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显微外科术后病人合并便秘的辨证治疗

刘伟;崔连光;李艳

关键词:创伤显微外科术, 便秘, 辨证施治
摘要:创伤显微外科术后病人经常出现便秘,导致血管痉挛从而使手术可能失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该类病人给予辨证治疗效果良好,无一例病人因便秘而致手术失败.现报告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练功及中药熏洗配合张力带固定技术治疗肩锁完全脱位

    目的:观察练功及中药熏洗配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随访平均2年,按优、良、差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32例,良4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练功及中药熏洗配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熏洗,功能恢复良好,操作简单易行,损伤小,疗效肯定.

    作者:杨勇;苏培基;伍中庆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症验案六则

    1厥证例1.赵某,男,38岁.1999年10月20日突然昏厥,面青无息,四肢厥冷,两手握紧,牙关紧闭,六脉不见,病因与妻生气而突病,此气致厥,急刺十宣、人中以开闭复苏,配药不及,急用家中橘皮、生姜熬汤,灌服以通调气机.十宣刺完,当刺人中时,患者出长气一口,继之两眼微睁而泪水如泉,灌服橘皮生姜汤后放矢气,前后仅15分钟,病人恢复,面青黄,脉沉弦,予四逆散加味3剂而痊愈.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甘温除热法临证经验举隅

    1顽固烦热便秘案患者,男,79岁,退休工人,2001年3月10日入院.患者因中风致左半身瘫痪卧床1年余,常夜里烦热,腹胀,便秘,大便数日一解,质不甚硬,常服果导以行之,但每便后觉头晕,短气,不思饮食,腹胀初似减轻,不久又复如故,数日后又便秘,如此反复不愈.近日烦热不分昼夜,遂来住院.见神疲少言,自汗,已5日未大便,腹胀不痛,唇淡白,舌质淡,脉虚大.

    作者:贾雁云;王咏菊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桑菊饮加减治疗新生儿及婴儿肺炎69例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部分新生儿及小婴儿肺炎纯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表现为肺部罗音和呼吸困难难以消失和缓解,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旭平;项代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肝胆病症临床杂谈

    笔者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40余年,主攻肝胆病症,有一些经验体会.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崑山;戴琦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自拟健脾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用自拟健脾化瘀汤治疗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58例,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21~30岁5例,31~40岁16例,41~50岁18例,51岁以上19例;病程1年以下8例,1~5年15例,6~10年18例,10年以上17例;腺体轻度萎缩20例,中度萎缩27例,重度萎缩11例;肠上皮化生:阴性10例,轻度21例,中度18例,重度9例;异型增生:轻度10例,重度4例.

    作者:王建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叶天士胃痛辨治八法

    叶天士辨治胃痛有辛通、辛甘、理营、理气、通瘀、辛润苦滑、通胃制木及泄降八法,以气血阴阳为纲,以寒热虚实痰瘀湿火为目,验诸叶氏胃痛门各案,多无爽忒,确有良效.

    作者:郑天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悬颅透率谷为主治疗偏头痛25例

    偏头痛的主要症状是偏于头部一侧的疼痛.按经络循行属于少阳经分野,故可用少阳经穴为主治疗本病.笔者以针刺悬颅透率谷为主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邱东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牵引加按压整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牵引加按压整复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由外伤所致,并经X线摄片、CT检查确诊为单纯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50例患者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大65岁,小18岁;椎体压缩1/3~1/2者17例,压缩1/2以上者29例,第一腰椎压缩合并轻度脱位者4例.

    作者:罗冬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不孕症治疗体会

    不孕症在我国是指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可分为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两种类型.由于环境污染、肥胖、流产等诸多因素,不孕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不孕症的治疗有一定体会,现介绍如下,不足之处,望同道斧正.

    作者:李爱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近况

    现将1998至2004年间国内期刊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头部腧穴及头针为主治疗1.1头部腧穴为主治疗唐氏等[1]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脉冲磁针组、常规针刺组、静磁针组,每组各30例.结果:头穴脉冲磁针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静磁针头穴的治疗(P<0.01),其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治疗作用相一致(P>0.05).

    作者:熊杰;石学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调理脏腑气血在治疗肿瘤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治疗肿瘤,长期以来比较常用的治法主要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消癥、扶正祛邪,应该说在一定范围内能取得良好疗效,然而本病常常是病机复杂,且变化无端.若默守陈方显然跟不上病情需要.笔者辨治本病时体会到,脏腑气血方面的失调是本病的病机要点,调理脏腑气血是治疗的关键,明确了这一点,则包括上面所提到的四种治法在内,各种疗法都为我所用,且治疗不会失去方向.

    作者:李海龙;郭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扶正解毒汤治疗晚期肺癌90例临床观察

    晚期肺癌病人,或因病程长,或因病情重,所见都为正虚邪实.所谓正虚,多为气虚,尤以脾虚与肺气虚为主,同时也夹杂部分气阴两虚的.所谓邪实,为痰、为饮、为瘀、为积、为毒、为热,各不相同.为此,我们本着因人施治,因症施治原则,以补气健脾为主,或化痰,或分饮,或消瘀,或化积,或解毒,或清热.扶正不忘祛邪,攻邪顾及扶正,制定了扶正解毒汤基本方.数年来共治疗9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法在妇产科应用的探讨

    近几年来,补肾活血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取得满意的疗效.而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深感妇产科肾虚血瘀证较其他各科更为常见,故认为补肾活血法是妇产科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卓丽霜;吴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清热利湿化瘀法治疗坐骨神经痛63例

    1一般资料63例中年龄大65岁,小17岁,其中17~45岁47例,46~65岁16例;男37例,女26例;病程长者7年,短者15天.临床以一侧腰部或臀部开始疼痛,沿股骨后、腘窝、小腿外侧向远端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痛,有牵掣感,疼痛持续,常间歇性加剧,夜间或遇水湿疼痛更甚为特点.

    作者:罗发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创伤显微外科术后病人合并便秘的辨证治疗

    创伤显微外科术后病人经常出现便秘,导致血管痉挛从而使手术可能失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该类病人给予辨证治疗效果良好,无一例病人因便秘而致手术失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崔连光;李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椎间融合器与RF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病,约占腰腿痛病人总数的5%,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自1998年采用椎间融合器(TFC)与RF系统治疗本症3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庆祥;吕卉;卢书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作用及临床特点;方法:观察48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心律失常的用量与心电图表现关系;结果: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致缓慢性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抑制窦房结及房室结,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致缓慢性心律失常.

    作者:邹小青;江美芝;李险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穴位注射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恢复期疗效观察

    运用针刺结合风府、哑门穴位注射纳络酮治疗重型脑外伤恢复期患者,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与西药+高压氧治疗作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恢复认知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证明穴位注射纳络酮对重型脑外伤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显著.

    作者:顾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居全部肿瘤的第1位或第2位,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随着对肺癌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但是,由于患者的病灶部位、肿瘤类型、病程、体质等方面的原因,对丧失了以上治疗机会的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仍为积极有效的治疗途径.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多为年老体衰,慢性肺部疾患而致肺气虚损,邪毒乘虚入肺,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肺气贲郁,宣降失司,痰凝气滞,瘀阻经脉、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

    作者:周朝辉;章谙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