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辉;章谙鸣
本人师承江西省名中医、第二批省级师承指导老师、樟树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何顺华,近年来随师侍诊,耳提面命,研析医案,受益匪浅.其中老师对三仁汤多有阐发.
作者:何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年来,我们用补肾健骨汤治疗肾阳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巍;褚小刚;彭太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面颈位于暴露部位,易发生烧伤,颈部深度烧伤愈合后,由于局部瘢痕增生,挛缩畸形,不仅影响头颈的正常活动,还影响病人外形美观,小儿则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面部及颈部的畸形.自2000年以来,我科对36例颈部深度烧伤病人行功能康复疗法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们自1998年~2003年采用手法结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丰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几年来,补肾活血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取得满意的疗效.而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深感妇产科肾虚血瘀证较其他各科更为常见,故认为补肾活血法是妇产科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卓丽霜;吴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晚期,能改善症状,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和利尿剂的用量;补充白蛋白及保护肝脏则为现代医学治疗的关键.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余幼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运用针刺结合风府、哑门穴位注射纳络酮治疗重型脑外伤恢复期患者,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与西药+高压氧治疗作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恢复认知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证明穴位注射纳络酮对重型脑外伤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显著.
作者:顾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病,约占腰腿痛病人总数的5%,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自1998年采用椎间融合器(TFC)与RF系统治疗本症3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庆祥;吕卉;卢书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笔者自1998~2002年用腕踝针和体针配合谷维素治疗偏头痛5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生林;梁莲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胃脘痛是上腹痞胀、泛酸、嘈杂等证的统称,包括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等病,历代医家治法繁多,丰富多彩,见仁见智,但后学者往往较难掌握.为使中医治疗常见病执简驭繁,今将笔者历年应用吾师朱良春先生廉验效方治疗胃脘痛之心得体会阐述如下:
作者:邱志济;邱江东;邱江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牵引加按压整复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由外伤所致,并经X线摄片、CT检查确诊为单纯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50例患者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大65岁,小18岁;椎体压缩1/3~1/2者17例,压缩1/2以上者29例,第一腰椎压缩合并轻度脱位者4例.
作者:罗冬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胆囊多发性结石患女,38岁,教师,1998年6月13日初诊.患者于1个月前因患胆结石曾自购复方胆通片等成药内服,疼痛稍有减轻,但时而出现右上腹绞痛伴呕吐,于昨天上午出现右上腹绞痛呈持续性加剧,身热微恶寒,口苦喜呕,目眩心烦,小便黄,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证属少阳兼里实证.治以和解少阳,通腑排石.方用大柴胡汤合四金汤加减:柴胡10 g,黄芩10 g,法夏10 g,白芍10 g,枳实15 g,大黄10 g,郁金10 g,海金砂10 g,生内金10 g,金钱草10 g,玄明粉10 g,青皮10 g.水煎服12剂.
作者:朱志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不孕症在我国是指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可分为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两种类型.由于环境污染、肥胖、流产等诸多因素,不孕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不孕症的治疗有一定体会,现介绍如下,不足之处,望同道斧正.
作者:李爱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脉益智汤治疗脑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口服中药1剂,对照组每日口服脑复康,疗程30天,对比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评分.结果:观察组各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通脉益智汤治疗VD具有一定疗效,补脾胃、活血脉、化痰通络、醒脑开窍之法治疗VD,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黄春莲;扬学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作用及临床特点;方法:观察48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心律失常的用量与心电图表现关系;结果: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致缓慢性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抑制窦房结及房室结,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致缓慢性心律失常.
作者:邹小青;江美芝;李险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部分新生儿及小婴儿肺炎纯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表现为肺部罗音和呼吸困难难以消失和缓解,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旭平;项代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芪赤风汤、生铁落饮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临床疗效.方法:黄芪、赤芍、防风、生铁落、全蝎、天麻、勾藤、磁石、石菖蒲煎水内服并外敷脐部.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黄芪赤风汤、生铁落饮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有效疗法.
作者:周丽华;刘传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练功及中药熏洗配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随访平均2年,按优、良、差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32例,良4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练功及中药熏洗配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熏洗,功能恢复良好,操作简单易行,损伤小,疗效肯定.
作者:杨勇;苏培基;伍中庆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现将1998至2004年间国内期刊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头部腧穴及头针为主治疗1.1头部腧穴为主治疗唐氏等[1]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脉冲磁针组、常规针刺组、静磁针组,每组各30例.结果:头穴脉冲磁针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静磁针头穴的治疗(P<0.01),其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治疗作用相一致(P>0.05).
作者:熊杰;石学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采用以方求证的方法,分析应用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从功能主治、加减变化、作用机制、异病同治等方面,来探讨血瘀证的实质.认为血瘀证的实质并非单纯的某一种物质,而是一种病理生理过程,是神经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的病理改变.
作者:吴广平;李燕钰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