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对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研究概况

陆飞鹏

关键词:男性生殖功能障碍, 综述, 中医药疗法
摘要:男性性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中医药在防治这一病症中有独特的方法与功效,随着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已经从传统肾虚证,以补阴、补阳等抽象概念深入到细胞/分子的水平阐述肾虚与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关系及揭示中医药调整肾阴阳而防治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客观联系,现概述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

    用葛根素治疗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2周,并进行用药前后Scr、BUN及Ccr的比较。结果: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病人,经葛根素治疗后BUN和Scr明显下降(P<0.05),Ccr明显上升(P<0.05);而肾功能衰竭期病人经葛根素治疗1个疗程后,其BUN、Scr、Ccr没有明显改善(P>0.05)。

    作者:鄢艳;王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体会

    病毒性心肌炎为常见心血管病之一,中医对本病的发病及其病机转化过程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即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气阴亏虚、邪毒犯心、心神失养是其重要病理机转。急性期多因感受外邪引起,治疗当以祛邪为主;恢复期邪气始退,正气已伤,治疗以扶正为主,兼祛余邪;慢性期邪毒伤正,临床常见气阴两虚,并有络脉运行受阻,治疗以益气养阴,佐以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其中气阴两虚证不仅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内因,还是病变的必然结果,存在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此,生脉饮、炙甘草汤为临床上的常用方剂。但是,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一些病人表现出血瘀胸中为主的证候,对此类患者笔者以活血化瘀法为主,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振涛;朱明军;史小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骨折

    我院从1995年1月~2001年3月,采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于仲嘉教授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陈旧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共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志强;杨源中;李民;王亚生;徐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近况

    腰腿痛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瑞典的统计资料表明,腰痛在轻劳动者中占53%,在重劳动者中占64%,腰痛患者有35%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目前认为,本病约占腰痛门诊就医的10%~15%,占因腰痛住院治疗者25%~40%。本病自1934年被描述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对其发生的生物力学基础、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诊疗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兹就近年来对LDH的一些新的认识作一综述。……

    作者:李素明;周福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磁朱丸加味治疗痫证

    方剂组成:胆南星40 g,黄芩40 g,磁石60 g,代赭石30g,朱砂20 g,全蝎30 g,蜈蚣6 g,白芍14 g,神曲20 g,甘草6g。上药共研细末,装胶囊备用,每粒0.5 g,每次服5 g,每日2次,疗程90天。……

    作者:魏绪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味四妙散对痛风血尿酸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8年以来,根据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的临床特点,应用加味四妙散治疗22例,疗程中未服用排尿酸及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经服用加味四妙散后,血尿酸下降迅速,疼痛迅速缓解,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时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6例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学称为“绝经”或“经断前后诸证”,是妇女50岁左右常见病之一。笔者在二十余年的临床中,选用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6例,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方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治愈系统性硬皮病1例

    刘某某,男,37岁,2001年4月10日初诊,患者四肢皮肤肿胀,颜面部有浮肿发紧感,逐渐僵硬,并且由四肢远端向近端蔓延,曾在我市多家医院确诊为“硬皮病”,经予雷公藤多甙片、复方丹参等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病情逐渐加重。近4个月来自觉四肢僵硬、发紧,神疲乏力,双下肢软弱,行走困难,张口受限,吞咽不利,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作者:周绎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

    自1999~2001年,笔者运用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0~74岁,平均52岁;病程短为7天,长20年。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病程短为8天,长20年。两组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应杰;范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拟当归芍麦汤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临床观察

    高泌乳素血症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溢乳、不孕等症状。为探讨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笔者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自拟当归芍麦汤治疗,并设立对照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药对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研究概况

    男性性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中医药在防治这一病症中有独特的方法与功效,随着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已经从传统肾虚证,以补阴、补阳等抽象概念深入到细胞/分子的水平阐述肾虚与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关系及揭示中医药调整肾阴阳而防治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客观联系,现概述如下:……

    作者:陆飞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紫草冰片油在皮肤科中的应用简介

    1 制备 组成:紫草100 g,冰片50 g,芝麻油500 g。油沸腾后,先将紫草放入,文火煎至焦黄,稍后除去药渣,等油温而不凉时,再把研细的冰片放入,搅拌澄清为度,而后分装到每个20 mL的洁净玻璃瓶中密封备用。……

    作者:刘惠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棱针耳部放血配合抗生素治疗麦粒肿

    我院自2000年4月~2001年10月采用三棱针耳部放血配合抗生素治疗麦粒肿30例疗效满意。本组年龄4~30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病程1~3天。选患侧耳部按摩至充血,常规消毒,用消毒的三棱针点刺耳甲艇、耳甲腔6~8针及点刺耳尖,挤压放血数滴,上眼睑患病取耳甲艇及耳尖,下眼睑患病取耳甲腔及耳尖。放血完毕,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酌情配合红霉素0.25 g(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30~50mg),每日3次,口服。脓肿形成者,予切开引流。……

    作者:黄国忠;林一雄;林天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鼻渊舒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

    慢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性或粘脓性涕,伴头痛、头晕,嗅觉及记忆力减退,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身体健康,尤其为青少年患者所苦恼。我科应用鼻渊舒口服液(成都中医药大学华神制药厂生产)进行超声雾化以及口服鼻渊舒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晖;李华;林丽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拟益气养阴固本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对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养阴固本汤,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化疗同时应用自拟益气养阴固本汤虽不能明显提高化疗疗效,但具一定减毒作用,并有利于体力状况改善。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的同时加用自拟益气养阴固本汤可减轻化疗部分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王兆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味二参汤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是我们急诊科的常见疾病,病情复杂,治疗有一定难度。笔者1998~2001年对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加味二参汤治疗,并同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邱振伟;任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咳嗽从肝论治的体会

    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说明咳嗽一症,不但是肺脏功能失调所致,而且其他脏器的变化均可影响及肺而引起咳嗽。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咳嗽时,每每加入治肝之品,总能见到一些奇效,特介绍如下。……

    作者:陈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膈下逐瘀汤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膈下逐瘀汤由炒灵脂、当归、川芎、桃仁泥、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甘草、香附、红花、枳壳组成,《医林改错》云:“此方治腹部积块疼痛或不痛,小儿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等。”辨证要点:(1)所见经血其色或黑或紫,其质有块;(2)腹痛,少腹尤甚,多见绞痛、冷痛、胀痛或刺痛,痛处不移,且疼痛拒按;(3)瘀结不散,瘀久成块,故腹腔可触到积块;(4)舌尖、边或体有瘀点或瘀斑,或舌质紫暗,脉沉弦或沉涩。……

    作者:朱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刮痧、拔罐、推拿临床运用举隅

    例1.章某某,女,70岁,2000年8月6日就诊。患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6年,多处求医,疗效不显。曾经温州某院颅多普勒检测诊断为颈椎动脉硬化症。开始治疗时经打针、吃药能缓解病情。3年后用同样药物难以取效,且病情越来越严重,终日头晕眼花,血压升高,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作者:方以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灸加神灯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163例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属中医痹证范畴,由风寒湿邪及劳损、外伤等所致。可发生在一侧或双侧,患侧关节可出现疼痛、弹响、张口受限、咀嚼肌酸胀无力,关节区肌肉压痛,但不红肿。针灸治疗可使颞下颌关节拘紧的筋脉放松,气血阻滞的经脉畅通,由“通则不痛”而痊愈。笔者于1998年以来用针灸加神灯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16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