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应生
患者程某,男,52岁,农民.右侧半身麻木近1年,经当地医院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当归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等近4周,口服ATP片等营养神经药物治疗2个月,均效果不明显,于2003年10月16日来诊.
作者:余秋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反佐,即以性能、功效相反的药物相配伍,以减少药物的偏烈之性,或减低某些药物的毒性,防止不良反应,如运用得当,常常可收到满意效果.兹结合临床,试谈笔者实际运用的一些体会.
作者:刘慰军;王宪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A(常规治疗)组34例和B(常规加丹参、黄芪治疗)组33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个月后监测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Spv)、脾静脉血流速度(Ss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蛋白(LN)各1次,并作对比分析.结果:B组Dpv、Dsv缩小,Spv、Ssv加速,Qpv、Qsv减少,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且HA、PCⅢ、LN有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丹参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改善肝纤维化有关.
作者:曾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除风益损汤出自元末明初倪维德所著的<原机启微>一书,该方具有养血活血、除风益损之功,用治各种眼外伤.方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藁本、前胡、防风7味药组成.方中重用四物汤养血活血,养血而不滞,行血而不破,畅达肝血以养目窍;佐以前胡、藁本、防风祛风逐邪通络以助消瘀明目,三药合用,祛风而不燥,无伤阳之弊.风气通于肝,风药则能入肝,目系高位,非轻灵开发之药不能入,故此3味药,既为祛风逐邪而设,又有升引药力的作用.综观全方,因其配伍精当,效专力宏,故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眼外伤的治疗,疗效颇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潘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由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痛、下肢麻木、行走困难等病症,是临床常见的疑难杂证,治之颇为棘手.吾经长期实践与总结,自拟木瓜四虫汤用于此疾,已取得显著成效,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痛苦.
作者:胡美根;李镍;钱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主治胸中血瘀证.后世医家不断发挥,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笔者运用此方辨证施治多种失眠,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所造成的腰腿痛临床症候群,是一种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多发于中青年人.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负重努腰或腰部闪扭所致突然发病,或使原有较轻症状骤然加重.起病较急,以剧烈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为特点,活动明显受限,患者往往不敢随意活动腰部,站立、行走困难,严重时需卧床且不敢完成床上翻身动作.1997年10月至2004年3月笔者采用清热利水法结合牵引按摩,非手术治疗7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夏雄智;李顺华;赖茂廷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的价值.方法:将100例Ⅱ~Ⅲ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双侧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对照组50例采用肛裂切除术.观察术后伤口治愈率、愈合时间、远期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愈合时间、远期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可有效、完全治愈肛裂,同时具有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李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子宫腔内粘连(IUA)由Asherman于1948年首次提出,多见于各种宫腔内操作如人工流产、诊刮、剖宫产术后引起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腹痛(痛经)、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稳定,本研究着重探讨如何提高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长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自2002年10月~2003年10月,笔者运用自拟方复方鼻炎汤内服与外熏相结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经临床实践证实,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方法,[1]现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主要节育措施之一,但约有7%~15%的妇女放置IUD后,出现月经异常、异常出血等副作用而停用,影响了IUD的使用率[2].近3年我们采用缩宫散治疗放置IUD后经期外阴道流血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凌翔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本科自2000年元月以来,先后共收治22例70岁以上老年性肺癌患者,均给予了中成药金复康口服液治疗半年以上,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勤元;陈颖兰;王迪进;刘敏知;蔡云;任剑;刘晖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本人就1999年~2003年间综合治疗该病5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与同道共商.
作者:梁建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灵枢>中有关古人骨度尺寸的记载,折合成现代公制长度单位,即1寸≈2.333cm,再在现代人躯体骨骼上进行比较验证,发现两者之间几乎吻合.有关肠度尺寸数据,先以1寸≈2.333cm折算,再以一个矫正系数0.597 3,所得数值与当今人体解剖学肠道长度也十分近似.从而显示了中医学源远流长,其深渊理论是建立在先人当时所能掌握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作者:陈匡时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陈钢教授在临床上善于运用古代名方验方治疗疑难杂症,效验俱佳.笔者有幸跟随陈钢老师门诊,见陈师以辨病为经,辨证为纬,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相关西医病症,运用古代名方四神煎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陈师运用四神煎的治疗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宋良瑾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笔者自1996年始用自拟蚕苡汤加减治疗骨质增生证14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2例,均行X线摄片确诊,经CT检查排外椎间盘突出.其中男82例,女60例;年龄34~72岁,其中34~40岁41例,41~50岁63例,51~60岁34例,61岁以上4例;病程1~6个月47例,6~12个月72例,1年以上23例;颈椎增生者49例,腰椎增生者93例;湿热型(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24例,寒湿型(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118例.
作者:张显智;晏星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1年来,笔者应用通窍鼻炎片(一音利,江西博士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鼻窦炎40例,疗效明显.
作者:申清涛;程秀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按六经类方,即将<伤寒论>方按六经分类,这种分类法较早见于元·王好古<阴证略例>及喻昌<尚论后篇>,而对这种分类法发明较多的是清代的柯琴.略述如下:
作者:杨金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笔者近年来以定喘汤加虫类药治疗哮喘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1~6岁,病程1~10天,22例曾在各大医院做过敏原检查为螨虫、蟑螂、尘埃、花粉等过敏),获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胡若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1998~2001年笔者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同学的指导下翻阅了大量的当代名医在解放后至80年代初撰写的医案、医籍,并于1999年暑假、2000年春节短期在家乡将阅读医案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中医临床水平,使自己受益终生.
作者:丁敬远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