侧,病侧不能鼓腮,鼓气时口角漏气;发病后1~7天内.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辨证分型治疗蛇串疮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治疗患者37例,其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大72岁,小17岁;发病部位,头面部4例,胸腹腰背部28例,四肢5例.病程短5天,长20天.1.2 诊断依据

    作者:熊德;叶义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腰椎牵引、手法、静脉用药以及硬膜外封闭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1~3年,优良率为90.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蒋江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针刺发展期面瘫29例

    1 临床资料本病例系1997年~2002年间,发病1~3天内面瘫发展期就诊患者;男21例,女8例;年龄18~23岁,平均20岁.诊断依据为病侧不能蹙额皱眉,眼闭合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健侧,病侧不能鼓腮,鼓气时口角漏气;发病后1~7天内.

    作者:刘荣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伤寒论》理论研究新进展

    <伤寒论>作为一部在国内外影响深远的巨著,仅仅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有所突破还远远不够,要使其在理论有所创新,有重大进展,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本综述旨在总结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反映<伤寒论>理论研究的进展、动态,提示<伤寒论>研究的某些内在规律,以期使<伤寒论>的研究开创新的局面,得到新的升华,使<伤寒论>的学术影响更加深远.

    作者:李婕;蒋小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耳针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25例

    尿潴留是痔瘘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从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运用耳针治疗术后尿潴留2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杭春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张锡纯脾胃思想探析

    张锡纯,字寿埔,近代河北盐山县张边乡人.年弱冠补博士弟子员,于<易经>多有研究.后秉父训,潜心医学,精研<本草>、<内>、<难>之经及仲景之书.临证善化裁古方,能独出新意.时处西医东渐,治中医者多愤慨而不屑于西医,而张氏则力主中西汇通,常以西药入其中医方中而获相得益彰之效.其传世之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即为其临证中西汇通之经验总结,书中一些学术观点,对后世临证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本文兹就书中所反映的脾胃理论谈点学习心得:

    作者:王涛;刘春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3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止嗽散化裁(荆芥、紫菀、桔梗、白前、百部、炙麻黄、地龙、僵蚕、川贝、甘草)和西药非那根、舒喘灵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非那根、舒喘灵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比单纯用西药更有优势.

    作者:邓雪梅;陈凤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透脓散加味治疗乳痈

    笔者从1986年初至2003年间采用透脓散加味治疗该病4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0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5岁;病程长28天,短为1天;单证患者12例,占30%;有兼证者28例,占70%兼证以外感风寒居多.

    作者:石富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崩漏58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58例,年龄14~56岁,其中20岁以下8例,21~30岁15例,31~46岁29例,46岁以上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3例,宫内置环10例,恶露不净迁延4例,子宫肌瘤6例,卵巢囊肿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刮宫未净2例,更年期综合征6例;均为心脾两虚、气不摄血证.

    作者:许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针刺放血法加活血祛瘀法治疗外伤瘀血(早期坏死)85例

    临床上手指、脚趾轧伤,重物压伤等病症较为常见,因外伤使肢端静脉阻塞或破损,而出现血流障碍,使局部出现瘀血肿胀、疼痛,继则出现皮肤青紫、皮肤表面温度下降、感觉麻木,此时如不及时消除瘀血,肢端将变为紫黑木硬、失去光泽和弹性,从而出现肢端坏死.

    作者:何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药物流产具有流产成功率高.安全稳定的优点,但在终止早孕的同时,也可造成流产不全(蜕膜、绒毛组织残留),阴道出血淋漓不尽.阴道出血时间延长(>15天),属于中医堕胎、产后恶露不绝范畴.笔者采用自拟缩宫汤侧重化瘀行血、理气止血、补肾固冲治疗本病7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妍;袁淑华;高亚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金匮肾气丸治验举隅

    案一:小便不利吴某某,女,50岁.2003年11月14日就诊.述患慢性肾炎3年余,近来由于天气突变,气温下降,加之刚从外地回来,旅途劳累,病情复发.现症见全身水肿,尤以下半身为重,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不足1 000 mL.

    作者:胡素敏;张恒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针刺加翳风穴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运用针刺治疗面瘫,已得到公认.翳风穴为治疗面瘫的要穴,因针刺时疼痛明显,且靠近茎乳突孔,为了减少疼痛,提高疗效,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翳风穴中药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并设对照组,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章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衰缓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发生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终将采用价格昂贵的透析疗法和肾移植手术等治疗.如何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直是肾内科医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自拟肾衰缓方治疗慢性肾衰早中期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燕;曹扬波;吴卫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万友生治痹经验浅析

    全国著名老中医万友生教授,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善于运用经方和时方取效,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自创多种新方,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帮助.本人早年拜读<万友生医案选>,临证用书中思路疏方屡试不爽,兹就<万友生医案选>中治痹经验浅析如下:

    作者:钟秋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主治功效古今评

    针对经方小柴胡汤扑朔迷离的主治与功效,比较系统地收集、整理了古今有关文献,展示和分析了其中丰富多彩的学术观点,使中医后学能够从中去粗取精,博采众长,从而开拓灵活运用经方小柴胡汤的辨证思路.

    作者:刘英锋;胡正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洪亮从脾论治眼病举隅

    导师洪亮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与教学20余年,在治疗眼科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从脾论治多种眼病.本文就其辨治经验,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程先华;叶明花;李汝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针刺加水针治疗神经性耳鸣100例

    我科自1992年以来与五官科密切合作,对100名神经性耳鸣伴有听力减退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维生素B12水针穴位注射的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四物五藤汤与甲氨喋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四物五藤汤与甲氨喋呤(MTX)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活动期的R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46例与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四物五藤汤结合MTX治疗,对照组单采用MTX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为62.5%,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在临床治疗各阶段能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晨僵,降低实验室检查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P<0.01或P<0.05).结论:四物五藤汤与MTX联合治疗RA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用MTX治疗.

    作者:吴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辨治心得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是指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餐后加重)、早饱、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在近12个月中,连续或间断发作12周,经内镜等检查排除与症状有关的器质性疾病及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有关的肠易激综合征.国内外不同地区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为18%~46%,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疾病.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健脾理气助运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