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强;沈铁英
目的:探讨小口径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01~ 2012-06收治腹壁较薄的急性和慢性阑尾炎1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小口径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18~30 min,术后4~8h肛门排气,6h进饮,8h下床活动,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一例切口感染,住院3~5d出院,与对照组常规切口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阑尾小口径切口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于文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06~ 2011-10间收治的1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活检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经检测显示,28.4%的Ⅰ级病例,54.2%的Ⅱ级病例,17.4%的Ⅲ级病例.上述所有患者均由肠上皮化生,其中5例患者为重度幽门螺杆菌感染,107例患者是轻、中度幽门螺杆菌感染.约有45.8%的患者有腺体萎缩,37.8%的患者出现不典型增生现象,16.4%的患者有肠化生.结论: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是胃镜检查,年龄、吸烟、酗酒等因素与患者的发病有关联.
作者:于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鼻腔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两种不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来源于2000-12~2010-12就诊的患者,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将受试对象随机区组为内镜组和常规组,内镜组采取经鼻内镜下的手术疗法,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干预治疗后研究结果显示,鼻腔乳头瘤经内镜治疗组的复发率要低于常规手术组30%,经pearsonx2 (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可大大降低对患者的手术损伤,术后愈合及复发率明显好于传统术式.
作者:万彬;杨燕珍;麦平青;柴向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氯普马嗪用于PCA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共观察了四组共85例下肢骨科病人,均行皮下PCA镇痛.其中N组(n=24)和Ⅰ组(n=18)镇痛药均为1.2 mg丁丙诺啡+3 mg氟哌利多,Ⅱ 组(n=22)镇痛药液为1.2 mg丁丙诺啡+30 mg氯普马嗪+3 mg氟哌利多,Ⅲ组(n=21)镇痛液为1.2 mg丁丙诺啡+8 mg恩丹斯琼+3 mg氟哌利多,都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结果:镇痛效果相似,无显著差异.Ⅱ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Ⅰ组和Ⅲ组,有显著差异.N组与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氯普马嗪用于术后PCA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氟哌利多和恩丹斯琼.
作者:吴丽霞;赵立明;张艳丽;佟香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9-01~2012-02治疗急性胰腺炎100例的病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的观察一组4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的治疗二组52例,治疗一周后统计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血清淀粉酶水平和腹部压痛的缓解情况,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疗效的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一组血清淀粉酶平均水平为369.2±23.41 U/L,腹部压痛平均消失时间50.21±10.44 h,平均住院费用为5 122.58±677.24元,无术后并发症现象,疗效与观察二组相比处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5)外,其余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川芎嗪治疗组的手术费用低,更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新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心综合征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36例胆心综合征患者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及胆道疾病有效治疗后对心脏症状、心电图缓解和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有胆道疾病伴有心脏症状或心电图异常改变,随着胆道疾病控制或治愈,心脏症状和心电图随之缓解和恢复.结论:胆心综合征是酷似冠心病症状主要表现,其心脏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胆道疾病病情呈正相关,心脏症状随胆道疾病的控制或治愈而缓解甚至完全恢复.因此,临床应加以鉴别,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张庆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2组患者的血压值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和子痫比例发生较少,剖宫产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妊高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妊高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宝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的护理.方法:术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严格绝对卧床与轴性翻身.结果:48例患者症状消失或缓解出院,术后随访治疗有效率83.33%.结论:臭氧消融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好严格系统的护理,能保证患者的治疗质量,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2~2012-05收治的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5.0%,对照组为81.7%,两组比较有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血流变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指标优于对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流变学指标上,养血清脑颗粒都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严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麦迪逊SA8000EX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 MHz.作常规乳房切面扫查,探测二维声像图及多普勒频谱.结果:乳腺癌2例(经手术证实),乳腺结构不良37例,乳腺纤维腺瘤7例(1例经手术证实),乳腺导管扩张症5例,乳腺囊肿5例(1例经手术证实).结论:高频彩超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地进行乳腺检查,明显提高乳腺肿块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便于及时治疗,且无创、价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可作为乳腺疾病的普查及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胡芹;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体检了解师以上干部的健康状况,便于制定医疗保障对策.方法:各科查体和常规辅助检查.结果:检出高脂血症37例占30.8%,脂肪肝33例占27.5%;高血压18例占15.0%;单项谷丙转氨酶升高12例占10.0%;血糖升高和前列腺增生各9例,分别占7.5%;高尿酸血症5例占4.2%;心电图异常4例占3.3%等.结论:脂肪肝、血脂、血糖、血尿酸和血压升高,是影响本组在职师以上干部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建议从六个方面着手防控.
作者:肖秋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肾上腺腺瘤的CT及磁共振诊断.方法:对2008-01~2011-12收治的34例肾上腺腺瘤的CT及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肾上腺腺瘤的平均直径、平扫时密度、增前后密度均与非腺瘤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MRI检查结果显示,4例肾上腺腺瘤均为单侧发生,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肿块影,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T1wI略低于肝脏信号,T2wI略高于肝脏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中度强化.结论:CT及MRI鉴别肾上腺腺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葛德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部急诊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008-01~2012-01本院92例老年人腹部急诊手术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腹部急诊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与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多少有关.结论:老年人腹部急诊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重于治疗,发病前早期综合措施干预,发病后及时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王再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导弓矫治器在临床的应用结果.方法:选择8例替牙后期和恒牙早期的反(牙合)的病患进行矫治.结果:导弓矫治器对治疗早期的反(牙合)效果显著.结论:导弓矫治器能有效的调整上下颌矢状面的生长方向,是矫治前牙早期反(牙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凌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18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年龄、性别、心理应激、手术原因为良性或恶性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伴发疾病、术后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胃瘫的护理对策.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与患者年龄大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心理应激因素、术后有无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显著相关(P <0.05或0.01),而与患者性别、手术原因为良性或恶性疾病无关(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年龄大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心理应激因素、术后有无不良饮食习惯等;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胃瘫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孝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虚拟生物力学实验设计分析股骨头内撑器植入股骨头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意外死亡患者新鲜股骨标本一具,经X线检查,证实无畸形、骨折、肿瘤、明显骨质疏松等骨性病变,建立实验标本模型:①正常股骨头颈模型;②内撑器置入并植骨模型.应用Philips MX8000型64排螺旋CT由模型近端向远端垂直纵轴进行扫描,获得图像数据.将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灰度阈值分割,重建股骨、内撑器置入并植骨三维模型.计算机辅助模拟正常人股骨头颈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正常股骨头受压后应变主要集中在股骨距,内撑器置入并植骨后应变虽有改变,仍然主要集中在股骨距,且股骨头塌陷承载负荷高于和接近正常.结论:计算机辅助虚拟股骨头颈生物力学实验设计在股骨头坏死内撑器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中是可行的,内撑器植入模型符合正常股头颈生物力学.
作者:杨立峰;马慧玲;肖东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指征变化,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对1998-01 ~1999-12间782例剖宫产资料及2010-01 ~2011-12间2 226例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由12年前的21.72%上升到50.24%,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剖宫产指征由12年前的难产占首位,变为胎儿窘迫占首位.社会心理因素逐渐上升.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主要为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增多,这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一方面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患者方面入手,才能切实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莹;王乖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简要分析了Ac.T 5 diff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原理以及其测试结果不分类或分类不好;分类传感器工作原理以及分类传感器超时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作者:马兴华;岳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足月胎死宫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收治的妊娠37周后胎死宫内的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脐带因素占33.9%,胎盘因素占25.0%,母体因素占16.1%,胎儿因素占14.3%,其他原因占10.7%.多数患者有以上病因数种并存.结论:足月妊娠胎死宫内常见于脐带因素及胎盘因素,应加强对妊娠晚期孕妇的指导,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B超、彩色多普勒及胎心监测等有助于预测胎死宫内的发生.
作者:陈翠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是2010-06~2012-07治疗的46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4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值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s-CRP平均值为(20.03±7.03) umol/L、Hcy平均值为(6.43±2.76)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利于判断脑梗死病情.
作者:程云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