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肾祛毒药饼外敷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

蔡浔远;吴国庆;饶晓明

关键词:益肾祛毒饼, 外治法, 慢性肾衰竭
摘要:我们自1997年12月至2003年12月用益肾祛毒药饼外敷治疗30例慢性肾衰竭(CRF)非透析期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复脉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以下简称窦缓)是指每分钟心率少于60次,常见头晕、心悸、胸闷、憋气等症状.近两年本人自拟复脉汤治疗窦缓5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摘典型病例如下:

    作者:李斌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泄120例

    笔者自2000年3月~2002年10月连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泄1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年龄21~54岁;病程1个月~5年;已婚106例,未婚14例;有手淫史82例,包皮过长者5例.所有病例诊断参照美国精神病协会颁布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中早泄诊断标准.其中阴茎接触阴道口即射精23例,阴茎一插入阴道口即射精34例,性交不足2分钟即射精者63例.所有患者体检外生殖器官发育正常,阴囊内容物触诊无异常,前列腺肛检正常,小便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均正常,均无勃起障碍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作者:金兆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中枢性呃逆128例

    中枢性呃逆,多由于颅内疾患,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呼吸中枢、脑干迷走神经和颈髓所致,症状顽固.西医多采用利他林、东莨菪碱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笔者自2000年1月以来,采用针刺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小胸陷汤方证证治规律研究

    小陷胸汤方为东汉医家张仲景为治疗痰热互结所致小结胸证而创制.但原文论述简单,在临床运用中掌握较困难,有关小陷胸汤证的病机、病位及临床运用中辨证论治规律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从而使其更好应用于临床.本文特选取古今医案991例,从发病规律、症状、舌脉、病因病机、加减用药等多方面做出统计分析,以研究小陷胸汤方证的证治规律.

    作者:郑艳华;蒋小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医敷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现代医学将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之痛经称为原发性痛经,此多见于未婚青年以及婚后未育者.笔者曾采用中药敷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学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与气虚血瘀相关性探讨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难治病.本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胃镜与病理,特别是病理为诊断本病的直接依据.西医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逆转萎缩的方法.中医中药的治疗则能使轻、中度的病理改变减轻,甚至逆转.以下就中医气虚血瘀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作者:胡敏;纪云西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针刺绝骨加川芎醋浸液治疗跟骨骨刺症50例

    我们采用针刺绝骨穴加用川芎醋浸液热敷患部的方法,治疗跟骨骨刺症患者5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单侧骨刺者41例,双侧骨刺者9例;病程长者5年,短者1周;年龄20~60岁.均经摄片证实,跟骨结节处骨刺形成.

    作者:刘敏勇;张琴;褚祖芝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温肾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肾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温肾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以益气活血通络法中汇糖脉康冲剂作为对照治疗30例,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后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纤维蛋白元、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明显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敏;杨宏杰;林晓;张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敛汗汤治疗盗汗80例

    笔者在1997年至2003年,自拟敛汗汤治疗盗汗80例,并与虚汗停治疗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门诊,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睡眠中汗出,醒后自止为盗汗的标准选择病例,并排除结核、甲亢、佝偻病、感染等疾病患者.以就诊先后为序分为两组.

    作者:葛亚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58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1998年4月至2004年4月共收治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58例,均符合1983年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的诊断标准,死亡15例,病死率26%,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天球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心痛宁加味方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随着现代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发展,中药所具有的改善心肌缺血、调节舒缩血管活性多肽的作用已经被证实[1],且避免了西药的较大副作用,适于长期服用.我院沈宝藩教授在继承张仲景<金匮要略>理论及历代医家经验基础上,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创立的由传统中草药和新疆民族药共同组成的心痛宁加味方,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课题从动物实验方面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

    作者:李鹏;沈宝藩;何立人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补肾排石汤治尿路结石61例

    我自1994年以来,用自拟补肾排石汤加味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6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1例,男42例,女19例;年龄20~72岁,其中20~40岁者36例,41岁以上者25例.病程长11年,短6天;肾结石22例(肾上、中段结石16例,肾下段结石6例),肾合并输尿管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17例,膀胱结石2例,肾结石合并肾积水3例,肾输尿管多发性结石1例;结石大1.8 cm×1.5 cm,小0.5 cm×0.4 cm.

    作者:易瑶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45例

    近年来笔者试用<医林改错>的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45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均为门诊病例,20岁以下5例,20~30岁27例,31~40岁10例,41~48岁3例,平均年龄27岁;病程长13年,短5个月,平均3.6年;已婚29例,未婚16例;脑力劳动为主38例,体力劳动为主7例;手淫史15例,嗜酒10例.

    作者:许锐乾;陈明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早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自1999年以来,收集初次诊断2型糖尿病人较完整的病例资料22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大80岁,小40岁,平均51岁.初次确诊时空腹血糖(10.8±2.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2±1.9)mmol/L.全部病例按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和脾虚湿停型,分别给予祝氏益气养阴方和七味白术散加减.西药给予口服拜糖平50 mg、美迪康0.25 g,3次/日口服.

    作者:胡齐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玉枢丹治疗内儿科急症的临床体会

    玉枢丹,又名太乙紫金锭,方出明代万全<片玉心书>.据文献记载本品具有较强的解毒辟秽、开窍醒神的作用,主要用治湿热秽浊壅阻中焦,窍闭神昏诸症.笔者在治疗内儿科急症时善用玉枢丹配方使用,取得较好疗效,现简述于下.

    作者:黄模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学习著名中医学家治疗外感热病的体会

    笔者通过学习著名中医学家的论述,知道伤寒、时病、温疫同属广义伤寒范畴,同属外感热病,只是病邪性质不同.伤寒是感受寒邪或阳虚易感寒邪而致病;时病是感受热邪或寒邪久蕴化热而致病;温疫是由一种非常剧列的疫毒直犯人体所致的传染病.

    作者:彭述均;彭万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王绍和对乳糜腹水的论治

    家父王绍和(1914~1996)解放前就读于镇江医政学院,解放后系江苏省中医学校(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一生研治丝虫性乳糜尿,成绩卓著,获省劳模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从医六十多年,也收治了数量相当的乳糜腹水患者,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护理康复等多方面都有新立论,现整理如下谨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兆军;王兆凯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2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简称ICP),以妊娠期出现瘙痒及黄疸为特点,对母婴均产生不良影响.据报道,国内ICP发生率为4.4%.我院2000~2002年共收治ICP病人2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俞丽萍;孙星火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化疗引起的肝损害30例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应用普遍,化疗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亦十分常见,本人应用疏肝健脾中药联合甘利欣、肝泰乐、肌苷与单用西药甘利欣、肝泰乐、肌苷保肝治疗作对照比较,发现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章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大黄饮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0例

    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多的表现,包括症状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两大类.本文50例均为单纯性肥胖症.由于肥胖引起许多疾病:肥胖者中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肥胖者;体重超重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是非超重者的3倍;体重增加超过标准体重30%,则是10年内患冠心病的信号.两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大黄饮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金继先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