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乐贤应用“六合穴”经验总结

单人骧

关键词:六合穴, 临床应用
摘要:先父单乐贤生前系江西名老中医,南昌市针灸界老前辈,行医教学四十余年,临床疗效卓著,如桴应鼓,今整理补充他的遗著,以飧读者。 “六合穴”始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它是古人经验的总结。为什么有的分布在本……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痹证87例临床观察

    痹证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后,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肌肉、筋骨、关节等处酸痛、麻木、重着或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证。笔者十多年来采用活络效灵丹在活血通络的基础上按辨证加味治疗各种痹证8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万根保;陶炳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唐汉钧治疗外科杂病经验拾萃

    上海中医药大学唐汉钧教授从医近40年,擅治外科杂病。其临床精于辨证,内外合治,选方用药有理有据,运用灵活,每有独到之处。本人有幸跟师于唐教授,感受颇深,兹将其治疗外科杂病的部分经验整理介绍如下,以窥一斑。 1 桥本氏甲状腺炎 李某,女,46岁,因右颈部肿块4月余于2002年……

    作者:王万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克氏针加钢丝捆扎治疗髌骨骨折体会

    我院自1992~2002年采用2枚克氏针平行穿针加钢丝捆扎治疗髌骨骨折10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8例中,男85例,女23例;年龄19~48岁;单纯横形或斜形骨折85例,伴粉碎性骨折19例,其中陈旧性骨折3例。……

    作者:曾新;连佩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总目次、启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黄疸验案一则启示

    卢某某,女,28岁,2001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1周前出现胃脘疼痛,痞满不适,在当地医院以胃病治疗,症状逐渐加剧,3天来出现身黄、目黄、尿黄,呈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查体:巩膜及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心肺(一),肝脾(一),肝区叩击痛(+);血WBC 14.3×109。肝功能TBil 91.7……

    作者:朱新辉;吴淑珍;江小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三七总甙片治疗高血粘度25例疗效观察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三七总甙片治疗高血粘度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5例患者均为我院1998年8月~1999年6月的门诊病人,凡血液流变学检查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者均列为观察对象,女性20例,男性5例;年龄40~50岁2例,51~60岁8例,61~70岁12例,71岁以上3例。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作血液流变学检……

    作者:周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12例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门诊中极为常见的病例,由此而引起的绞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为了提高治愈率,既见效快,又经济、痛苦少,笔者采用一种集药物、电针、跳绳、拍打腰骶部等的综合疗法,自1995年至现在,有完整资料记载的112例病例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73例,女性……

    作者:涂桂堂;陈宗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为了让中药走出国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准确反映中药疗效的质量评价的新方法。中药指纹图谱因其具有整体性、模糊性和可以量化的特点,可以充分地、全面地反映中药的整体质量,是目前佳的控制中药质量的模式,也是国际公认的科学评价中药质量的方法。本文就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

    作者:宋国跃;尹小英;罗永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古人谈“和乐”平心,“淫声”致病

    在春秋时代,晋平公得病,求医于秦,秦医和前往治疗,并说:“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固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有繁手淫声,滔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己,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韬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其“中声”是指适中之声,不快不慢、不强不弱的由五声音阶作成的乐曲;“繁手淫声”则是指那些技巧复杂,音响杂乱的音乐,明确指出什么……

    作者:聂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通络开痹片致中毒急救1例

    通络开痹片系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成药,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散结之功,其主要成分为马钱子粉、川牛膝、当归、全蝎等。常规用量:每日1次,每次3片。虽使用说明提示个别患者可以发生头晕,舌、唇麻,肌肉抽动,全身发紧感,但临床运用出现不良反应者极少。笔者近两年临证用该药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共35例,遇上1例因过量……

    作者:林元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面瘫60例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从2000年3月~2001年12月共治疗面瘫患者60例,均为单侧发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9~72岁,平均52岁;病程3~56天。 2 治疗方法 2.1 选穴 (1)近取患侧阳白、颧髂、颊车、地仓,远取对侧合谷。(2)近取头维、迎香、下关、大迎,远取足三里。……

    作者:许燕华;杨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临床观察

    近3年来笔者配合本院肝胆外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个病例均经相关理化检查确诊,并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9~67岁,平均49.1岁。发病诱因为胆……

    作者:魏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加灸足三里治疗糖尿病腹泻临床观察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发病率达16.7%。这类病人一般病程长,病情重,多发生在发现糖尿病8年以上的患者,且多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自1996年以来我们治疗观察了33例糖尿病腹泻病人,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人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加……

    作者:高包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山腊梅叶消毒抑菌的实验研究

    山腊梅叶为腊梅科腊梅属植物山腊梅(Chimonanthusnitens Oliv)的干燥叶,性味微苦、辛凉,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醒脾化浊的功能,主要用于防治感冒、流行性感冒,民间沿用已久。为了进一步证明山腊梅叶消毒杀菌的作用,拓展其运用途径,我们进行了山腊梅叶消毒抑菌的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刁军成;伍学洲;丁舸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止泻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运用

    1 止泻汤的组成与加减运用 组成:火炭母草,炒山楂,乌梅,藿香,木香,白芍,葛根,薏苡仁。加减:夹热加川连、白头翁、银花、连翘,夹寒加肉桂、肉豆蔻、补骨脂,夹滞加神曲、谷麦芽、鸡内金、莱菔子,脾虚甚加党参、淮山、附子、黄芪、白术,泄泻甚加诃子、石榴皮,兼呕加法夏、竹茹,口渴加天花粉,腹痛甚加川楝,大便酸臭加晚蚕砂,大便不畅加槟榔,兼咳嗽加川贝,善后巩固疗效用……

    作者:欧阳瑞;黄国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药枕疗法临床运用近况

    药枕疗法是中医学一种传统治病方法,是将药物饮片碎断成块状或研粗末装入布袋内作枕头,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近年来药枕应用比较广泛,对慢性疾病尤宜,颇受患者的欢迎。本文拟就药枕的临床应用研究简述如下。……

    作者:宋南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癌痛的研究现状

    中药治疗癌痛因具有副作用小、无成瘾性,且有些中药具有缩瘤抗癌作用等优点而广受癌症患者的欢迎。我国在中药治癌痛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兹就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1 常用止癌痛中药 通过对临床止癌痛复方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常用的止癌痛中药。谢氏对有毒中药治疗癌痛进行了归纳,认为马钱子、斑蝥、生草乌、……

    作者:罗小泉;秦小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痔术后尿潴留38例

    笔者自1998年7月至今,应用足三里穴位注射为主,配合八正散加减治疗痔术后尿潴留3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所治38例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21~30岁4例,31~40岁9例,41~59岁19例,60岁以上6例。其中混合痔手术者25例,肛裂手术8……

    作者:袁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温中通气散外敷治脘腹闷胀的临床验证

    刘义生主任医师根据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自拟温中通气散外敷,广泛应用于胃肠疾病的治疗,主要适用于胃脘或肠道闷胀久用汤剂无效者,疗效显著,现掇2例报告如下: 例1.付某,女,14岁,因急性阑尾炎术后4个月反复并发肠梗阻2次,在外院用“松解汤”治疗后梗……

    作者:龚向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葛根素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葛根素(Puerarin)是从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8-D-吡喃葡萄糖-4,7-二羟基异黄酮。在临床上葛根素注射液又名普乐林注射液。由于本品具有明显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1 缺血性脑疾病 1.1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常……

    作者:钟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