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伟
目的:研究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基本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62例患者中,中老年患者占比69.4%,患者均以肾病综合征、浮肿、血尿等为主要表现;在病理分期上,各年龄段患者均以Ⅰ、Ⅱ期为主;老年组患者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小动脉透明变性发生率与中年组、青年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发病率较高的年龄段或者伴高血压等合并症较多的患者,肾小管受损发生率较高,需要做好基础疾病的控制,减少肾小管损伤率.
作者:李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治疗胃穿孔临床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胃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平均天数、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和胃穿孔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胃穿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 0.05.腹腔镜组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平均天数、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治疗胃穿孔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引流量和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景小松;宋展;吕柯;王耿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成品螺纹桩核与插栓式桩核在后牙残冠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后牙残冠修复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成品螺纹桩核修复,观察组应用插栓式桩核修复,对比分析两组修复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后牙残冠修复成功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后牙残冠插栓式桩核修复,可明显恢复牙齿咀嚼功能,降低牙周炎症、根折、桩折等发生几率,提高修复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吴满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EP)应用甲氨蝶呤(MTX)配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90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进行分组:45例单用MTX治疗者为对照组,45例应用MTX+米非司酮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 (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血β-HCG均显著性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TX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治疗EP具有显著疗效,能够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治愈率,且副反应较少.
作者:陈凤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柴芍乳癖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他莫昔芬,实验组给予柴芍乳癖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27/3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3/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乳房肿块缩小情况和乳房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柴芍乳癖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尹巧英;何细芝;钟柏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中药灌肠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贾鸣;朱燕青;尹秋凤;项凤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联合使用中药内服、离子导入(中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其中单一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联合组给予中药内服、离子导入(中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思;宋志会;熊树鸿;马俊昌;陈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59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剥离法+刮匙法治疗,观察组于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用时、白膜脱落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及手术用时均小于对照组,白膜脱落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27.59%(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实施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黄晓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4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73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A型和B型优良率均高于C型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A型和B型优良率均高于C型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型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稳定、相对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采用经济性好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韩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并发痘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产妇86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组,观察组行自然分娩,对照组行剖宫产,每组43例.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结局及产妇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痘发生率4.65% (2/43)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新生儿95.35%(41/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及24 h宫高下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能显著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而剖宫产可解决分娩异常情况,减少母婴伤亡,二者各有优劣,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者:邹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平喘、抗感染等治疗,并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缓解率;哮喘症状、发热症状、呼吸困难症状、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患儿支气管哮喘缓解率高于西医治疗组,P< 0.05;中西医治疗组哮喘症状、发热症状、呼吸困难症状、肺部体征消失时间短于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中西医治疗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付仕强;于利;邓小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降低ICU患者气管导管脱管率发生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ICU留置气管导管患者23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6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者运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脱管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脱管7例,发生率6.03%;观察组脱管1例,发生率0.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活动信心、责任荣誉均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结论:开展品管圈管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气管导管脱管发生率,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能激发护理人员的思维,发现新方法,还能增加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合作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实质性意义.
作者:杜美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骨骼发育成熟之后的成人,主要由于椎间盘不对称性楔形变,相对应的小关节突关节退变及脊柱其他附件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的脊柱失衡并侧凸.常伴有冠状位移位Cobb角>10°、旋转性半脱位和椎体矢状位滑脱即脊柱的三维旋转畸形.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还带来了以腰背疼痛、神经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等为主的诸多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些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人作为DS的高发人群,DS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也明显增加[2].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使解决DS的问题成为社会问题[3].
作者:王振东;雒永生;曹旭阳;赵学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来自我院2013年9月~2016年4月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30例,随机分为口肌组和联合组.口肌组给予单纯口肌训练,联合组进行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比较并分析两组患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总有效率、总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儿简易口部运动量表中舌口部、唇口部和下颌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联合组相较于口肌组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总治疗时间更短,P< 0.05;治疗前两组简易口部运动量表中舌口部、唇口部和下颌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相似,P> 0.05;治疗后联合组相较于口肌组简易口部运动量表中舌口部、唇口部和下颌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康复的效果确切,能有效促进惠儿语言功能康复,改善其口部肌肉功能和表达能力,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胃间质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接受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直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20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25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随访半年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处理,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王治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治疗胫骨PILON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11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57)及观察组(n=58),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2%,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7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比,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创伤,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冬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对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溪、合谷等热敏腧穴进行艾灸治疗,2次/d,疗程为7d;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0~15 min滴完,2次/d,疗程为7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第2、3、6、7天患者肢体肿胀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d后,两组减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相当;治疗4d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7d后,观察组肿胀治疗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连堤;汪家财;余征;王飞;康剑;万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现代医学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1d开始服用以健脾理气为主的中药煎剂,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的症状持续时间、肝功能、Karnofsky评分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明显减轻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洪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胆胰疾病患者,观察ERCP应用后的诊断率、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结果:ERCP诊治成功192例,成功率为96.0%,其中治疗性ERCP 158例,占82.3%.行ERBD治疗者28例,成功28例(100.0%),行ENBD治疗者20例,成功20例(100.0%),行EST治疗者32例,成功30例(93.8%),行网篮取石者78例,成功73例(93.6%).本次治疗成功的病例中,有15例(7.8%)的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有13例患者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2例EST后出血,未发生重症胰腺炎、穿孔以及死亡病例.结论:ERCP是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案与科学的护理配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廖秀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后时子宫肌瘤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使用子宫全切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44例和使用次全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44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性欲、性心理和性唤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使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后性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全切除术可能伴有一定的术中损伤而导致术后恢复速度略慢,临床应当慎重采用子宫全切除术进行治疗.
作者:施绮雯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