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PAP联合咪达唑仑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许乃伟

关键词:CPAP, 咪达唑仑, 苯巴比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惊厥
摘要:目的:探讨CPAP联合咪达唑仑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方法:58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CPAP辅助呼吸,维持良好通气,咪达唑仑镇静控制惊厥,以及维持血流灌注,维持血糖正常高值,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则按常规给氧及苯巴比妥镇静控制惊厥,降低脑耗氧量,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控制HIE症状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评估后遗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和严密监测的基础上,应用CPAP联合咪达唑仑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比常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更好,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考虑.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空军师级以上干部的健康体检与对策

    目的:通过体检了解师以上干部的健康状况,便于制定医疗保障对策.方法:各科查体和常规辅助检查.结果:检出高脂血症37例占30.8%,脂肪肝33例占27.5%;高血压18例占15.0%;单项谷丙转氨酶升高12例占10.0%;血糖升高和前列腺增生各9例,分别占7.5%;高尿酸血症5例占4.2%;心电图异常4例占3.3%等.结论:脂肪肝、血脂、血糖、血尿酸和血压升高,是影响本组在职师以上干部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建议从六个方面着手防控.

    作者:肖秋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疗养科飞行人员睡眠障碍的护理

    目的:对存在失眠症状的飞行人员进行合理的健康指导和探讨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名存在失眠症状的空军飞行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12名来院疗养的飞行人员睡眠质量得以改善,每日绝对睡眠时间均有增加,平均增加(2.81±0.85)h,飞行人员的睡眠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充足良好的睡眠对于飞行人员顺利地完成军事飞行任务是相当重要的,疗养科护理人员掌握有关睡眠的专业知识,对于改善失眠飞行人员的睡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甲状腺手术导致的喉返神经损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文选择2004-08~ 2012-11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 07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组)1 038例及对照组(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 039例,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6例患者术中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构成比为0.58%,术后半年均全部恢复正常,0例出现永久性神经麻痹,构成比为0.0%,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结论: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能够显著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应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患儿早期应用多巴胺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窒息患儿早期应用多巴胺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使用小剂量的多巴胺.结果:其中观察组患儿出现8例的脏器损害,脏器损伤发生率为32.0%.对照组患儿则出现有13例的脏器损害,脏器损伤发生率为52.0%.两组患儿脏器损害结果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儿的92.0%,两组患儿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采用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并且在减少窒息对新生儿脏器影响有一定作用.

    作者:唐旬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儿科急诊留观患儿新型管理模式的探讨

    我院急诊观察室在不断完善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2011年初形成一套新型患儿管理模式.建立家长陪护管理质控小组;增加使用床头卡、身份腕带查对方式识别患儿,增加了留观患儿留院期间的医疗护理安全保障;全面实现“一对一”健康教育服务等改进措施.取得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为患儿及家长提供保质、高效、适应新医改需要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李清华;李琳;张琳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18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年龄、性别、心理应激、手术原因为良性或恶性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伴发疾病、术后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胃瘫的护理对策.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与患者年龄大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心理应激因素、术后有无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显著相关(P <0.05或0.01),而与患者性别、手术原因为良性或恶性疾病无关(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年龄大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心理应激因素、术后有无不良饮食习惯等;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胃瘫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孝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颌面部外伤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48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增加手术病人的安全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增近了护惠关系,增强了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崔心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2年1014例已婚女职工妇科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本单位女职工妇科普查,了解妇女妇科常见病发病率、病种及相关因素,以进一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方法:制定统一的妇科专项普查表,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入卡,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妇科B超、液基细胞、乳房红外线、特殊情况的视病情作进一步检查.结果:本次普查了1 014人次,患病人数543例,发病率53.55%,其中常见妇科病发病率前三位是:慢性宫颈炎(18.74%)、子宫肌瘤(16.17%)、阴道炎(11.64%).慢性宫颈炎23 ~35岁年龄组发病率高(43.12%),56~ 65岁年龄组发病率低(4.62%),发病率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子宫肌瘤23~ 35岁年龄组发病率低(0.92%),36~45岁年龄组发病率(20.39%),46~55岁年龄组发病率(24.31%),56 ~65岁年龄组发病率(9.23%),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绝经后又下降(P<0.01);阴道炎23~ 35岁组发病率高(17.43%),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结论:宫颈炎、子宫肌瘤、阴道炎是本单位女职工发病率高的三种疾病,且与发病年龄有紧密联系,应作好各年龄段妇女的预防指导及治疗工作.

    作者:于爱琴;汪愈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07~ 2012-07因消化性溃疡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67例(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61例(常规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经统计分析,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建议临床逐步推广.

    作者:黎树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1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06~ 2011-10间收治的1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活检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经检测显示,28.4%的Ⅰ级病例,54.2%的Ⅱ级病例,17.4%的Ⅲ级病例.上述所有患者均由肠上皮化生,其中5例患者为重度幽门螺杆菌感染,107例患者是轻、中度幽门螺杆菌感染.约有45.8%的患者有腺体萎缩,37.8%的患者出现不典型增生现象,16.4%的患者有肠化生.结论: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是胃镜检查,年龄、吸烟、酗酒等因素与患者的发病有关联.

    作者:于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Ac.T 5 diff血细胞分析仪常见两例故障及解决方法

    简要分析了Ac.T 5 diff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原理以及其测试结果不分类或分类不好;分类传感器工作原理以及分类传感器超时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作者:马兴华;岳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维拉帕米损伤内治疗联合口服药物治疗活动期阴茎硬结症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活动期阴茎硬结症的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12~2012-09收治的48例活动期阴茎硬结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应用维拉帕米局部注射+口服维生素E、维拉帕米局部注射+口服他莫昔芬、维拉帕米局部注射+口服秋水仙碱方案治疗,分析各组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4%,治愈率70.8%.结论:维拉帕米损伤内治疗联合他莫昔芬等口服药物治疗活动期阴茎硬结症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锐;谢进东;陈景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及检验常见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泌尿系统病源菌的变化进行分析,并了解其耐药性.方法:选取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20例,行细菌培养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20例患者中,其中有85(70.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30 (25.0%)株革兰氏阳性菌,5(4.2%)株真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以及环丙沙星呈低度耐药,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唑啉以及复方新诺明等呈中度耐药,对氨苄西林呈高度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较为敏感,对红霉素、青霉素以及庆大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泌尿系统感染中的依然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但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且对抗生素均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作者:石红波;杨亚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胆心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心综合征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36例胆心综合征患者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及胆道疾病有效治疗后对心脏症状、心电图缓解和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有胆道疾病伴有心脏症状或心电图异常改变,随着胆道疾病控制或治愈,心脏症状和心电图随之缓解和恢复.结论:胆心综合征是酷似冠心病症状主要表现,其心脏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胆道疾病病情呈正相关,心脏症状随胆道疾病的控制或治愈而缓解甚至完全恢复.因此,临床应加以鉴别,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张庆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常规西药(对照组)36例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500 mL中,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常规西药加用葛根素(葛根素组)42例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用药方法是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00 mL(400 mg)/d,持续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44%.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和光宇;李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女性患了宫颈癌本身就是一种不幸,心理压力很大.所以,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促进病人康复的主要手段.在妇科护理工作中体会到,除了关注宫颈癌病人临床治疗外,还应积极关注宫颈癌患者面临的心理问题,应当尽力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1].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简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简易微创定向立体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适用条件和手术方法.方法:选取3年内我院接收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2例为微创手术组,38例为保守治疗组,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来对比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的优缺点.结果:微创手术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组,显示微创手术在疗效上的优越性.结论:对大量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实施简易微创定向立体手术能有效促进大脑功能恢复,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熊志强;沈铁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剖宫产上升原因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指征变化,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对1998-01 ~1999-12间782例剖宫产资料及2010-01 ~2011-12间2 226例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由12年前的21.72%上升到50.24%,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剖宫产指征由12年前的难产占首位,变为胎儿窘迫占首位.社会心理因素逐渐上升.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主要为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增多,这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一方面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患者方面入手,才能切实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莹;王乖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观察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病人的安全性,为抢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测压管道系统与换能器相连再连接到心电监护仪上,调节零点,将管道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其他科室转入或新入院患者,备齐动脉置管用物,按动脉穿刺流程行动脉穿刺术后连接管道系统.结果:导管脱出2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打折3例.无导管感染,动脉血栓,脉管炎等.结论:有创血压监测对患者损伤小,能动态监测血压,可准确及时地监测病情变化,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作者:黎冕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拔牙的安全护理

    老年人由于身体和生理方面的原因,在实施拔牙手术过程中容易引起全身反应和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给老年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能够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感,积极配合治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对52例老年患者实施了严格的、多方位的安全护理措施,发现安全护理,能够减轻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宋孝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