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藿香正气丸用于肠痈术后体会

杨建明

关键词:藿香正气丸, 肠痈术后, 中医药疗法
摘要:我院自制藿香正气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藿香3份,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各1份,白术、半夏、陈皮、厚朴、桔梗、甘草各2份,生姜、大枣适量,研末,水调成丸而成.笔者应用于肠痈术后病人,以不欲饮食、肛门不排气排便、舌苔厚腻、脉濡为应用指征,辨证属湿阻脾胃者.其法是每次口服藿香正气丸6 g,日3~4次.一般服用后4 h患者即排气排便,数日即可拆线出院.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保留灌肠治结肠炎、直肠炎2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科对确诊为结肠炎(乙状结肠部)、直肠炎者,自拟中药灌肠治疗20例,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卢彩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苏木煎加减熏洗配手法治疗创伤关节僵硬62例

    自1990年以来,我以许鸿照教授苏木煎加减配合手法治疗创伤性关节僵硬的经验,治疗6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印文;陈秋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现代研究

    有关哮喘的病因病机众说纷纭,有从风论、从痰论、从肺论、从肝论、从脾胃论、从瘀论、从虚论、从血虚论等等.一般认为急性发作期多责之于风、寒、瘀气、热邪为患,或数邪相杂为患,而导致肺之宣降失常发生哮喘;慢性反复发作者多属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其成因较为复杂,与遗传、体质、饮食、环境、年龄、劳逸等因素有关.哮喘的发生强调内外相合为患.其治疗遵循着八纲、脏腑、病因等辨证方法.

    作者:薛汉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洪广祥治疗抗结核药毒副反应验案

    导师洪广祥教授临证数十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思路新颖、独特,对于肺结核病的治疗,导师认为,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辨证施治方法来控制结核是不明智的,要达到有效控制结核病的目的,须以西医化疗为主.中医药治疗结核病的重点不是抗痨杀虫,而是补虚培本,重在减轻甚至消除抗结核药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现举导师治疗肺结核病案3则于下,以期能给同道一些启示.

    作者:刘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舒胃健脾汤治疗胃脘痛

    笔者自拟舒胃健脾汤加减治疗顽固性胃脘痛,近年来经治20余例,均10~20剂临床痊愈.

    作者:胡伟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桂枝茯苓汤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疾病,笔者运用桂枝茯苓汤加味治疗2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周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龙胆泻肝汤为主治疗眼部带状疱疹60例

    1991年以来,我科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治疗眼部带状疱疹,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一兵;翟楠;王雪菁;王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蜂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的病症,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民间应用蜂螫治疗关节炎历史悠久,蜜蜂的自卫器官螫针,在自身受到敌害时,就向敌体刺人,由于螫针尖端倒钩的作用,蜂体离开时,螫针、毒腺、毒囊等一起与蜂体分离,留在敌体上,毒囊有节奏地收缩,蜂针越刺越深,直至把毒液全部注入敌体.蜂针疗法就是基于这一原理,根据不同病变,选择相关穴位进行螫刺,使蜂毒液经穴位注入病人体内,从而起到针刺(穴位蜂针)、温灸(蜂螯后局部红、肿、热)和药物(蜂毒液中含有多种抗炎、镇痛的化学成分)等多种作用.1959年房柱在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人民保健>杂志报道了蜂毒治疗RA的临床经验后,蜂螫治疗RA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将蜂针疗法与中药熏蒸两者结合起来治疗RA,尤其是在蜂螯后进行中药熏蒸,

    作者:李伟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灯火灼治疗婴幼儿疾病一得

    余祖传几代用灯火灼的方法治疗满月后的婴幼儿疾患,在临床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公诸于众.

    作者:黄允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辨证与辨病治疗女性不孕症

    辨证为肾虚者,拟归芍地黄汤合五子补肾丸加减(当归8g,白芍、川芎、山药、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女贞子、桑螵蛸、海螵蛸、炒续断各10g);后天亏损者,多选补肾八珍汤加减(紫石英15g,菟丝子、熟地、覆盆子、枸杞子、当归、川芎、白术、党参、茯苓各10g).肝郁者拟逍遥散加减(醋柴胡、醋香附、当归、白术、白芍、薄荷、川楝子、延胡索各10g,丹参15g),肝郁化火者,加丹皮、生山栀;肝郁瘀血者,加桃仁、红花、生五灵脂.痰湿者,拟苍附导痰汤加减(制苍术、制香附、法半夏、制南星、白术各10g,茯苓、党参各15g,陈皮、广木香各6g,砂仁4g,炙甘草5g).血瘀者,拟少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6g,肉桂5g,当归、川芎、赤芍、生五灵脂、生蒲黄各10g,延胡、丹参各15g),偏热者,去肉桂、小茴,加丹皮、生山栀各10g;伴输卵管不通者,加路路通、皂角刺各15g.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研制成的新剂型.本品为棕色圆形滴丸,气香味稍苦,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自临床应用以来已被证实在治疗心绞痛上有速效、高效、安全和毒副作用少的特点.笔者对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祝裔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世纪新篇章--在庆祝《江西中医药》创刊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举国上下满怀豪情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江西中医药>创刊50周年庆典.<江西中医药>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早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为繁荣中医药学术、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卫生厅向<江西中医药>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本刊编辑、出版的历届编委、专家及编辑出版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

    作者:曾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温肾化石汤防治尿路结石复发260例临床分析

    对260例尿路结石防治分析,发现温肾化石汤具有显著的防治尿路结石复发效果.提出温肾化气方药可以有效地改善或消除形成尿路结石之特异体质,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方药可以祛除形成尿路结石之外因,标本兼治,为预防尿路结石复发用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陈宝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云南白药治疗尿布性皮炎

    尿布性皮炎是婴幼儿在哺乳期中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由于臀部和会阴部皮肤长期受湿尿布的刺激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初起时臀部和外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有斑块状或弥漫性红,严重时则有糜烂现象,甚至表浅的溃疡.笔者采用云南白药外用治疗尿布性皮炎数10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嵘;俞研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刍议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及饮食调理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现代医学认为由嘌呤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以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由高尿酸血症而引起,而形成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食物中含嘌呤过高.中医学多认为由湿热所致,且与饮食有关.因此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一旦确诊,除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在治疗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兹就其治则及饮食调理浅谈如下:

    作者:戴香秀;朱盛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梗阻20例分析

    输卵管的梗阻多因急、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结核或盆腔手术后附件粘连等原因引起.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月经不调、下腹部胀痛、白带增多等.但有一部分病人无明显症状,仅因婚后多年未孕而到医院检查,通过碘油造影或输卵管通液术后才确诊.笔者从1983年以来,共治愈不孕症患者200多例,其中有20例因输卵管梗阻所致不孕,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丽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46例疗效观察

    颈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多发病,我院自1991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服西比灵、芬必得加手法为主,辅以良好睡姿休息、自我防护配合治疗46例,取得了较显著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陈长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桃红四物汤为主治疗过敏性紫癜28例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或粘膜出血,常伴有腹痛、关节肿痛或肾脏方面的症状.血小板计数和血液凝固机能正常,部分患者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一般常规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易于复发,我们采用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癃闭解毒汤治疗癃闭56例

    癃闭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几年来,笔者自拟癃闭解毒汤加减治疗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简介于下.

    作者:谢文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先兆流产42例

    1 临床资料本组55例患者均有停经史(38~80 d),阴道少量出血,色暗淡及程度不同的腰腹坠痛,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数.妇检:子宫增大与孕周相符,宫口未开,尿妊娠实验(+),B超示宫内可显示胚芽及胎心搏动(原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中,年龄21~33岁,平均28岁;病程5~18 d,平均8 d;第1胎20人.对照组13例,年龄22~30岁,平均26岁;病程4~19 d,平均7 d;第1胎6人.

    作者:杨林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