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窍鼻炎片治疗鼻窦炎40例

申清涛;程秀凤

关键词:通窍鼻炎片, 鼻窦炎
摘要:1年来,笔者应用通窍鼻炎片(一音利,江西博士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鼻窦炎40例,疗效明显.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定喘汤加虫类药治疗小儿哮喘50例

    笔者近年来以定喘汤加虫类药治疗哮喘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1~6岁,病程1~10天,22例曾在各大医院做过敏原检查为螨虫、蟑螂、尘埃、花粉等过敏),获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胡若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对于《内经·灵枢》骨度、肠度的验证分析

    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灵枢>中有关古人骨度尺寸的记载,折合成现代公制长度单位,即1寸≈2.333cm,再在现代人躯体骨骼上进行比较验证,发现两者之间几乎吻合.有关肠度尺寸数据,先以1寸≈2.333cm折算,再以一个矫正系数0.597 3,所得数值与当今人体解剖学肠道长度也十分近似.从而显示了中医学源远流长,其深渊理论是建立在先人当时所能掌握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作者:陈匡时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老年性阴道炎多见于老年妇女,也发生于卵巢功能衰退、卵巢手术切除后的雌激素缺乏的中年妇女.目前国内多采用少量雌激素软膏外用及口服雌激素替代疗法,远期疗效不甚满意,复发率较高及有增加阴道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芬;杨京;熊小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除风益损汤对眼外伤应用举隅

    除风益损汤出自元末明初倪维德所著的<原机启微>一书,该方具有养血活血、除风益损之功,用治各种眼外伤.方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藁本、前胡、防风7味药组成.方中重用四物汤养血活血,养血而不滞,行血而不破,畅达肝血以养目窍;佐以前胡、藁本、防风祛风逐邪通络以助消瘀明目,三药合用,祛风而不燥,无伤阳之弊.风气通于肝,风药则能入肝,目系高位,非轻灵开发之药不能入,故此3味药,既为祛风逐邪而设,又有升引药力的作用.综观全方,因其配伍精当,效专力宏,故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眼外伤的治疗,疗效颇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潘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加味桂枝汤治疗半身麻木验案1例

    患者程某,男,52岁,农民.右侧半身麻木近1年,经当地医院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当归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等近4周,口服ATP片等营养神经药物治疗2个月,均效果不明显,于2003年10月16日来诊.

    作者:余秋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罐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我科自1990~2000年采用血罐疗法治疗此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春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陈钢运用四神煎的临床经验

    成都中医药大学陈钢教授在临床上善于运用古代名方验方治疗疑难杂症,效验俱佳.笔者有幸跟随陈钢老师门诊,见陈师以辨病为经,辨证为纬,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相关西医病症,运用古代名方四神煎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陈师运用四神煎的治疗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宋良瑾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川芎茶调散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2例

    我们运用川芎茶调散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2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何成华;许新晖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金复康口服液治疗老年性肺癌22例疗效观察

    本科自2000年元月以来,先后共收治22例70岁以上老年性肺癌患者,均给予了中成药金复康口服液治疗半年以上,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勤元;陈颖兰;王迪进;刘敏知;蔡云;任剑;刘晖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紫癜5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治疗5例皮肤紫癜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在20~30岁,病程大多初发,均有自发性出血表现.

    作者:王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治疗Ⅱ~Ⅲ期肛裂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的价值.方法:将100例Ⅱ~Ⅲ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双侧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对照组50例采用肛裂切除术.观察术后伤口治愈率、愈合时间、远期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愈合时间、远期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可有效、完全治愈肛裂,同时具有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李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清瘟解毒汤治疗流感B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瘟解毒汤对流感B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严格按要求入选病例62人,分别给予清瘟解毒汤及病毒唑含片治疗,观察病人用药后发热等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清瘟解毒汤组总有效率高达83.87%,退热时间为(2.13±1.26)天,优于西药组.结论:清瘟解毒是治疗流感B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清瘟解毒汤则为临床有效方剂.

    作者:廖欣;杨清;曲敬来;高雪;罗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反佐运用初探

    反佐,即以性能、功效相反的药物相配伍,以减少药物的偏烈之性,或减低某些药物的毒性,防止不良反应,如运用得当,常常可收到满意效果.兹结合临床,试谈笔者实际运用的一些体会.

    作者:刘慰军;王宪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致康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出血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由于其安全、有效、方便,并可以避免手术操作痛苦,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据报导完全流产率可达90%以上[1].但还存在着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出血过多等问题,一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我们用致康胶囊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导如下.

    作者:吴洁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柯琴六经类方法的由来及意义

    按六经类方,即将<伤寒论>方按六经分类,这种分类法较早见于元·王好古<阴证略例>及喻昌<尚论后篇>,而对这种分类法发明较多的是清代的柯琴.略述如下:

    作者:杨金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黄石散的外敷临床研究

    痈是发生于皮肉之间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初期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热毒向深部及周围蔓延,不仅化脓增加病人开刀之苦,甚至发生内陷,威胁病人的生命.中医治痈很强调外治法,我院于1997年12月~2002年7月,在严密科研设计下进行黄石散外敷临床研究,并按完全随机法与鱼石脂油膏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继福;葛孝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黄芪、丹参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A(常规治疗)组34例和B(常规加丹参、黄芪治疗)组33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个月后监测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Spv)、脾静脉血流速度(Ss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蛋白(LN)各1次,并作对比分析.结果:B组Dpv、Dsv缩小,Spv、Ssv加速,Qpv、Qsv减少,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且HA、PCⅢ、LN有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丹参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改善肝纤维化有关.

    作者:曾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复方鼻炎汤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

    自2002年10月~2003年10月,笔者运用自拟方复方鼻炎汤内服与外熏相结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乙肝证治心得

    乙型肝炎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治疗乙肝有其特色和优势.笔者临证30余年,现将对乙肝的认识与治疗,略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余应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运动配合弹拨法治疗岗上肌肌腱炎

    从1998年9月以来,笔者采用运动配合弹拨法治疗岗上肌肌腱炎12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全晓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