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功名
目的:探讨食管心电图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30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分别行体表心电图、食管心电图、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检查,明确食管心电图对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本组30例宽QRS波心动过速通过食管心电图检查,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食管心电图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作者:赵祥海;杨松;吴宜鸣;王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无痛苦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方法:以本院2005-01~ 2012-01接受无痛苦胃镜检查的2 0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操作方式与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疾病均得到治愈,满意度达到了100%,虽然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各类不良反应,但均在接受相应的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无痛苦胃镜检查能够有效提升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应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永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全部病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 mL稀释静脉滴注,1次/d,20 d为一疗程.结果:治愈17例(47.2%),好转14例(39.9%),无效5例(12.9%),其中自动放弃治疗3例.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晓慧;商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院急诊观察室在不断完善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2011年初形成一套新型患儿管理模式.建立家长陪护管理质控小组;增加使用床头卡、身份腕带查对方式识别患儿,增加了留观患儿留院期间的医疗护理安全保障;全面实现“一对一”健康教育服务等改进措施.取得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为患儿及家长提供保质、高效、适应新医改需要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李清华;李琳;张琳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58例冠心痛合并糖尿病冠脉造影结果.方法:将5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共30例,另一组为血糖控制差的患者28例.58例患者均行冠状造影.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血糖控制差者较血糖控制良好者更为严重且广泛,以多支弥漫性改变多见,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有效控制血糖对冠心痛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赵可仙;张开萍;姚启坤;黄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预防及抢救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结论:只要认真做好产前的预防,产时、产后的严密观察及抢救护理,可有效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车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PKRP组和TURP组术后3个月IPSS、QOL评分、Qmax结果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KRP组和TURP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相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KRP组尿道狭窄、继发性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TURP组.结论:PKRP和TURP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PKRP术后并发症发生少,更安全.
作者:杨明林;杨金土;罗华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6S在医院药事管理中推行方法.方法:按照6S(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的程序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逐步推行,分析推行6S前后的等数据.结果:药品出门差错率、记录完成率、制度流程更新率、药品过期种次等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结论:6S是药事管理中值得推荐的管理工具.
作者:李朝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2组患者的血压值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和子痫比例发生较少,剖宫产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妊高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妊高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宝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输注在喉息肉切除术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行支撑喉镜喉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R1、R2两组,各30例,两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浓度为4、6 ng/mL,分别观察两组在诱导前(T0)、插管时(T1)、放入支撑喉镜时(T2)、息肉摘除时(T3)及拔管后5 min时(T4)的SDP、DBP、HR的变化.结果:与T0时点比较,T1时点SDP、DBP、HR下降(P<0.05),T2时点SDP、DBP、HR下降(P<0.05),T3时点SDP、DBP、HR下降(P<0.05),R1组T4时点SD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2组T4时点SDP、D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2组T2时点SDP、DBP、HR与R1组同时点比较均降低(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6 ng/mL用于支撑喉镜下喉息肉切除术具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可推荐作为喉息肉切除手术的安全、有效的瑞芬太尼麻醉剂量.
作者:刘瑶;贾洪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葛根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常规西药(对照组)36例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500 mL中,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常规西药加用葛根素(葛根素组)42例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用药方法是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00 mL(400 mg)/d,持续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44%.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和光宇;李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肺结核病患者90例,都采用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诊断.结果:肺结核在螺旋CT上的主要征象为小叶内间质增厚、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空洞和小结节影等,检出率都比较高.结论: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对肺结核有很高的诊断价值,CT征象表现比较特异,是较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朱彬;周岗鹏;李勇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的护理.方法:术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严格绝对卧床与轴性翻身.结果:48例患者症状消失或缓解出院,术后随访治疗有效率83.33%.结论:臭氧消融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好严格系统的护理,能保证患者的治疗质量,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2~2012-05收治的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5.0%,对照组为81.7%,两组比较有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血流变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指标优于对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流变学指标上,养血清脑颗粒都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严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女性患了宫颈癌本身就是一种不幸,心理压力很大.所以,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促进病人康复的主要手段.在妇科护理工作中体会到,除了关注宫颈癌病人临床治疗外,还应积极关注宫颈癌患者面临的心理问题,应当尽力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1].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活动期阴茎硬结症的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12~2012-09收治的48例活动期阴茎硬结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应用维拉帕米局部注射+口服维生素E、维拉帕米局部注射+口服他莫昔芬、维拉帕米局部注射+口服秋水仙碱方案治疗,分析各组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4%,治愈率70.8%.结论:维拉帕米损伤内治疗联合他莫昔芬等口服药物治疗活动期阴茎硬结症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锐;谢进东;陈景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在改良罗氏培养基和丙酮酸钠培养基上阳性分离培养情况及形成菌落天数情况.方法:对100例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经去污染处理,接种在自制改良罗氏、丙酮酸钠培养基上.接种后在37℃孵箱内培养8周,每周观察一次记录菌落生长情况及污染情况.每份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2支,丙酮酸钠培养基2支.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上均生长20例,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上均不生长70例.结核分枝杆菌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生长而在丙酮酸钠培养基上不生长6例,在丙酮酸钠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不生长4例.结核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在形成典型菌落数上无差异(t=0.57,P>0.01).结论: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查法,是结核病确诊可靠的方法.
作者:咸爱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肾上腺腺瘤的CT及磁共振诊断.方法:对2008-01~2011-12收治的34例肾上腺腺瘤的CT及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肾上腺腺瘤的平均直径、平扫时密度、增前后密度均与非腺瘤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MRI检查结果显示,4例肾上腺腺瘤均为单侧发生,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肿块影,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T1wI略低于肝脏信号,T2wI略高于肝脏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中度强化.结论:CT及MRI鉴别肾上腺腺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葛德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本单位女职工妇科普查,了解妇女妇科常见病发病率、病种及相关因素,以进一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方法:制定统一的妇科专项普查表,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入卡,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妇科B超、液基细胞、乳房红外线、特殊情况的视病情作进一步检查.结果:本次普查了1 014人次,患病人数543例,发病率53.55%,其中常见妇科病发病率前三位是:慢性宫颈炎(18.74%)、子宫肌瘤(16.17%)、阴道炎(11.64%).慢性宫颈炎23 ~35岁年龄组发病率高(43.12%),56~ 65岁年龄组发病率低(4.62%),发病率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子宫肌瘤23~ 35岁年龄组发病率低(0.92%),36~45岁年龄组发病率(20.39%),46~55岁年龄组发病率(24.31%),56 ~65岁年龄组发病率(9.23%),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绝经后又下降(P<0.01);阴道炎23~ 35岁组发病率高(17.43%),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结论:宫颈炎、子宫肌瘤、阴道炎是本单位女职工发病率高的三种疾病,且与发病年龄有紧密联系,应作好各年龄段妇女的预防指导及治疗工作.
作者:于爱琴;汪愈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方法:对2009-03~2011-12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50例,WHO分级为Ⅱ级~Ⅲ级,且24 h尿蛋白定量在1~3g之间,病程3~35个月,年龄18~50岁,BP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者进行观察,随机将入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予苯那普利10 mg,口服,1次/d,治疗组予常规苯那普利10 mg口服;1次/d,同时服用地黄叶总苷胶囊2粒,口服,2次/d,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测定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显著(P<0.05);TP及ALB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黄总甙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在减少蛋白尿方面优于苯那普利组,从而更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作者:徐敢风;姜红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