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校阳
目的:为促进重症监护室脓毒痘患者合理进行抗生素治疗,探究降钙素原(PCT)检查用于指导用药的意义.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重症监护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常规组、治疗组,每组7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用药,治疗组患者给予降钙素原动态监测,根据降钙素原指导使用抗生素,对比两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药物使用时间、ICU费用,统计抗生素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死亡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常规组ICU费用低、药物使用时间短、重症监护时间少,P<0.05;同时常规组不良反应、死亡发生率为16.0%、12.0%,明显高于治疗组的6.7%、2.7%,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进行降钙素原检查,能有效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死亡情况发生.
作者:陈超群;朱敏;李赛福;陈昌达;谭华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方法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进行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46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二雏超声和三维超声观察记录小脑蚓部大切面的有效率;小脑蚓部发育不良或缺失的筛查率.结果:三维超声观察小脑蚓部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二雏超声观察小脑蚓部有效率75.21%;二维超声筛查率为0.41%,三维超声筛查率3.18%,P< 0.05.结论:通过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能够获得小脑正中矢状切面的完整图像,及时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做出正确的筛查及鉴别诊断.
作者:胡燕芳;戚小艺;谢许萍;桑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骨骼发育成熟之后的成人,主要由于椎间盘不对称性楔形变,相对应的小关节突关节退变及脊柱其他附件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的脊柱失衡并侧凸.常伴有冠状位移位Cobb角>10°、旋转性半脱位和椎体矢状位滑脱即脊柱的三维旋转畸形.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还带来了以腰背疼痛、神经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等为主的诸多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些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人作为DS的高发人群,DS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也明显增加[2].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使解决DS的问题成为社会问题[3].
作者:王振东;雒永生;曹旭阳;赵学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现代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收集符合标准的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文献,对针灸处方腧穴的频次、归经、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临床上针灸取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78篇,合计穴位66个,总频次为829次,涉及12条经脉.结论:现代文献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取穴为关元、三阴交、气海、中极、子宫,经脉以任脉、足太阴脾经为主,主要分布在胸腹部,特定穴以募穴为主.
作者:肖小文;周志刚;王萍;覃肯;王晓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脑梗塞病人采用镇肝复遂汤医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脑梗塞病人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镇肝复遂汤组则采用镇肝复遂汤医治.比较两组患者脑梗塞治疗总有效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和神经功能情况.结果:镇肝复遂汤组患者脑梗塞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情况和神经功能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镇肝复遂汤组血液流变学情况和神经功能情况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脑梗塞病人采用镇肝复遂汤医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功能,对患者预后有益,且无严重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闫金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汤治疗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切口间断拆除皮肤缝线,清洁切口,加压包扎,外用红外线照射.治疗组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加用健脾渗湿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全部愈合,对照组愈合33例,7例未完全愈合.结论:健脾渗湿汤治疗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显著.
作者:彭秀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诊治盆腔粘连性不孕患者的病因探析.方法:选取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粘连性不孕6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经腹腔镜下诊断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按照生殖道支、衣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手术史及其他原因分成四组,分别对比盆腔粘连程度以及术后妊娠率.结果:盆腔粘连以支、表原体感染的患者多为30例(50.0%),其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26.7%);多数患者均有中重度粘连(56.7%),支、衣原体感染多为轻度粘连(60.0%),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腹腔手术史分别以中度(50.0%)、重度(50.0%)粘连居多;60例患者手术后1年内妊娠率为26.7%,其中轻度粘连15例(57.7%)与重度粘连妊娠率1例(1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粘连的不孕不育患者应尽快行腹腔镜检查,改善或彻底去除盆腔粘连等可能会危害不孕的原因,从而提高妊娠率.
作者:谢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秋水仙碱对合并高尿酸血症初发高血压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骨桥蛋白(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阻滞因子-1(PAI-1)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合并高尿酸血症初发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秋水仙碱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降尿酸治疗,秋水仙碱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血清hsCRP、OPN、TGF-β1及PAI-1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秋水仙碱治疗组hsCRP、OPN、TGF-β1、PAI-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秋水仙碱有助于降低合并高尿酸血症初发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OPN、TGF-β1及PAI-1水平,延缓心肌纤维化,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吴洁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T3、cTnI、BNP进行联合检测诊断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4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依照NYHA标准分级研究组患者心功能可分为65例Ⅱ级,75例Ⅲ~Ⅳ级患者.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T3、cTnI、BNP联合与单独检测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cTnI、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NYHA Ⅲ~Ⅳ级患者的cTnI、BNP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有所降低,T3水平却升高,差异显著(P<0.05);T3、cTnI、BNP进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明显(P<0.05).结论:T3、cTnI、BNP进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冠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来自我院2013年9月~2016年4月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30例,随机分为口肌组和联合组.口肌组给予单纯口肌训练,联合组进行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比较并分析两组患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总有效率、总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儿简易口部运动量表中舌口部、唇口部和下颌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联合组相较于口肌组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总治疗时间更短,P< 0.05;治疗前两组简易口部运动量表中舌口部、唇口部和下颌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相似,P> 0.05;治疗后联合组相较于口肌组简易口部运动量表中舌口部、唇口部和下颌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康复的效果确切,能有效促进惠儿语言功能康复,改善其口部肌肉功能和表达能力,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制定的个性化康复训练和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自理能力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开始进行扶拐行走和弃拐行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和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燕平;黎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中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9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 (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21.43% (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6,P<0.05).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中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穿孔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迎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1 218例高度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均给予被动凝集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临床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MP-IgM阳性率.结果:1 218例患者中,采用被动凝集法阳性例教为476例(39.08%),而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例数为304例(24.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符合率为79.93% (243/304),阴性符合率为74.51%(681/914),总符合率为75.86%(924/1 218);间接免疫荧光法304例阳性例数中,被动凝集法有61例阴性例数,间接免疫荧光法914例阴性例数中,被动凝集法有233例阳性例数;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44.09%.结论:被动凝集法检测IgM灵敏度更高,可作为早期诊断有力依据;但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胡占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imer)在进展性脑梗死(PCI)病程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非进展性脑梗死设为对照组,43例进展性脑梗死设为观察组,测定不同发病时间段两组的血清D-dimer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观察组发病24h内、第2天、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D-dimer和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第14天的血清D-dimer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imer和Fib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可用于早期进展性卒中的辅助诊断.
作者:吕庆良;李秀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4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73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A型和B型优良率均高于C型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A型和B型优良率均高于C型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型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稳定、相对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采用经济性好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韩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后中医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后的中医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评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中医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程玉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59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剥离法+刮匙法治疗,观察组于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用时、白膜脱落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及手术用时均小于对照组,白膜脱落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27.59%(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实施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黄晓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动静脉造瘘手术,采用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两种术式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56例,随机分为端端组和端侧组,每组28例,两组均行腕部动静脉造瘘手术,比较两组的吻合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年内端端组与端侧组的吻合成功率分别为71.4%和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组出现4例窃血综合征,而端侧组未出现,发生率分别为14.3%和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侧吻合术在术后1年内瘘口吻合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端端吻合术,端侧吻合术是比较好的术式选择.
作者:董云鹏;吕朝晖;李伟举;曾科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可吸收螺钉治疗老年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5例老年Barton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同时跟踪随访患者的并发症及骨骼愈合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较好改善,患者的关节屈曲、内外旋、外展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6~12个月,只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死亡情况.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老年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整体预后情况较好,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孙若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胃间质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接受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直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20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25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随访半年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处理,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王治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