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占伯林;李群
目的:了解导弓矫治器在临床的应用结果.方法:选择8例替牙后期和恒牙早期的反(牙合)的病患进行矫治.结果:导弓矫治器对治疗早期的反(牙合)效果显著.结论:导弓矫治器能有效的调整上下颌矢状面的生长方向,是矫治前牙早期反(牙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凌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士流失原因,探讨解决方法.方法:分析护士流失原因,有针对性制定控制措施,排解护士面临的各种问题、困惑,稳定护理队伍,减少护士流失.结果:通过分析护士流失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有效缓解了护士压力,调动了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护士队伍.结论:分析找到了护士流失的原因,对因施治,改善了职业防护及待遇,提高了护士主观幸福感、职业成就感,缓解了职业倦怠,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降低了护士流失,稳定了护理队伍,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陈艳琴;杨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2组患者的血压值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和子痫比例发生较少,剖宫产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妊高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妊高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宝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PAP联合咪达唑仑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方法:58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CPAP辅助呼吸,维持良好通气,咪达唑仑镇静控制惊厥,以及维持血流灌注,维持血糖正常高值,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则按常规给氧及苯巴比妥镇静控制惊厥,降低脑耗氧量,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控制HIE症状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评估后遗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和严密监测的基础上,应用CPAP联合咪达唑仑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比常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更好,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许乃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在改良罗氏培养基和丙酮酸钠培养基上阳性分离培养情况及形成菌落天数情况.方法:对100例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经去污染处理,接种在自制改良罗氏、丙酮酸钠培养基上.接种后在37℃孵箱内培养8周,每周观察一次记录菌落生长情况及污染情况.每份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2支,丙酮酸钠培养基2支.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上均生长20例,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上均不生长70例.结核分枝杆菌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生长而在丙酮酸钠培养基上不生长6例,在丙酮酸钠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不生长4例.结核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在形成典型菌落数上无差异(t=0.57,P>0.01).结论: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查法,是结核病确诊可靠的方法.
作者:咸爱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肾上腺腺瘤的CT及磁共振诊断.方法:对2008-01~2011-12收治的34例肾上腺腺瘤的CT及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肾上腺腺瘤的平均直径、平扫时密度、增前后密度均与非腺瘤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MRI检查结果显示,4例肾上腺腺瘤均为单侧发生,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肿块影,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T1wI略低于肝脏信号,T2wI略高于肝脏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中度强化.结论:CT及MRI鉴别肾上腺腺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葛德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输注在喉息肉切除术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行支撑喉镜喉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R1、R2两组,各30例,两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浓度为4、6 ng/mL,分别观察两组在诱导前(T0)、插管时(T1)、放入支撑喉镜时(T2)、息肉摘除时(T3)及拔管后5 min时(T4)的SDP、DBP、HR的变化.结果:与T0时点比较,T1时点SDP、DBP、HR下降(P<0.05),T2时点SDP、DBP、HR下降(P<0.05),T3时点SDP、DBP、HR下降(P<0.05),R1组T4时点SD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2组T4时点SDP、D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2组T2时点SDP、DBP、HR与R1组同时点比较均降低(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6 ng/mL用于支撑喉镜下喉息肉切除术具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可推荐作为喉息肉切除手术的安全、有效的瑞芬太尼麻醉剂量.
作者:刘瑶;贾洪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是2010-06~2012-07治疗的46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4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值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s-CRP平均值为(20.03±7.03) umol/L、Hcy平均值为(6.43±2.76)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利于判断脑梗死病情.
作者:程云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病人的安全性,为抢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测压管道系统与换能器相连再连接到心电监护仪上,调节零点,将管道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其他科室转入或新入院患者,备齐动脉置管用物,按动脉穿刺流程行动脉穿刺术后连接管道系统.结果:导管脱出2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打折3例.无导管感染,动脉血栓,脉管炎等.结论:有创血压监测对患者损伤小,能动态监测血压,可准确及时地监测病情变化,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作者:黎冕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颌面部外伤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48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增加手术病人的安全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增近了护惠关系,增强了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崔心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有关筛查方法、方案及病理鉴别诊断.方法:对2011-01 ~ 2012-12年3 852例妇女两次查体宫颈刮片和薄层液基及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查体3 852人中鳞状上皮细胞异常18人,占总数4‰,活检证实宫颈癌一例,CIN3两例;2012年查体3 625人中鳞状上皮细胞异常20人,占总数5‰.结论:宫颈鳞状细胞异常在妇女中发病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进行科学的普查及检查、复查能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薄层液基并配合HPV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苗雨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指征变化,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对1998-01 ~1999-12间782例剖宫产资料及2010-01 ~2011-12间2 226例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由12年前的21.72%上升到50.24%,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剖宫产指征由12年前的难产占首位,变为胎儿窘迫占首位.社会心理因素逐渐上升.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主要为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增多,这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一方面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患者方面入手,才能切实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莹;王乖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58例冠心痛合并糖尿病冠脉造影结果.方法:将5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共30例,另一组为血糖控制差的患者28例.58例患者均行冠状造影.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血糖控制差者较血糖控制良好者更为严重且广泛,以多支弥漫性改变多见,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有效控制血糖对冠心痛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赵可仙;张开萍;姚启坤;黄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氨曲南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疏松块状物.主要用于治疗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各种感染.因其副作用轻微,无耳肾毒性,过敏源性小,用药方便,极少交叉过敏反应,与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联用增强抗菌作用和扩大抗菌谱等优点,临床上应用广泛.现将临床上观察到1例首次应用氨曲南发生过敏性休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汝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转归.方法:对5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标本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临床表现为触痛结节或包块,随月经出现周期胀痛.病理学以包块内有子宫内膜的腺体,其周围绕不均匀间质及吞噬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为特征,部分病例CD10(+)标记内膜间质助诊.病人均手术切除病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3年,无1例复发和恶变.结论:腹壁切口EMS是病理科较常遇到瘤样病变,根据手术史、典型临床表现,诊断相对容易,手术切除疗效显著,复发与恶变率较低.
作者:姜忠彩;周琦;任玉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切口挂线对口引流术应用于复杂性肛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肛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切口挂线术和切口挂线联合对口引流术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伤口一期愈合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切口挂线对口引流组患者术后肛门潮湿、肛门畸形及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口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治愈率高,效果满意,与传统切口挂线术相比,具有术后疼痛减轻,病程缩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陈金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虚拟生物力学实验设计分析股骨头内撑器植入股骨头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意外死亡患者新鲜股骨标本一具,经X线检查,证实无畸形、骨折、肿瘤、明显骨质疏松等骨性病变,建立实验标本模型:①正常股骨头颈模型;②内撑器置入并植骨模型.应用Philips MX8000型64排螺旋CT由模型近端向远端垂直纵轴进行扫描,获得图像数据.将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灰度阈值分割,重建股骨、内撑器置入并植骨三维模型.计算机辅助模拟正常人股骨头颈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正常股骨头受压后应变主要集中在股骨距,内撑器置入并植骨后应变虽有改变,仍然主要集中在股骨距,且股骨头塌陷承载负荷高于和接近正常.结论:计算机辅助虚拟股骨头颈生物力学实验设计在股骨头坏死内撑器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中是可行的,内撑器植入模型符合正常股头颈生物力学.
作者:杨立峰;马慧玲;肖东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在血细胞分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评估实验室现有检测系统性能特征(实际精密度CV及偏倚Bias)的基础上,把基于生物学变异不同层次(水平)的质量规范(精密度CV、偏倚Bias、允许总误差TEa)应用在血细胞分析质量控制中,通过对应用后的2011年血细胞分析室内质量控制及同年参加室间质评活动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室内质控CV及室间质评Bias计算出实际总误差TE,并把室内质控CV、室间质评Bias及实际TE与设定的质量目标比较,不超过质量目标为通过,并计算通过率;根据设定的TEa及室内质控CV、室间质评Bias,计算出实验室的Sigma值,并应用Westgard改良的方法决定图综合评价检测系统分析性能是否满足质量规范.结果:全血细胞主要项目的室内质控通过率、室间质评通过率均达到90%以上,实际TE的通过率为100%.应用改良的Westgard方法决定图判断检测系统分析性能满足质量规范的判定结果多为“优”或“良”.结论:基于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可以应用在血细胞分析质量控制中,并可根据实验室检测系统的性能特征来确定选用不同水平的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
作者:张鸿伟;段雷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预防临床产后出血方面益母草注射液的积极效用.方法:将本院产科病房2010-03 ~2012-03收住的60例实施剖宫产术的且有出血隐患的产妇随机平均分益母草组和对照组.记录和分析两组产妇各时段阴道出血及子宫收缩情况.结果:出血和子宫收缩情况对比发现观察组均显着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能预防产后出血的病发率.
作者:孙利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91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爪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对照组)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主观疼痛评分低、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P<0.01);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36.96% (P <0.05).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确切,更符合人体对置入材料的要求,应用安全,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作者:邱功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