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丽霞;吕萍;黄倩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好发于初冬与早春季节,以外界环境寒冷、潮湿为诱因,寒暖急变时更易发生。有遗传趋势,存在着个体差异,儿童、妇女好发,易患冻疮者,末梢循环差,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糜烂、溃疡并发感染,发病期间影响工作和睡眠,给患者造成经济与精神负担。笔者自制冻疮灵搽剂治疗冻疮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秀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桂枝茯苓丸治疗青春期功血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全方由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组成,具有化瘀消癥之功,专为妇人素有癥块、妊娠胎动、漏下不止而设。笔者临床应用本方,改丸为汤,加味治疗青春期功血,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太明;吴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常常伴有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易复发和易产生新的心律失常的弊端,疗效往往不令人满意。我们从2000年起,运用苏中制药厂生产的生脉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心律失常39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昶;马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自1996年3月~2001年2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所致者除外)患者9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曹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肝病科王育群主任医师从事教学、临床40多年,学验颇丰,尤善治疗慢性肝炎,对慢性乙肝的治疗匠心独运,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学习,获益颇丰,现将其诊疗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蒋幼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宋·钱乙所创的七味白术散,方由人参、炒白术、茯苓、甘草、藿香、木香、葛根七味药物组成,用治小儿腹泻的临床效价较高。据笔者体会,临床随证加减,确有得心应手之效。……
作者:陈启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浮针疗法是一种治疗痛证的新型针灸疗法,笔者运用其法治疗网球肘引起的疼痛症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收治网球肘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小17岁,大62岁;病程短7天,长1年。诊断要点:肱骨外上髁及肱桡关节附近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点。X线检查排外骨折等骨质破坏情况。……
作者:吴建华;王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于2001年1月~2002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咏红;叶革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一书中,其药物组成有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陈皮、黑芥穗、柴胡、甘草,是专为脾虚带下之症而设。本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方中药物进行调整、加减,治疗脾虚、肾虚、湿热或其他感染所致的带下病,取得了确切疗效,并对各型带下病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蒋清;赵相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医临床施治的八法中,下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下剂中包括寒下、温下、润下、逐水等几个方面。实践证明,通腑攻下,在临床运用上已遍及六淫七情、脏腑致病的各个方面。以西医的病名来看,则可列举出急性热病,以及急腹症一百多种,这些急性热病与急腹症,大多采取攻逐邪热的寒下法运用于临床,其中润下、逐水两法则偶尔运用,而温下法临床采用的机会不多。兹就本人对温下法谈点体会和认识。……
作者:朱愉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古人云:“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女“天癸”早至已不乏其人。由于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气血未足,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属稚阴稚阳之体,对天癸的早至机体一时难以适应,于是出现一系列月经不调的证候。本人就临床所见浅析病因证治于下:……
作者:梁建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李杲(公元1180~1251),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其深研《内经》、《难经》,著作《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并首倡阴火论,制甘温除热法,临床用之多验。然而,由于其对于“阴火”一词论述不太明确,以致后世医家至今多有争议,本文就阴火之本质作一探讨。……
作者:王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2001年1~12月应用我院自制的五黄油外用治疗渗出性皮炎湿疹7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均来自我院皮肤科及小儿科,其中接触性皮炎52例,年龄16~68岁,平均(28±16.5)岁;病程1~6天,平均(2.3±1.6)天;皮损头面46例,腋下4例,上下肢各……
作者:魏筱华;刘旭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清代医家王清任,主倡瘀血学说,强调瘀血之症与元气有密切关系。其曰:“元气虚,经络自然空虚。”“血无气载则必瘀凝。”此时徒化瘀则愈伤元气,徒补气则瘀难速解,唯益气与化瘀两法兼顾,方可中鹄。据此,王氏创补阳还五汤,验之临床,功德殊多,后学深受启迪。近年来,笔者研习王氏理论,于临证中,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引申运用,以益气化瘀为主,兼配其它治法,治疗一些疑难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择验案六则于下,以求教正。……
作者:何顺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医界一代伟人”张锡纯毕生研究中医学的心血结晶。全书共分8期30卷,内容广泛,有药物讲义,有医话,有医案,十分详尽,且通俗易懂,极具临床指导价值。不少内容是张氏从临证体验出来的实录,“大气下陷”理论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首次提出“大气下陷”证,而且对“大气下陷”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验案均有详细地论述。……
作者:涂莉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夜行症,是以患者睡眠中起床行走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甘麦大枣汤治疗本症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特介绍于后,供同道参考。……
作者:桂玉萍;李志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李某,女,46岁,退休,主因“关节疼痛1年余”入院。发病前因家庭纠纷,使之情志一直抑郁,时经半载,出现关节胀痛,伸屈不利,站立后不易坐下,坐着就不易立起,手指麻木,偶尔四肢挛急,双手不能上举,足趾颜色紫暗,生活亦难自理。关节痛处无红肿、灼热,症状轻重与气候变化无关,伴有胸胁胀痛,失眠心悸,面容痛苦,表情忧虑,心肺未见异常,双下肢不肿,四肢无畸形,纳食、二便欠佳,舌质暗红、少……
作者:晏凤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药经辅料炮制后,在性味、归经、功效、作用趋向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大限度地发挥疗效。中药加入辅料用不同方法炮制,可借助辅料发挥协同、调节作用,使固有性能有所损益,以尽量符合治疗要求。如苦寒药大黄、黄连通常气薄味厚,通过酒制,利用酒的辛热行散作用,既可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又可使其寒而不滞,更好地发挥清热泻火的作用。活血药酒制可使作用增强而力速,适用于瘀阻脉络、肿痛较剧或时间较短而速散者。滋腻药物也是……
作者:吕宇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明显增多。本病属于中医的“石淋”、“砂淋”、癃闭”等范畴。笔者采用活血通瘀排石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旭;饶克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真武汤是《伤寒论》著名方剂之一,其药物组成为“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为治阳虚水泛的有效方剂,后世医家对该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广泛应用到临床中去。……
作者:熊莉华;李赛美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