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朱良春治疗胃脘痛的廉验效方临床运用

邱志济;邱江东;邱江峰

关键词:胃脘痛, 控涎丹, 六君子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附子汤, 朱良春
摘要:胃脘痛是上腹痞胀、泛酸、嘈杂等证的统称,包括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等病,历代医家治法繁多,丰富多彩,见仁见智,但后学者往往较难掌握.为使中医治疗常见病执简驭繁,今将笔者历年应用吾师朱良春先生廉验效方治疗胃脘痛之心得体会阐述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从血府逐瘀汤的方证看血瘀证实质

    采用以方求证的方法,分析应用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从功能主治、加减变化、作用机制、异病同治等方面,来探讨血瘀证的实质.认为血瘀证的实质并非单纯的某一种物质,而是一种病理生理过程,是神经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的病理改变.

    作者:吴广平;李燕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甘温除热法临证经验举隅

    1顽固烦热便秘案患者,男,79岁,退休工人,2001年3月10日入院.患者因中风致左半身瘫痪卧床1年余,常夜里烦热,腹胀,便秘,大便数日一解,质不甚硬,常服果导以行之,但每便后觉头晕,短气,不思饮食,腹胀初似减轻,不久又复如故,数日后又便秘,如此反复不愈.近日烦热不分昼夜,遂来住院.见神疲少言,自汗,已5日未大便,腹胀不痛,唇淡白,舌质淡,脉虚大.

    作者:贾雁云;王咏菊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法在妇产科应用的探讨

    近几年来,补肾活血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取得满意的疗效.而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深感妇产科肾虚血瘀证较其他各科更为常见,故认为补肾活血法是妇产科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卓丽霜;吴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补肾健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我们用补肾健骨汤治疗肾阳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巍;褚小刚;彭太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椎间融合器与RF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病,约占腰腿痛病人总数的5%,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自1998年采用椎间融合器(TFC)与RF系统治疗本症3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庆祥;吕卉;卢书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证治五法

    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均可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下简称ALT)升高.但多见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属中医学黄疸、胁痛、肝瘟、虚劳、急黄、鼓胀等范畴.急性病毒性肝炎在潜伏末期临床症状尚未出现前,ALT都可明显增高,据统计其阳性符合率为90%~100%,因此可作为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手段之一.对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也是肝功能变化的唯一指标.

    作者:颜永潮;许雅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朱良春治疗胃脘痛的廉验效方临床运用

    胃脘痛是上腹痞胀、泛酸、嘈杂等证的统称,包括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等病,历代医家治法繁多,丰富多彩,见仁见智,但后学者往往较难掌握.为使中医治疗常见病执简驭繁,今将笔者历年应用吾师朱良春先生廉验效方治疗胃脘痛之心得体会阐述如下:

    作者:邱志济;邱江东;邱江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叶天士胃痛辨治八法

    叶天士辨治胃痛有辛通、辛甘、理营、理气、通瘀、辛润苦滑、通胃制木及泄降八法,以气血阴阳为纲,以寒热虚实痰瘀湿火为目,验诸叶氏胃痛门各案,多无爽忒,确有良效.

    作者:郑天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笔者近10余年来用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巩惠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创伤显微外科术后病人合并便秘的辨证治疗

    创伤显微外科术后病人经常出现便秘,导致血管痉挛从而使手术可能失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该类病人给予辨证治疗效果良好,无一例病人因便秘而致手术失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崔连光;李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调理脏腑气血在治疗肿瘤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治疗肿瘤,长期以来比较常用的治法主要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消癥、扶正祛邪,应该说在一定范围内能取得良好疗效,然而本病常常是病机复杂,且变化无端.若默守陈方显然跟不上病情需要.笔者辨治本病时体会到,脏腑气血方面的失调是本病的病机要点,调理脏腑气血是治疗的关键,明确了这一点,则包括上面所提到的四种治法在内,各种疗法都为我所用,且治疗不会失去方向.

    作者:李海龙;郭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颈部烧伤病人的功能康复疗法

    面颈位于暴露部位,易发生烧伤,颈部深度烧伤愈合后,由于局部瘢痕增生,挛缩畸形,不仅影响头颈的正常活动,还影响病人外形美观,小儿则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面部及颈部的畸形.自2000年以来,我科对36例颈部深度烧伤病人行功能康复疗法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脾虚证的研究述评

    对脾虚证的研究现状作了全面分析,认为脾虚证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提出一些问题,如研究成果的再评价问题、中医文献以及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不足,容易在研究过程中迷失方向,值得密切关注.

    作者:章洪流;王天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练功及中药熏洗配合张力带固定技术治疗肩锁完全脱位

    目的:观察练功及中药熏洗配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随访平均2年,按优、良、差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32例,良4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练功及中药熏洗配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熏洗,功能恢复良好,操作简单易行,损伤小,疗效肯定.

    作者:杨勇;苏培基;伍中庆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近况

    现将1998至2004年间国内期刊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头部腧穴及头针为主治疗1.1头部腧穴为主治疗唐氏等[1]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脉冲磁针组、常规针刺组、静磁针组,每组各30例.结果:头穴脉冲磁针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静磁针头穴的治疗(P<0.01),其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治疗作用相一致(P>0.05).

    作者:熊杰;石学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自拟健脾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用自拟健脾化瘀汤治疗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58例,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21~30岁5例,31~40岁16例,41~50岁18例,51岁以上19例;病程1年以下8例,1~5年15例,6~10年18例,10年以上17例;腺体轻度萎缩20例,中度萎缩27例,重度萎缩11例;肠上皮化生:阴性10例,轻度21例,中度18例,重度9例;异型增生:轻度10例,重度4例.

    作者:王建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黄芪赤风汤生铁落饮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赤风汤、生铁落饮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临床疗效.方法:黄芪、赤芍、防风、生铁落、全蝎、天麻、勾藤、磁石、石菖蒲煎水内服并外敷脐部.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黄芪赤风汤、生铁落饮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有效疗法.

    作者:周丽华;刘传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通脉益智汤治疗脑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通脉益智汤治疗脑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口服中药1剂,对照组每日口服脑复康,疗程30天,对比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评分.结果:观察组各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通脉益智汤治疗VD具有一定疗效,补脾胃、活血脉、化痰通络、醒脑开窍之法治疗VD,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黄春莲;扬学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症验案六则

    1厥证例1.赵某,男,38岁.1999年10月20日突然昏厥,面青无息,四肢厥冷,两手握紧,牙关紧闭,六脉不见,病因与妻生气而突病,此气致厥,急刺十宣、人中以开闭复苏,配药不及,急用家中橘皮、生姜熬汤,灌服以通调气机.十宣刺完,当刺人中时,患者出长气一口,继之两眼微睁而泪水如泉,灌服橘皮生姜汤后放矢气,前后仅15分钟,病人恢复,面青黄,脉沉弦,予四逆散加味3剂而痊愈.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桑菊饮加减治疗新生儿及婴儿肺炎69例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部分新生儿及小婴儿肺炎纯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表现为肺部罗音和呼吸困难难以消失和缓解,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旭平;项代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