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彦红;丁舸
近年来,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质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治疗36例(38只眼),其中男23例25只眼,女性13例13只眼;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1岁;初发者14例,复发者22例24只眼;就诊时病程3~45天,平均11天.
作者:万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在突尼斯克比里医院援外工作2年期间,见当地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不少患者因长期服用降压药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耐受性而影响疗效.因此,配合心内科对一些用药效果不佳的患者,采用点刺耳后降压沟为主予以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选频;郑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视为绝经前后诸症,临床表现多样化,有乳房胀痛、头痛、烘热汗出等诸多症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绝经期妇女出现了以上类似的症状.
作者:孙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损伤之症,皆从血论,或从肝、从肾论治,肝主筋,肾主骨,故历代医家疗伤,皆从肝肾入手.然健脾以化生气血,滋养肝肾,亦为骨伤治疗之大要.兹将临床治验举隅四则,乞同道斧正.
作者:姜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理气药,多辛香走窜,能疏理气机.其在不同的方剂中,配伍意义亦各异,现阐述如下:1行气则湿化湿属阴邪,其性重浊粘腻,易阻碍气机,而气滞不行,又使湿邪不得运化.然湿邪又有内、外湿之分,不论何湿皆须配伍理气之品,以求气行则湿行,气化则湿化.
作者:熊彦红;丁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经针刺及药物治疗后可痊愈.但少数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久治不愈(一般指6个月以上)即可称之为顽固性面瘫,临床上往往很难治愈.我院自1997年12月到2001年12月,通过对3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运用多针浅刺加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萍兰;王栗新;杨燕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针推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52例,与常规针灸治疗同类型病例30例对照观察,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何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粘膜固有腺萎缩为突出病变,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以及炎症反应的消化道慢性疾病.笔者采用自拟芪莪白及汤治疗CAG 6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坦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陈瑞春教授为著名经方专家,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应用五苓散方强调从其病机入手,不要囿于<伤寒论>蓄水证之说,临床上大大拓宽了五苓散之运用,起到药到病除之效.我有幸跟师学习,观其用方用药,现仅举几例以说明.
作者:郑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已故老中医杨发祥享年八旬,行医六十余载,勤于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妇科病症,疗效卓著,影响深广.尤精不孕症治,兹搜集两案,整理于后,特表纪念.
作者:杨健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跟随导师周士源教授治疗因排卵功能障碍所致不孕症,采用针灸及中药结合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现将其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爱青;周士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一贯煎出自<续名医类案>,为魏之琇方,具滋阴疏肝作用,原方用于肝肾阴虚、气滞不运所致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及疝气瘕聚等症.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偏头痛、心悸、消化性溃疡及术后肠粘连等病,疗效亦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元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古以来,川芎一直是临床处方中的常用药、基本药.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
作者:李瑛;刘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的治疗和肾脏保护作用.方法:比较雷公藤多甙加非透析治疗(雷公藤组)与非透析治疗(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BUN、Scr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时BUN、Scr、24小时尿蛋白雷公藤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月时雷公藤组24小时尿蛋白、BUN、S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能提高慢性肾功能不全伴尿蛋白的疗效,减轻肾脏损害,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煜华;高燕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蔡灿林主任医师为江西省名中医,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医疗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参加首批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学习,师承江西中医学院洪广祥教授,对肺系疾病的治疗造诣颇深,临床善于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内科疾病,兹录数例如下:
作者:胡齐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王苑英先生,生前系江西省著名老中医,具有丰富临床实践与教学经验.现特整理愚随师临证治愈1例脑外伤致头部大血肿且昏迷之危重病例,兹述如下:
作者:王义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补肾法是治疗中风病的主要治法之一,本文试从肾与脑的关系探讨从肾论治中风,选用补肾益阴、补肾壮阳、阴阳双补、滋肾平肝、滋肾填精、补肾活血、补肾化痰等八种方法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邹立华;江冠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对化疗虽然敏感,但其公认一线化疗方案CHOP诱导缓解率一直难以突破,或缓解后容易复发.笔者以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以探索提高NHL的疗效以及降低化疗毒性,现将73例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定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65年初的一天,我在解放街邂逅吴老师,他推着妻子,正从县医院看病回来.他满脸焦虑,说其妻子发热十天不退,诊断不清楚,西医某某、中医某某都治过,今天是请王老中医看的,还不知行不行?问她症状,他说:发热,怕风,头痛头昏身酸,口苦,不想吃,胸闷,作呕.
作者:朱炳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以自拟麻赭汤为主治疗眩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