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施绮雯

关键词:子宫肌瘤, 性功能, 子宫全切除, 子宫次全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索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后时子宫肌瘤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使用子宫全切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44例和使用次全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44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性欲、性心理和性唤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使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后性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全切除术可能伴有一定的术中损伤而导致术后恢复速度略慢,临床应当慎重采用子宫全切除术进行治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EP)应用甲氨蝶呤(MTX)配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90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进行分组:45例单用MTX治疗者为对照组,45例应用MTX+米非司酮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 (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血β-HCG均显著性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TX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治疗EP具有显著疗效,能够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治愈率,且副反应较少.

    作者:陈凤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消肿止痛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消肿止痛汤,1剂/d,水煎分2次服用;对照组静滴20%甘露醇250ml/次,30 min滴完,间隔8h重复l次,观察两组肢体消肿时间、疼痛减轻情况、肿胀减轻程度、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6.07±.0.92) d、(6.18±1.01)d,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4.4%,两组治疗3d后VSA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汤治疗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有良好的消肿作用,中药消肿止痛汤疗效优势明显.

    作者:桂殉;龚国星;刘卫兵;黄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甲醛中毒致心肌损害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甲醛中毒致心肌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例急性甲醛中毒致心肌损害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资料,分析入院24h、48 h、72h、出院时、出院后第3年及第6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0例患者入院初均有心脏不适主诉,血常规异常9例,心肌酶谱异常5例,心电图异常8例,心脏射血分数(EF)值均在正常范围;出院时复查各指标均恢复正常;3年和6年后做职业健康检查时复查各指标均正常,无异常病例.结论:临床对急性吸入甲醛中毒者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其急性心脏毒性病变愈后可恢复正常,不留后遗症.

    作者:谢保容;马燕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腧穴热敏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对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溪、合谷等热敏腧穴进行艾灸治疗,2次/d,疗程为7d;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0~15 min滴完,2次/d,疗程为7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第2、3、6、7天患者肢体肿胀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d后,两组减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相当;治疗4d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7d后,观察组肿胀治疗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连堤;汪家财;余征;王飞;康剑;万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应用16号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目的:探讨应用16号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一次性16号注射器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90例,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90例病例中治愈84例(93.3%),好转4例(4.4%),无效2例(2.2%),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一次性16号注射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微创治疗损伤小,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宋康康;潘贵春;周婧;杜顺杰;朱光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心外科收治的30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二尖瓣成形术,术前术后应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对瓣膜形态、腱索、瓣环等进行观察,并计算瓣环面积、瓣环周长和前后叶面积等二尖瓣三维结构参数,同时对手术成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瓣环面积、瓣环周长、瓣叶面积、前叶面积、后叶面积、脱垂高度、脱垂容积和瓣叶非平面夹角等参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前叶角度、后叶角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中一次性二尖瓣手术成功者28例,成功率为93.3%,其余2例确定为术中3级反流后,改变手术方式采用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进行了治疗.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极高,是评估二尖瓣成形术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

    作者:陈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血疗法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自血疗法,同时口服西替利嗪分散片;对照组仅口服西替利嗪分散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其中试验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血疗法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锡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中药灌肠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贾鸣;朱燕青;尹秋凤;项凤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规则性肝切除手术对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实验组实施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优良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校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栓通脉汤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对脑血栓患者应用血栓通脉汤治疗的效果,以探讨其合理用药.方法: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给予单纯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血栓通脉汤治疗,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探讨两组的临床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血栓通脉汤,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获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胡光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CGF修复根尖囊肿骨缺损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CGF)对根尖囊肿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根尖囊肿造成骨缺损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囊肿手术后不植入任何物质,观察组在行囊肿手术后植入自体血制成的CGF凝胶.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骨缺损表面基本平坦,未出现红肿等情况;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缺损位置组织密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周围基本接近;观察组患者的骨吸收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能够有效减少根尖囊肿术后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组织快速愈合,提高愈合质量,减少创骨的吸收.

    作者:衣红梅;薛洪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热针治疗寒湿型腰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内热式针灸针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寒湿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内热针组和温针组,每组30例.内热针组采用内热针治疗,温针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结果:内热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温针组为70.0%;治疗后内热针组JOA评分、VAS评分及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与温针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热针效果较佳.结论:内热针与温针灸相比能够更加明显地改善寒湿腰痛患者的疼痛及各项功能,且更为安全、环保.

    作者:武欢;金玮;周玉梅;徐芸;张照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0例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菌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退黄时间、经皮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菌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明显改善患儿病情,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铁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辅助治疗肺气肿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辅助治疗肺气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气肿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黏度,分析并统计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低切值和高切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值和高切值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低切值和高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54,P=0.013 <0.05.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服活血化瘀汤治疗肺气肿,可以调节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李文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传染病医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和HBV-DNA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 (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为89.13%(41/46),与对照组的86.96% (40/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贺露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不同病程的临床表现和脊髓MRI检查结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在病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和MRI检查结果的差别.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SCD患者96例,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病程<3个月组(62例)和病程>3个月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MRI检查结果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的首发症状出现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二便障碍的出现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感觉异常和感觉平面等体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RI检查病灶出现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的MRI复查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SCD病程早期,MRI检查更易发现病灶,因而更易治愈;病程晚期容易出现二便障碍、周围感觉异常和感觉平面等临床表现.

    作者:贺海潮;时雅辉;时少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监测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探讨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方法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进行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46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二雏超声和三维超声观察记录小脑蚓部大切面的有效率;小脑蚓部发育不良或缺失的筛查率.结果:三维超声观察小脑蚓部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二雏超声观察小脑蚓部有效率75.21%;二维超声筛查率为0.41%,三维超声筛查率3.18%,P< 0.05.结论:通过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能够获得小脑正中矢状切面的完整图像,及时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做出正确的筛查及鉴别诊断.

    作者:胡燕芳;戚小艺;谢许萍;桑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或迭美康降糖、舒降之降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血糖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接受维生素D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其血糖指标,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吴晓丹;刘小翠;胡郁刚;谢树;郭正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2周.对比入院当天和治疗2周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并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当天两组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NO、E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NO、E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梦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实施股骨粗隆间骨折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改进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活动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膝屈伸肌力恢复、患肢周径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实施改进护理流程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肌肉萎缩、僵硬等情况,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早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玲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