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渭臣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1996~2000年6月的门诊病人,经Conner量表确诊.中西药治疗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6~13岁,平均8.8岁;病程2~8 a,西药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7~13岁,平均9.1岁;病程2~8a.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
作者:吴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伤寒论>中有5条原文论及白虎加人参汤证治,古今医者在临床上使用本方治疗阳明胃热炽盛、气阴两亏所致诸症疗效确切,值得重视.笔者通过复习文献,发现历代医家对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有关问题争论颇多,至今尚未定论.在此,有必要提出来,加以讨论.
作者:林家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夜来香花籽里含有多种多酚化合物,且含量比其它植物要高.实验证明,它能抑制某些糖类分解酶的活性,并且能延缓吸收淀粉和蔗糖中的糖分,从而起到抑制血糖值上升的作用.还发现这种化合物能消除有害的活性氧,可防止组织器官老化.(阁摘自香港<中华医学报>第00133号)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男,36岁,1 998年10月3日来诊.于1998年9月27日因车祸右额被撞伤,右眉弓上被撞约4 cm长开放伤口,当即昏迷,在送往医院途中清醒,经邯郸市某医院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5.2,眼底及屈光间质正常,CT检查头颅、眼球无异常发现,诊断为脑震荡、右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作者:张子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我科对确诊为结肠炎(乙状结肠部)、直肠炎者,自拟中药灌肠治疗20例,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卢彩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自制藿香正气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藿香3份,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各1份,白术、半夏、陈皮、厚朴、桔梗、甘草各2份,生姜、大枣适量,研末,水调成丸而成.笔者应用于肠痈术后病人,以不欲饮食、肛门不排气排便、舌苔厚腻、脉濡为应用指征,辨证属湿阻脾胃者.其法是每次口服藿香正气丸6 g,日3~4次.一般服用后4 h患者即排气排便,数日即可拆线出院.
作者:杨建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本组96例,男58例,女38例;年龄小29岁,大67岁,多数在40~60之间;病程1个月~0.5 a 31例,0.5~1 a 39例,1~2 a 14例,2~6 a 12例.诊断标准:臀部疼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患肢跛行,梨状肌分布部位压痛明显,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60°以内疼痛加重,超过90°反而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作者:张慧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剧烈痛经、腰骶部疼痛、肛门坠胀痛盆腔包块、月经不调、不孕为主症.治疗方法:(1)穴位注射,以丹参注射液注射足三里、血海和次髂、三阴交2组穴位,隔日交替,每穴注射2 mL.(2)隔药饼灸,以附子、鹿角霜、肉桂、乳香、五灵脂,按5:2:1:1:1比例研末,用时以黄酒调和,做成厚0.4 cm,直径2 cm药饼,垫纱布,置艾绒于药饼上,取关元、次髂2穴,隔天交替灸,每次灸3壮.以上2种方法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需治疗3~5个疗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治疗组轻中度(语无伦次,共济失调23例,予醒脑静注射液(无锡健宏药业公司)合生脉散注射液(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各20 mL,分别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滴;重度(昏迷)25例在上述基础上,再予醒脑静合生脉散注射液各10 mL,分别加入50%G.S注射液20 mL缓慢静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输卵管的梗阻多因急、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结核或盆腔手术后附件粘连等原因引起.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月经不调、下腹部胀痛、白带增多等.但有一部分病人无明显症状,仅因婚后多年未孕而到医院检查,通过碘油造影或输卵管通液术后才确诊.笔者从1983年以来,共治愈不孕症患者200多例,其中有20例因输卵管梗阻所致不孕,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丽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吕仁和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其临证近40载,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经验极为丰富,已形成独特的临床思路和学术思想,笔者在北京东直门医院进修学习期间有幸随吕师应诊,受益终生,兹就吕师治糖尿病肾病用中药的经验略举一二.
作者:吴海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54例急性酒精中毒者,饮酒量100~800 mL;饮酒至就诊时间0.5~5 h;兴奋期9例,共济失调期33例,昏睡及昏迷期12例.2组均进行一般常规处理(催吐或洗胃,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胰岛素、维生素B6、维生素C).西药组以纳洛酮(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0.4~1.2 mg静注或加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中西结合组即在上述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无锡中药厂生产)10~2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滴.结果前者26例显效时间(32.6±2.6)mtn,后者28例为(13.5+2.1) min,后者明显优于前者,P<0.01;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有关哮喘的病因病机众说纷纭,有从风论、从痰论、从肺论、从肝论、从脾胃论、从瘀论、从虚论、从血虚论等等.一般认为急性发作期多责之于风、寒、瘀气、热邪为患,或数邪相杂为患,而导致肺之宣降失常发生哮喘;慢性反复发作者多属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其成因较为复杂,与遗传、体质、饮食、环境、年龄、劳逸等因素有关.哮喘的发生强调内外相合为患.其治疗遵循着八纲、脏腑、病因等辨证方法.
作者:薛汉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举国上下满怀豪情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江西中医药>创刊50周年庆典.<江西中医药>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早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为繁荣中医药学术、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卫生厅向<江西中医药>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本刊编辑、出版的历届编委、专家及编辑出版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
作者:曾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颈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多发病,我院自1991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服西比灵、芬必得加手法为主,辅以良好睡姿休息、自我防护配合治疗46例,取得了较显著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陈长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指甲内奇痒余某某,女,69岁,退休教师,1991年2月诊.3d来,突发10个指甲内奇痒难受.曾内服扑尔敏片、地塞米松,注射葡萄糖酸钙及甲沟内涂皮炎平软膏,无效.外观指甲和周围皮肤无红肿和其它异样改变,坐卧不安,影响睡眠,追问病史,也无解释之原因.
作者:庄逸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辨证为肾虚者,拟归芍地黄汤合五子补肾丸加减(当归8g,白芍、川芎、山药、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女贞子、桑螵蛸、海螵蛸、炒续断各10g);后天亏损者,多选补肾八珍汤加减(紫石英15g,菟丝子、熟地、覆盆子、枸杞子、当归、川芎、白术、党参、茯苓各10g).肝郁者拟逍遥散加减(醋柴胡、醋香附、当归、白术、白芍、薄荷、川楝子、延胡索各10g,丹参15g),肝郁化火者,加丹皮、生山栀;肝郁瘀血者,加桃仁、红花、生五灵脂.痰湿者,拟苍附导痰汤加减(制苍术、制香附、法半夏、制南星、白术各10g,茯苓、党参各15g,陈皮、广木香各6g,砂仁4g,炙甘草5g).血瘀者,拟少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6g,肉桂5g,当归、川芎、赤芍、生五灵脂、生蒲黄各10g,延胡、丹参各15g),偏热者,去肉桂、小茴,加丹皮、生山栀各10g;伴输卵管不通者,加路路通、皂角刺各15g.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新世纪第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我们迎来了<江西中医药>杂志的五十华诞.<江西中医药>办刊50年来,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广大中医药专家和全体编辑人员精诚工作,对事业发展执着不懈,为杂志的编辑出版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在此,向关怀、爱护、支持本刊的上级领导,向参与本刊编辑、出版的历届编委、审稿专家、编辑出版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皮持衡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胃出血重症(失血性休克)刘某某,男,66岁,农民,1991年1月25日诊.患者素无胃痛史,1周前,突然呕吐黑血块数碗,上腹部疼痛,持续不愈,神志昏沉,饮食不进,抬来就诊,建议住院手术,家属不同意,要求中医诊治.
作者:孟跃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