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芬;杨京;熊小娟
笔者自1995年1月~2003年12月,用活血通络汤配合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8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火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1998年6月至2004年3月,我院用自制肺炎糖浆加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86例,并随机设单纯抗生索治疗的对照组83例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美;龚梦玉;许静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湿邪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可成为病理产物,从而引起多种病证.今对<金匮要略>中湿邪所致病证以及仲景治湿特点做如下总结:
作者:韩永刚;胡荫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1998~2001年笔者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同学的指导下翻阅了大量的当代名医在解放后至80年代初撰写的医案、医籍,并于1999年暑假、2000年春节短期在家乡将阅读医案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中医临床水平,使自己受益终生.
作者:丁敬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陈钢教授在临床上善于运用古代名方验方治疗疑难杂症,效验俱佳.笔者有幸跟随陈钢老师门诊,见陈师以辨病为经,辨证为纬,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相关西医病症,运用古代名方四神煎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陈师运用四神煎的治疗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宋良瑾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的价值.方法:将100例Ⅱ~Ⅲ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双侧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对照组50例采用肛裂切除术.观察术后伤口治愈率、愈合时间、远期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愈合时间、远期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可有效、完全治愈肛裂,同时具有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李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反佐,即以性能、功效相反的药物相配伍,以减少药物的偏烈之性,或减低某些药物的毒性,防止不良反应,如运用得当,常常可收到满意效果.兹结合临床,试谈笔者实际运用的一些体会.
作者:刘慰军;王宪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除风益损汤出自元末明初倪维德所著的<原机启微>一书,该方具有养血活血、除风益损之功,用治各种眼外伤.方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藁本、前胡、防风7味药组成.方中重用四物汤养血活血,养血而不滞,行血而不破,畅达肝血以养目窍;佐以前胡、藁本、防风祛风逐邪通络以助消瘀明目,三药合用,祛风而不燥,无伤阳之弊.风气通于肝,风药则能入肝,目系高位,非轻灵开发之药不能入,故此3味药,既为祛风逐邪而设,又有升引药力的作用.综观全方,因其配伍精当,效专力宏,故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眼外伤的治疗,疗效颇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潘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们运用川芎茶调散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2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何成华;许新晖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经临床实践证实,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方法,[1]现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主要节育措施之一,但约有7%~15%的妇女放置IUD后,出现月经异常、异常出血等副作用而停用,影响了IUD的使用率[2].近3年我们采用缩宫散治疗放置IUD后经期外阴道流血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凌翔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主治胸中血瘀证.后世医家不断发挥,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笔者运用此方辨证施治多种失眠,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牛珀至宝丹(NPZBD)与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以及两药合用(CNI)对内毒素休克大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外源性内毒素休克模型,分组观测NPZBD、IgY、CNI对内毒素休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NO、NOS的影响.结果: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血压都明显下降,而牛珀组、免鸡组、牛免组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其他组:血清中NO的含量模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免鸡组、牛免组、牛珀组(P<0.01);牛珀组、牛免组的NOS水平较模型组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IgY、NPZBD、CNI均能减轻内毒素休克大鼠的血压下降,抑制内毒素所诱导产生的NO、NOS,从而起到抗内毒素休克的作用.
作者:马超英;陈玉英;彭仁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我科自1990~2000年采用血罐疗法治疗此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春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乙型肝炎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治疗乙肝有其特色和优势.笔者临证30余年,现将对乙肝的认识与治疗,略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余应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笔者近年来以定喘汤加虫类药治疗哮喘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1~6岁,病程1~10天,22例曾在各大医院做过敏原检查为螨虫、蟑螂、尘埃、花粉等过敏),获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胡若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本科自2000年元月以来,先后共收治22例70岁以上老年性肺癌患者,均给予了中成药金复康口服液治疗半年以上,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勤元;陈颖兰;王迪进;刘敏知;蔡云;任剑;刘晖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痈是发生于皮肉之间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初期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热毒向深部及周围蔓延,不仅化脓增加病人开刀之苦,甚至发生内陷,威胁病人的生命.中医治痈很强调外治法,我院于1997年12月~2002年7月,在严密科研设计下进行黄石散外敷临床研究,并按完全随机法与鱼石脂油膏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继福;葛孝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灵枢>中有关古人骨度尺寸的记载,折合成现代公制长度单位,即1寸≈2.333cm,再在现代人躯体骨骼上进行比较验证,发现两者之间几乎吻合.有关肠度尺寸数据,先以1寸≈2.333cm折算,再以一个矫正系数0.597 3,所得数值与当今人体解剖学肠道长度也十分近似.从而显示了中医学源远流长,其深渊理论是建立在先人当时所能掌握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作者:陈匡时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芩、人参、当归、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等功用,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等各种疾病,临床运用较广泛,使用恰当,每收捷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周燕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从1998年9月以来,笔者采用运动配合弹拨法治疗岗上肌肌腱炎12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全晓彬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