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霞;赵立明;张艳丽;佟香芝
目的:研究氯普马嗪用于PCA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共观察了四组共85例下肢骨科病人,均行皮下PCA镇痛.其中N组(n=24)和Ⅰ组(n=18)镇痛药均为1.2 mg丁丙诺啡+3 mg氟哌利多,Ⅱ 组(n=22)镇痛药液为1.2 mg丁丙诺啡+30 mg氯普马嗪+3 mg氟哌利多,Ⅲ组(n=21)镇痛液为1.2 mg丁丙诺啡+8 mg恩丹斯琼+3 mg氟哌利多,都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结果:镇痛效果相似,无显著差异.Ⅱ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Ⅰ组和Ⅲ组,有显著差异.N组与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氯普马嗪用于术后PCA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氟哌利多和恩丹斯琼.
作者:吴丽霞;赵立明;张艳丽;佟香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91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爪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对照组)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主观疼痛评分低、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P<0.01);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36.96% (P <0.05).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确切,更符合人体对置入材料的要求,应用安全,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作者:邱功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宫颈糜烂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LEEP刀手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脱痂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为90.7%和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1%和88.4% (P <0.05).结论:采取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糜烂安全简捷,患者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慢性宫颈糜烂的理想方法.
作者:康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活动期阴茎硬结症的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12~2012-09收治的48例活动期阴茎硬结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应用维拉帕米局部注射+口服维生素E、维拉帕米局部注射+口服他莫昔芬、维拉帕米局部注射+口服秋水仙碱方案治疗,分析各组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4%,治愈率70.8%.结论:维拉帕米损伤内治疗联合他莫昔芬等口服药物治疗活动期阴茎硬结症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锐;谢进东;陈景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我院自拟的复方茵陈蒿汤配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成效的观察,探讨该种疗法临床可实施性.方法:对我院2007-01~2011-12符合纳入条件的PBC患者60例,以用药方式区别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临床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ALT、AST、GGT、ALP、TBil等改善方面比对照组疗效突出.结论:我院实践显示为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实施中药复方茵陈蒿汤配合熊去氧胆酸比单用UDCA效果更为突出,具临床可实施性.
作者:张来;占伯林;李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PKRP组和TURP组术后3个月IPSS、QOL评分、Qmax结果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KRP组和TURP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相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KRP组尿道狭窄、继发性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TURP组.结论:PKRP和TURP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PKRP术后并发症发生少,更安全.
作者:杨明林;杨金土;罗华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2组患者的血压值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和子痫比例发生较少,剖宫产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妊高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妊高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宝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脑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我科16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卒中类型、卒中部位与卒中后并发抑郁的关系.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57.69%(45/78)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33.68%(32/87),P<0.01;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卒中位于放射冠、丘脑、大脑半球(额叶)、基底节密切相关,而与小脑、脑干和其他部位病变关系不明显.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放射冠、丘脑、大脑半球(额叶)、基底节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和干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能够改善其生存质量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岳亚敏;张艳华;朱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纤维喉镜下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5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80.2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听阀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纤维喉镜下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孙卫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全部病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 mL稀释静脉滴注,1次/d,20 d为一疗程.结果:治愈17例(47.2%),好转14例(39.9%),无效5例(12.9%),其中自动放弃治疗3例.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晓慧;商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18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年龄、性别、心理应激、手术原因为良性或恶性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伴发疾病、术后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胃瘫的护理对策.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与患者年龄大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心理应激因素、术后有无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显著相关(P <0.05或0.01),而与患者性别、手术原因为良性或恶性疾病无关(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年龄大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心理应激因素、术后有无不良饮食习惯等;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胃瘫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孝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泌尿系统病源菌的变化进行分析,并了解其耐药性.方法:选取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20例,行细菌培养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20例患者中,其中有85(70.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30 (25.0%)株革兰氏阳性菌,5(4.2%)株真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以及环丙沙星呈低度耐药,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唑啉以及复方新诺明等呈中度耐药,对氨苄西林呈高度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较为敏感,对红霉素、青霉素以及庆大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泌尿系统感染中的依然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但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且对抗生素均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作者:石红波;杨亚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甲状腺手术导致的喉返神经损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文选择2004-08~ 2012-11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 07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组)1 038例及对照组(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 039例,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6例患者术中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构成比为0.58%,术后半年均全部恢复正常,0例出现永久性神经麻痹,构成比为0.0%,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结论: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能够显著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应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和胃黏膜保护剂吉福士胃乳联合应用在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1~2011-12期间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洛赛克40 mg及0.9%氧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d,共用3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口服吉福士胃乳,1袋/次,每6h1次,共用3d.观察治疗后的止血效果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80%),有效4例(13%),无效2例(7%),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20例(66%),有效5例(17%),无效5例(17%),总有效率83%.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和胃黏膜保护剂吉福士胃乳联合应用在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治疗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苏美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有关筛查方法、方案及病理鉴别诊断.方法:对2011-01 ~ 2012-12年3 852例妇女两次查体宫颈刮片和薄层液基及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查体3 852人中鳞状上皮细胞异常18人,占总数4‰,活检证实宫颈癌一例,CIN3两例;2012年查体3 625人中鳞状上皮细胞异常20人,占总数5‰.结论:宫颈鳞状细胞异常在妇女中发病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进行科学的普查及检查、复查能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薄层液基并配合HPV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苗雨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本单位女职工妇科普查,了解妇女妇科常见病发病率、病种及相关因素,以进一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方法:制定统一的妇科专项普查表,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入卡,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妇科B超、液基细胞、乳房红外线、特殊情况的视病情作进一步检查.结果:本次普查了1 014人次,患病人数543例,发病率53.55%,其中常见妇科病发病率前三位是:慢性宫颈炎(18.74%)、子宫肌瘤(16.17%)、阴道炎(11.64%).慢性宫颈炎23 ~35岁年龄组发病率高(43.12%),56~ 65岁年龄组发病率低(4.62%),发病率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子宫肌瘤23~ 35岁年龄组发病率低(0.92%),36~45岁年龄组发病率(20.39%),46~55岁年龄组发病率(24.31%),56 ~65岁年龄组发病率(9.23%),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绝经后又下降(P<0.01);阴道炎23~ 35岁组发病率高(17.43%),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结论:宫颈炎、子宫肌瘤、阴道炎是本单位女职工发病率高的三种疾病,且与发病年龄有紧密联系,应作好各年龄段妇女的预防指导及治疗工作.
作者:于爱琴;汪愈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对90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与发病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儿童麻疹相比较,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是全身中毒症状重,体温高,皮疹出现时间晚、不典型皮疹多,持续时间长,并发症以肺炎、肝功能损害多见.结论:成人麻疹与体内麻疹抗体不足有关,由于麻疹发病的多样性与不典型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受到重视.
作者:李清芬;段宏宪;王胜利;洪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无痛苦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方法:以本院2005-01~ 2012-01接受无痛苦胃镜检查的2 0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操作方式与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疾病均得到治愈,满意度达到了100%,虽然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各类不良反应,但均在接受相应的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无痛苦胃镜检查能够有效提升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应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永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足月胎死宫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收治的妊娠37周后胎死宫内的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脐带因素占33.9%,胎盘因素占25.0%,母体因素占16.1%,胎儿因素占14.3%,其他原因占10.7%.多数患者有以上病因数种并存.结论:足月妊娠胎死宫内常见于脐带因素及胎盘因素,应加强对妊娠晚期孕妇的指导,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B超、彩色多普勒及胎心监测等有助于预测胎死宫内的发生.
作者:陈翠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切口挂线对口引流术应用于复杂性肛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肛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切口挂线术和切口挂线联合对口引流术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伤口一期愈合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切口挂线对口引流组患者术后肛门潮湿、肛门畸形及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口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治愈率高,效果满意,与传统切口挂线术相比,具有术后疼痛减轻,病程缩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陈金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