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宇;李艳丽
目的:探讨微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的护理.方法:术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严格绝对卧床与轴性翻身.结果:48例患者症状消失或缓解出院,术后随访治疗有效率83.33%.结论:臭氧消融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好严格系统的护理,能保证患者的治疗质量,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女性患了宫颈癌本身就是一种不幸,心理压力很大.所以,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促进病人康复的主要手段.在妇科护理工作中体会到,除了关注宫颈癌病人临床治疗外,还应积极关注宫颈癌患者面临的心理问题,应当尽力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1].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全部病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 mL稀释静脉滴注,1次/d,20 d为一疗程.结果:治愈17例(47.2%),好转14例(39.9%),无效5例(12.9%),其中自动放弃治疗3例.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晓慧;商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我院自拟的复方茵陈蒿汤配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成效的观察,探讨该种疗法临床可实施性.方法:对我院2007-01~2011-12符合纳入条件的PBC患者60例,以用药方式区别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临床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ALT、AST、GGT、ALP、TBil等改善方面比对照组疗效突出.结论:我院实践显示为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实施中药复方茵陈蒿汤配合熊去氧胆酸比单用UDCA效果更为突出,具临床可实施性.
作者:张来;占伯林;李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足月胎死宫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收治的妊娠37周后胎死宫内的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脐带因素占33.9%,胎盘因素占25.0%,母体因素占16.1%,胎儿因素占14.3%,其他原因占10.7%.多数患者有以上病因数种并存.结论:足月妊娠胎死宫内常见于脐带因素及胎盘因素,应加强对妊娠晚期孕妇的指导,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B超、彩色多普勒及胎心监测等有助于预测胎死宫内的发生.
作者:陈翠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01 ~2012-03门诊患者12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男29例,女31例;平均(35.3±16.12)岁,病程平均(11.98±10.26)年;B组男33例,女27例;平均(36.42±15.92)岁,病程平均(12.63±9.66)年.A组采用口服阿维A、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中药平肝活血方联合治疗;B组口服阿维A酯(Etretinate,Ro 10-9359,Tigason)1 mg·kg-1·d-1,外用1%曲氨奈德软膏.两组治疗8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临床痊愈25例,占全组的41.67%,B组13例,占21.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A组54例(90%),B组38例(63.33%),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方法.
作者:韦珠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经过和结果,改善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经过院前院内急救,手术与非手术处理及后期综合治疗.结果: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78例(65.0%),非手术治疗42例(35.0%).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2例(35.0%)、中残26例(21.6%)、重残16例(13.3%)、植物生存及昏迷状态下自动出院7例(5.8%)、死亡29例(24.7%).结论:建立快速、规范有序的创伤救治系统,积极生命支持,重视早期脑保护,早期发现、清除颅内血肿和/或去骨瓣减压,积极处理合并伤,防治并发症以及后期积极康复治疗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愈率,降低残死率的关键.
作者:黄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是2010-06~2012-07治疗的46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4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值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s-CRP平均值为(20.03±7.03) umol/L、Hcy平均值为(6.43±2.76)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利于判断脑梗死病情.
作者:程云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6S在医院药事管理中推行方法.方法:按照6S(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的程序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逐步推行,分析推行6S前后的等数据.结果:药品出门差错率、记录完成率、制度流程更新率、药品过期种次等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结论:6S是药事管理中值得推荐的管理工具.
作者:李朝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方法:对2009-03~2011-12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50例,WHO分级为Ⅱ级~Ⅲ级,且24 h尿蛋白定量在1~3g之间,病程3~35个月,年龄18~50岁,BP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者进行观察,随机将入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予苯那普利10 mg,口服,1次/d,治疗组予常规苯那普利10 mg口服;1次/d,同时服用地黄叶总苷胶囊2粒,口服,2次/d,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测定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显著(P<0.05);TP及ALB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黄总甙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在减少蛋白尿方面优于苯那普利组,从而更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作者:徐敢风;姜红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简易微创定向立体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适用条件和手术方法.方法:选取3年内我院接收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2例为微创手术组,38例为保守治疗组,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来对比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的优缺点.结果:微创手术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组,显示微创手术在疗效上的优越性.结论:对大量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实施简易微创定向立体手术能有效促进大脑功能恢复,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熊志强;沈铁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护理方法及作用.方法:回顾2011-03~2012-03治疗的84例手足口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和观察组各42例,对观察组实施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愈和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足口病进行口腔护理有重要意义,能有效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沈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存在失眠症状的飞行人员进行合理的健康指导和探讨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名存在失眠症状的空军飞行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12名来院疗养的飞行人员睡眠质量得以改善,每日绝对睡眠时间均有增加,平均增加(2.81±0.85)h,飞行人员的睡眠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充足良好的睡眠对于飞行人员顺利地完成军事飞行任务是相当重要的,疗养科护理人员掌握有关睡眠的专业知识,对于改善失眠飞行人员的睡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虚拟生物力学实验设计分析股骨头内撑器植入股骨头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意外死亡患者新鲜股骨标本一具,经X线检查,证实无畸形、骨折、肿瘤、明显骨质疏松等骨性病变,建立实验标本模型:①正常股骨头颈模型;②内撑器置入并植骨模型.应用Philips MX8000型64排螺旋CT由模型近端向远端垂直纵轴进行扫描,获得图像数据.将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灰度阈值分割,重建股骨、内撑器置入并植骨三维模型.计算机辅助模拟正常人股骨头颈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正常股骨头受压后应变主要集中在股骨距,内撑器置入并植骨后应变虽有改变,仍然主要集中在股骨距,且股骨头塌陷承载负荷高于和接近正常.结论:计算机辅助虚拟股骨头颈生物力学实验设计在股骨头坏死内撑器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中是可行的,内撑器植入模型符合正常股头颈生物力学.
作者:杨立峰;马慧玲;肖东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脑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我科16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卒中类型、卒中部位与卒中后并发抑郁的关系.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57.69%(45/78)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33.68%(32/87),P<0.01;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卒中位于放射冠、丘脑、大脑半球(额叶)、基底节密切相关,而与小脑、脑干和其他部位病变关系不明显.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放射冠、丘脑、大脑半球(额叶)、基底节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和干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能够改善其生存质量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岳亚敏;张艳华;朱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无痛苦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方法:以本院2005-01~ 2012-01接受无痛苦胃镜检查的2 0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操作方式与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疾病均得到治愈,满意度达到了100%,虽然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各类不良反应,但均在接受相应的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无痛苦胃镜检查能够有效提升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应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永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手术,对其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并讨论.方法:选择2009-01~2011-01收治的86例自愿采用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实行阑尾炎切除术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状况.结果:实施阑尾切除术顺利完成,术后对所有患者复查,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已消失,但术后发现有6例患者有感染现象.结论:通过实施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显著,但依然存在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尤明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2组患者的血压值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和子痫比例发生较少,剖宫产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妊高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妊高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宝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和胃黏膜保护剂吉福士胃乳联合应用在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1~2011-12期间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洛赛克40 mg及0.9%氧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d,共用3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口服吉福士胃乳,1袋/次,每6h1次,共用3d.观察治疗后的止血效果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80%),有效4例(13%),无效2例(7%),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20例(66%),有效5例(17%),无效5例(17%),总有效率83%.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和胃黏膜保护剂吉福士胃乳联合应用在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治疗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苏美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氯普马嗪用于PCA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共观察了四组共85例下肢骨科病人,均行皮下PCA镇痛.其中N组(n=24)和Ⅰ组(n=18)镇痛药均为1.2 mg丁丙诺啡+3 mg氟哌利多,Ⅱ 组(n=22)镇痛药液为1.2 mg丁丙诺啡+30 mg氯普马嗪+3 mg氟哌利多,Ⅲ组(n=21)镇痛液为1.2 mg丁丙诺啡+8 mg恩丹斯琼+3 mg氟哌利多,都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结果:镇痛效果相似,无显著差异.Ⅱ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Ⅰ组和Ⅲ组,有显著差异.N组与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氯普马嗪用于术后PCA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氟哌利多和恩丹斯琼.
作者:吴丽霞;赵立明;张艳丽;佟香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